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用機械履帶液壓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2:17: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設備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履帶液壓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在農用機械履帶行走裝置市場主要以機械變速箱式行走裝置和機械式變速箱+靜液壓馬達式行走裝置為主。前者主要用於小型農機設備,無法實現無級變速;後者主要用於大中型農機設備,只能實現小範圍的無級變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工作效率高的農用機械履帶液壓驅動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農用機械履帶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馬達及與液壓馬達連接的減速器;所述減速器包括與液壓馬達的主軸連接的一級太陽輪、二級太陽輪,分別與一級太陽輪、二級太陽輪嚙合的一級行星輪系、二級行星輪系,與二級行星輪系嚙合的內齒圈;所述液壓馬達包括閥體和與閥體連接的油缸組件,所述閥體內設有一控制油缸組件變排量的常開式變排量閥。
所述常開式變排量閥包括設於閥體內的閥套、設於閥套內的閥芯,所述閥套上設有與閥體內的輸入輸出油路連通的輸入油口和輸出油口,所述閥芯上設有一能夠連通輸入油口和輸出油口的變量段,所述閥體內閥芯的一端設有能推動閥芯在閥套內滑動的彈簧和用於固定閥套並承載彈簧推力的螺堵,所述螺堵上設有洩油口,所述閥芯的另一端處的閥體上設有變量控制油口,變量控制油口沒有油壓時閥芯被彈簧壓向變量控制油口端極限位置使輸入油口和輸出油口處於最大流量連通狀態。
所述減速器的減速比為1/23——1/17。
所述減速器的減速比為1/20.8。
工作時,液壓馬達的主軸將動力傳遞給一級太陽輪、一級行星輪系、二級太陽輪、二級行星輪系和內齒圈,當常開式變排量閥的變量控制油口沒有壓力時彈簧推動閥芯到達極限位置,此時閥芯接通輸入油口和輸出油口並處於最大排量連通狀態,此時馬達排量減小,轉速升高,輸出扭矩減小;當常開式變排量閥的變量控制油口壓力升高時,閥芯克服彈簧的彈力移動,變排量閥輸入油口與輸出油口的連通間隙變小直至關閉,同時變排量閥輸出油口與變排量閥的洩油口逐漸連通直至最大,從而使馬達排量增大,轉速降低,輸出扭矩增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合農用機械作業特點,在原有行走裝置的基礎上,減速箱部分進行重新設計,調整減速比,保證農業機械200m/min的速度;將馬達部分變排量閥進行重新設計,常態下馬達執行高轉速,使其適用於農用機械行業;本發明可以簡化傳統農用機械履帶傳動系統,提高作業效率,是一種新型的農用機械履帶液壓驅動的結構創新產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常開式變排量閥結構示意圖。
其中1.液壓馬達,2.閥體,3.油缸組件,4.常開式變排量閥,5.減速器,6.一級太陽輪,7、二級太陽輪,8、一級行星輪系,9、二級行星輪系,10、內齒圈,11、閥芯,12、閥套,13、彈簧,14、螺堵,15、變量控制油口,16、洩油口,17、輸入油口,18,輸出油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農用機械履帶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馬達1及與液壓馬達1連接的減速器5;減速器5包括與液壓馬1達的主軸連接的一級太陽輪6、二級太陽輪7,分別與一級太陽輪6、二級太陽輪7嚙合的一級行星輪系8、二級行星輪系9,與二級行星輪系9嚙合的內齒圈10,減速器5的減速比為1/20.8;液壓馬達1包括閥體2和與閥體2連接的油缸組件3,閥體2內設有一控制油缸組件3變排量的常開式變排量閥4;常開式變排量閥4包括設於閥體2內的閥套12、設於閥套12內的閥芯11,閥套12上設有與閥體2內的輸入輸出油路連通的輸入油口17和輸出油口18,閥芯11上設有一能夠連通輸入油口17和輸出油口18的變量段,閥體2內閥芯11的一端設有能推動閥芯11在閥套12內滑動的彈簧13和用於固定閥套12並承載彈簧13推力的螺堵14,螺堵上14設有洩油口16,閥芯11的另一端處的閥體2上設有變量控制油口15,變量控制油口15沒有油壓時閥芯11被彈簧13壓向變量控制油口15端極限位置使輸入油口17和輸出油口18處於最大流量連通狀態。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例如減速器的減速比還可以為1/23—1/17內的任意值,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