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壓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3:40:16 2
專利名稱:一種降壓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尤其是一種降壓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疾病,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病變,並出現連鎖性病症。引起高血壓的兩大主因通常為遺傳和環境因素,遺傳是一種不可抗力,但是環境因素需要患者注意生活和飲食習慣。市面上降壓藥多種多樣,但都伴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高血壓患者大多數為老年人,過多副作用無益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法簡易,療效顯著,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無毒副作用的降壓中藥。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配方主要成分為黃芩20-30克,牡丹皮40-60克,當歸4-9克,枳殼15-24克,桑白皮15-24克,丹參12-24克,牡蠣14-24克,白芍15-24克,臺烏藥16-24克,獨活7-12克,磁石7-10克,牛膝8-10克,首烏5-10克,石決明9-12克。降壓中藥的製備方法如下:I)浸泡: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材,加入水,水的加入量為1500-2000亳升,並浸泡4-6小時:2)煎煮:將水煎沸後,空冷時間20分鐘。本發明採用的原料藥材的性味及作用如下:黃芩:苦,寒,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溼溫、暑溫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牡丹皮:性涼,味苦、辛,功能清熱,涼血、和血、清瘀,適用於熱人血分,發斑、驚痛、吐血、癰瘍,跌打損傷等症。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跌扑損傷。枳殼:性微寒歸經,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後重,脫肛,子宮脫垂。桑白皮:甘寒,入肺經,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腫脹,利水道,可以縫金瘡。丹參:苦,微寒,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痺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牡蠣:鹹,微寒,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用於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癧痰核,症瘕痞塊。煅牡蠣收斂固澀,用於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白芍:苦、酸,微寒,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臺烏藥:辛,溫,順氣,開鬱,散寒,止痛,治氣逆胸腹脹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腳氣,小便頻數。獨活:辛、苦,微溫,祛風除溼,通痺止痛,用於風寒溼痺,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磁石:成,寒,平肝潛陽,聰耳明目,鎮驚安神,納氣平喘,用於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耳聾,驚悸失眠,腎虛氣喘。牛膝:苦、酸,平,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用於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閉症瘕,肝陽眩暈。首烏:苦;甘M ;性微溫,養血滋陰;潤腸通便;截瘧;祛風;解毒。主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酸軟;鬚髮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癧;痔瘡。石決明:成平,平肝清熱;明目去醫,主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用於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風陽上擾、頭痛、眩暈,驚搐,骨蒸勞熱,青
盲內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經浸泡、煎煮,浸洗雙足20 30分鐘,每天一次,7天為一療程,連用3個療程;通過14種中藥的配伍,對300例各型高血壓病的治療,治癒率達到95.44%,好轉率平均達到4.16%,無效率平均僅為0.40%。對高血壓患者有顯著地療效,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的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配方主要成分為黃芩20克,牡丹皮40克,當歸4克,枳殼15克,桑白皮15克,丹參12克,牡蠣14克,白芍15克,臺烏藥16克,獨活7克,磁石7克,牛膝8克,首烏5克,石決明9克。降壓中藥的製備方法如下:I)浸泡: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材,加入水,水的加入量為1500-2000毫升,並浸泡4-6小時:2)煎煮:將水煎沸後,空冷時間20分鐘。實施例2本發明的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配方主要成分為黃芩30克,牡丹皮60克,當歸9克,枳殼24克,桑白皮24克,丹參24克,牡蠣24克,白芍24克,臺烏藥24克,獨活12克,磁石10克,牛膝10克,首烏10克,石決明12克。降壓中藥的製備方法如下:I)浸泡: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材,加入水,水的加入量為1500-2000毫升,並浸泡4-6小時;2)煎煮:將水煎沸後,空冷時間20分鐘。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經浸泡、煎煮,浸洗雙足20 30分鐘,每天一次,7天為一療程,連用3個療程;通過14種中藥的配伍,對300例各型高血壓病的治療,治癒率達到95.44%,好轉率平均達到4.16%,無效率平均僅為0.40%。對高血壓患者有顯著地療效,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無毒副作用。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 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降壓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降壓中藥配方主要成分為黃芩20-30克,牡丹皮40-60克,當歸4-9克,枳殼15-24克,桑白皮15-24克,丹參12-24克,牡蠣14-24克,白芍15-24克,臺烏藥16-24克,獨活7_12克,磁石7_10克,牛膝8_10克,首烏5_10克,石決明9-12 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壓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製備方法如下: 1)浸泡:按配方稱取原料藥材,加入水,水的加入量為1500-2000毫升,並浸泡4-6小時; 2)煎煮:將水煎沸後,空冷時 間20分鐘。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壓中藥,所述降壓中藥配方主要成分為黃芩20-30克,牡丹皮40-60克,當歸4-9克,枳殼15-24克,桑白皮15-24克,丹參12-24克,牡蠣14-24克,白芍15-24克,臺烏藥16-24克,獨活7-12克,磁石7-10克,牛膝8-10克,首烏5-10克,石決明9-12克。經浸泡、煎煮,浸洗雙足20~30分鐘,每天一次,7天為一療程,連用3個療程。本發明對高血壓患者有顯著地療效,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無毒副作用,只需一個月治癒率平均就能達到95.44%,好轉率平均達到4.16%,無效率平均僅為0.40%。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223039SQ20131011591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明者熊建珍 申請人:熊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