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2:16:31 1
專利名稱: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適合小型引航船使用。
背景技術:
目前船舶防冰絮主要採用內循環或蒸汽吹管,在冬季轉換內循環,基本不用外部海水,但是小型船舶沒有內循環艙室也沒有鍋爐,無法使用這種方式防冰絮,在冬季冰絮經常堵塞濾器,由於海水泵的葉輪為橡膠材質,濾器堵塞後造成葉輪燒毀,導致停船,影響工作和生產,為了能夠在冬季冰期保證生產,急於提供一種防止冰絮堵塞濾器的裝置。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一種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以利於在 冬季順利引航船,保證正常作業生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有濾器殼、濾器、海水吸入口、出水口、連接管和壓盤;所述濾器殼內裝有濾器,濾器的底部連接有連接管的一端,濾器的底部與連接管之間設有起到固定和密封作用的壓盤,在濾器殼的一側設有出水口,在連接管的另一端設有海水吸入口。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連接管的海水吸入口在海水泵的作用下將冰絮下面的海水吸入通過連接管流進濾器內進行過濾,過濾後的海水通過濾器出水口進入到船舶海水系統。保證船舶設備的正常運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原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在有冰絮層海水中應用。圖中I、濾器殼 2、濾器 3、海水吸入口 4、出水口5、連接管 6、壓盤 7、冰絮層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結構加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設計思想是採用插入式吸管安裝方式,在濾器下方直接插入一根可以達到冰絮下層水面的橡膠管,濾器做成與橡膠管分離的設計。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該裝置包括有濾器殼I、濾器2、海水吸入口 3、出水口 4、連接管5和壓盤6 ;所述濾器殼I內裝有濾器2,濾器2的底部連接有連接管5的一端,濾器2的底部與連接管5之間設有起到固定和密封作用的壓盤6,在濾器殼I的一側設有出水口 4,在連接管5的另一端設有海水吸入口 3,所述連接管5為外徑85mm的橡膠管。本實用新型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結構是這樣實現的本裝置的濾器殼I的下端與船體吸水孔用焊接的方法連接在一起,保證其固定及密封。濾器殼I的一側安裝有出水口 4,出水口 4與船舶海水系統用法蘭方式連接。濾器殼
I內裝有濾器2,壓盤6將橡膠製做的連接管5的一端緊緊地壓在濾器2的底部進水口處,起到固定和密封作用。橡膠的連接管5的海水吸入口 3通過船體吸水孔深入到船體外海水冰絮層以下。濾器2做成與橡膠的連接管5分離的設計,便於清洗,橡膠的連接管5的一端是一直徑略小於濾器殼I內徑,壓盤6封住下面的空間,壓盤6上面開一圓槽,圓槽內鑲入橡膠的連接管5上端的翻邊,對濾器2壓緊後起到固定和密封作用,壓盤6上打兩個絲孔,用於向上拉出橡膠的連接管5,濾器2採用不鏽鋼材料製做,有一定強度,濾器2被濾器殼I上蓋壓住,以便固定。由於船舶吃水較淺,濾器殼I的濾器蓋打開後水不會流出,海底閥採用的是通徑·IOOmm的球閥,橡膠的連接管5外徑採用85mm,由於橡膠的連接管5中有海生物附著,管徑太大不容易插入,這個尺寸是經過幾次試驗得到的。橡膠的連接管5的海水吸入口 3在海水泵的作用下,將冰絮下面的海水吸入通過橡膠的連接管5流進濾器內進行過濾,過濾後的海水通過濾器出水口 4進入到船舶海水系統,在嚴寒冬季冰絮層7瀰漫海水情況下,保證船舶設備的正常運行。
權利要求1.一種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其特徵是該裝置包括有濾器殼(I)、濾器(2)、海水吸入口(3)、出水口(4)、連接管(5)和壓盤(6);所述濾器殼(I)內裝有濾器(2),濾器(2)的底部連接有連接管(5 )的一端,濾器(2 )的底部與連接管(5 )之間設有起到固定和密封作用的壓盤(6),在濾器殼(I)的一側設有出水口(4),在連接管(5)的另一端設有海水吸入口(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連接管(5)為外徑85mm的橡膠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船用防止冰絮堵塞濾器裝置,該裝置包括有濾器、濾器殼、海水吸入口、出水口、連接管。濾器殼的下端與船體吸水孔用焊接的方法連接在一起保證其固定及密封;濾器殼的另一處安裝有出水口,出水口與船舶海水系統用法蘭方式連接;濾器殼內裝有濾器,壓盤將連接管的上端緊緊地壓在濾器的下端進水口處起到固定和密封作用;連接管的另一端通過船體吸水孔深入到船體外海水冰絮層以下。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在冬季通過加長連接管吸入海水冰絮層以下的海水,保證濾器不被冰絮堵塞,船舶海水系統能夠正常工作,從而保證船舶正常作業。
文檔編號B01D35/02GK202686744SQ20122031723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日
發明者熊軍魁, 劉繼川, 邊洪峰, 伊傑, 華苓, 李又政, 高文澤 申請人:天津港輪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