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隔音玻璃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5:15:47 1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玻璃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隔音玻璃。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其廢氣排放量比較低。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現有超過400萬輛液化石油氣汽車,100多萬輛天然氣汽車。目前中國市場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多是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公告定義,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的日益增多,人們對汽車玻璃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如今,大多數的汽車玻璃功能單一,不具有很好的隔音、防紫外線等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隔音玻璃,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隔音玻璃,包括第一有機玻璃基板和第二有機玻璃基板,所述第一有機玻璃基板內側面通過第一膠層粘接第一蜂孔玻璃,所述第二有機玻璃基板內側面通過第二膠層粘接第二蜂孔玻璃,所述第一蜂孔玻璃和第二蜂孔玻璃之間依次設置防爆層和吸音層;所述第一有機玻璃基板外側面貼有防紫外線膜;所述第二有機玻璃基板外側面貼有吸音膜。
優選的,所述防爆層包括表層、中間層和粘著層,所述表層和粘著層位於中間層的兩側,所述表層由改性聚丙烯和聚乙烯製成;所述中間層由聚乙烯製成,所述粘著層由耐高溫聚乙烯和茂金屬聚合物混合製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膠層和第二膠層為透明材質製成,呈微泡蜂窩結構。
優選的,所述吸音膜由聚乙烯醇縮丁醛材料製成;所述吸音膜的厚度為3mm-6mm。
優選的,所述防紫外線膜的厚度為2mm-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結構設計新穎,具有優異的吸音、抗震和防紫外線效果,提升了用戶開車舒適性。
(2)本發明採用的防爆層由高分子材料製作,不易變形,能夠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玻璃的抗震、防暴效果。
(3)本發明中,在第一蜂孔玻璃和第二蜂孔玻璃之間設置吸音層,且在第二有機玻璃基板外側面貼有吸音膜,採用此結構,能夠進一步提高玻璃的隔音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防爆層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隔音玻璃,包括第一有機玻璃基板1和第二有機玻璃基板2,所述第一有機玻璃基板1內側面通過第一膠層3粘接第一蜂孔玻璃4,所述第二有機玻璃基板2內側面通過第二膠層5粘接第二蜂孔玻璃6,第一膠層3和第二膠層5為透明材質製成,呈微泡蜂窩結構;所述第一蜂孔玻璃4和第二蜂孔玻璃6之間依次設置防爆層7和吸音層8;所述第一有機玻璃基板1外側面貼有防紫外線膜9;所述第二有機玻璃基板2外側面貼有吸音膜10;吸音膜10由聚乙烯醇縮丁醛材料製成,聚乙烯醇縮丁醛具有強力的結合力、高光學清晰度、易黏於各種不同的表面、高韌性和高彈性的樹脂;所述吸音膜10的厚度為3mm-6mm;防紫外線膜9的厚度為2mm-5mm。本發明中,在第一蜂孔玻璃和第二蜂孔玻璃之間設置吸音層,且在第二有機玻璃基板外側面貼有吸音膜,採用此結構,能夠進一步提高玻璃的隔音效果。
本發明中,防爆層7包括表層11、中間層12和粘著層13,所述表層11和粘著層13位於中間層12的兩側,所述表層11由改性聚丙烯和聚乙烯製成;所述中間層12由聚乙烯製成,所述粘著層13由耐高溫聚乙烯和茂金屬聚合物混合製成。本發明採用的防爆層由高分子材料製作,不易變形,能夠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玻璃的抗震、防暴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設計新穎,具有優異的吸音、抗震和防紫外線效果,提升了用戶開車舒適性。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隔音玻璃,包括第一有機玻璃基板和第二有機玻璃基板,第一有機玻璃基板內側面通過第一膠層粘接第一蜂孔玻璃,第二有機玻璃基板內側面通過第二膠層粘接第二蜂孔玻璃,第一蜂孔玻璃和第二蜂孔玻璃之間依次設置防爆層和吸音層,本發明結構設計新穎,具有優異的吸音和抗震效果,提升了用戶開車舒適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祥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24
技術公布日: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