水上行走鞋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3:02:31 3
專利名稱:水上行走鞋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在於水上使用玩樂、運動的「水上行走鞋結構」 尤指其是穿套於腳底處,即可用於在水面上漂浮並行走。
背景技術:
在夏天時,許多人都會安排水上的活動,以於運動時,並具有消暑的 雙重效果,而單純的遊泳戲水較容易有厭膩的感覺,因此許多種可於水上 應用的結構器具不斷應運而生,如蛙鞋、遊泳圈、浮板、水上自行車等等, 且另有一種能夠於水面上用於行走的鞋子結構,該主要是將具有浮力的鞋 子穿戴於腳上,而以該鞋子的浮力支撐人的重量,以使左、右腳移動時, 能夠以鞋底的結構於水上扇動,而得到前進,此種結構,實際上應用時, 左、右腳根本無法以穿戴的鞋子平穩浮於水面,二鞋子會隨機並且漫無目 的的往各方移動,尤其是會造成二腳過於張開的情形,這時反而會令使用 者倒立跌於水中,使用上並不安全,且無法有真正水上行走的功效。本實用新型人有鑑於此,乃思及實用新型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經驗加 以設計,經多方探討並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實用新 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上行走鞋結構」,克服公知的能 夠於水面上用於行走的鞋子結構,其使用時,左、右腳無法以穿戴的鞋子 平穩浮於水面,二腳會往兩邊張開,讓使用者倒立跌於水中,使用上並不 安全,且無法真正在水面上行走的缺陷,可自由的在水面娛樂。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水上行走鞋結構,其是二浮 力鞋下方設置若干的划水板,及於二浮力鞋間設置一條以上的連結繩而 成,浮力鞋上方設有穿套部,可供使用者的腳掌套設,而划水板是以均等 的大小與數量垂設於浮力鞋底部,結合處並設有樞轉軸,樞轉軸能令划水 板以後方為方向擺動,使划水板在常態時,於浮力鞋底部垂直下落,而受 阻力時,則能往後貼合,划水板是能利用於樞轉軸前方設置一限制塊,使 划水板無法往前擺動,另連結繩是設於二浮力鞋的相對內側處,通過上述 結構,組成可於水上行走的浮力鞋結構。本實用新型水上行走鞋結構對照先前技術的優點是其利用於二浮力鞋下方設置可擺動的划水板,即可令使用者能夠在水 面上以划水板分別於不同的浮力鞋下交替產生阻力,以讓使用者在水面上 前進,而連結繩並能防止二浮力鞋往兩側無阻力的方向滑開,避免使用者 兩腳太開而失去重心掉到水中,使用者能實際平穩站在水面行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行走動作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划水板為收起的動作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划水板為放下的動作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划水板為划水前進的動作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本實用新型部份浮力鞋----10划水板----20限制塊----22穿套部----11樞轉軸----21連結繩----30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附圖詳述如後首先,先請由圖l、圖2所示觀之,其是二浮力鞋10下方設置若干的 划水板20,及於二浮力鞋10間設置一條以上的連結繩30而成。其中,浮力鞋10上方設有穿套部11,可供使用者的腳掌套設,而劃 水板20是以均等的大小與數量垂設於浮力鞋10底部,結合處並設有樞轉 軸21,樞轉軸21能令划水板20以後方為方向擺動,無法往垂直前方移動, 使划水板20在常態時,於浮力鞋10底部垂直下落,而受阻力時,則能往 後貼合,划水板20是能利用於樞轉軸21前方設置一限制塊22,使划水板20無法往前擺動,另連結繩30是設於二浮力鞋10的相對內側處,該連結 繩30的數量使用與設置是以二條為佳,並且分別設置於浮力鞋10前後處, 且連結繩30是可具有預設彈力的彈性繩為之。其結構的使用,如圖3、圖4、圖5、圖6、圖7所示,當使用者以腳 掌套設浮力鞋10的穿套部11後,可利用浮力鞋10踩在水面上,以浮力 鞋10固有的浮力而支撐使用者的體重,讓使用者能夠浮在水面上,這時 連結繩30會發揮作用,拉住二邊的浮力鞋IO,使浮力鞋10保持在連結繩 30的長度間,並能於連結繩30的長度內移動(如圖3、圖4),當使用者 其中一腳前移時,該邊的浮力鞋10下的划水板20會受到水的阻力,而以 樞轉軸21處往後擺動,並貼合浮力鞋10鞋底,使水的阻力降低,讓該浮 力鞋10能夠順利前移(如圖5),當另一後腳浮力鞋10往前,及以前腳浮 力鞋10支撐同時往後時,往前後腳的浮力鞋10划水板20同樣會貼合浮 力鞋10鞋底,前腳的浮力鞋10划水板20則會被水壓與重力往下移動垂 直(如圖6),使前腳的浮力鞋10能以該垂直的划水板20往前產生一阻力 (如圖7),讓後腳阻力小的浮力鞋IO能夠往前,以此連續重複即可令使 用者得到在水面上的前進移動。通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可得到下述的效益其利用於二浮力鞋 10下方設置可擺動的划水板20,即可令使用者能夠在水面上以划水板20 分別於不同的浮力鞋10下交替產生阻力,以讓使用者在水面上前進,而 連結繩30並能防止二浮力鞋10往兩側無阻力的放方向滑開,避免使用者 兩腳太開而失去重心掉到水中,使用者能實際平穩站在水面行走。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己達突破性的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的實
用新型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的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實用新型未 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的規定,爰依法提出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上行走鞋結構,其特徵在於,其是二浮力鞋下方設置若干的划水板,及於二浮力鞋間設置一條以上的連結繩而成,其中浮力鞋上方設有穿套部,可供使用者的腳掌套設;划水板是以均等的大小與數量垂設於浮力鞋底部,結合處並設有樞轉軸,樞轉軸能令划水板以後方為方向擺動,無法往垂直前方移動,在常態時是垂直下落;連結繩是設於二浮力鞋的相對內側處。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水上行走鞋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連 結繩的數量使用與設置是以二條為佳,連結繩並分別設置於浮力鞋前後 處。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水上行走鞋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連 結繩是具有彈力的彈性繩。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水上行走鞋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劃 水板是利用於樞轉軸前方設置一限制塊,使划水板無法往前擺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水上行走鞋結構,其是二浮力鞋下方設置若干的划水板,及於二浮力鞋間設置一條以上的連結繩而成,浮力鞋上方設有穿套部,可供使用者的腳掌套設,而划水板是以均等的大小與數量垂設於浮力鞋底部,結合處並設有樞轉軸,樞轉軸能令划水板以後方為方向擺動,使划水板在常態時,於浮力鞋底部垂直下落,而受阻力時,則能往後貼合,划水板是能利用於樞轉軸前方設置一限制塊,使划水板無法往前擺動,另連結繩是設於二浮力鞋的相對內側處;通過上述結構,組成可使人於水上平穩站立、行走。
文檔編號B63B35/83GK201040582SQ20072014326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5日
發明者張錦桐 申請人:翔富營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