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三輪車增力腳蹬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2:36:46 2
專利名稱:自行車、三輪車增力腳蹬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三輪車部件範圍。
公知的腳蹬,至少由腳蹬軸、腳蹬管、內外板、橡皮及軸、腳蹬擋、腳蹬碗、鋼球、螺母等組成。這種結構的腳蹬,只能承受騎行者一腳的腳掌蹬力。當一腳在工作時,另一腳也就只能處在休息狀態。鏈輪每轉一周,必定要通過二個死點,(當工作腳蹬與座鞍處在最大間距,蹬力穿過中軸,力矩為零)。平時,依靠慣性轉過死點。到了上坡,重力的分力等於、大於慣性產生的前進力時,車子無法前進。所以在上坡時尤感吃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三輪車增力腳蹬。裝有這種腳蹬的自行車、三輪車,騎者在騎行時可雙腳同時用力,一腳在蹬時,另一腳可用腳背輔以提力。
新方案公開如下腳蹬成框狀或叉狀。腳的前半部能伸入其中即成。
按上述方案製成的腳蹬,既可象公知腳蹬一樣,只用一腳腳掌的蹬力,也可以在必要時伸入腳的前半部分,又蹬又提,雙腳同時用力,增加車子的前進動力,有利於克服死點。這樣騎行時比較輕鬆,在上坡時尤為明顯。
附圖
系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實施時,將腳蹬軸[2]旋入公知曲柄[1],腳蹬軸[2]比公知的短得多。在其另一端,通過轉動部件[4]和內板[3]連接。腳蹬框(叉)上邊[5],腳蹬框(叉)下邊[6]和內板[3]構成叉狀。或者再增加腳蹬框(叉)側邊[7],構成框狀。在此前提下,可在腳蹬框(叉)的上邊[5]、腳蹬框(叉)下邊[6]裝上可分別繞其轉動的踏板。
上述的轉動部件[4]可以是軸承結構(滾動、滑動),也可以是鋼碗、鋼球和軸擋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三輪車增力腳蹬,其特徵在於比公知短得多的腳蹬軸[2],其一端可旋入公知曲柄[1],而另一端通過轉動部件[4]和內板[3]相連,內板[3]和腳蹬框(叉)上邊[5],腳蹬框(叉)下邊[6]構成能容納腳的前半部的叉狀,或再增加腳蹬框(叉)側邊[7]而構成能容納腳的前半部的框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腳蹬,其特徵在於轉動部件[4]可以是軸承結構(滾動或滑動),也可以是鋼碗、鋼球和軸擋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力腳蹬,其特徵在於必要時,在腳蹬框(叉)上邊[5]、腳蹬框(叉)下邊[6]裝有分別可繞其轉動的踏板。
專利摘要一種自行車、三輪車增力腳蹬,極短的腳蹬軸通過轉動部件和內板相連,而內板和腳蹬框(叉)的上、下邊構成能容納腳的前半部的叉狀,或再增加一條側邊而成為框狀。這種腳蹬既能利用一腳的蹬力,同時又能利用另一腳的提力,騎行者在騎行時可雙腳同時用力,從而增加了車子前進力,有利於克服死點、騎行時比較輕鬆。必要時腳蹬框(叉)上、下邊裝有可分別繞其轉動的踏板,使用更方便。
文檔編號B62M3/00GK2091267SQ9120694
公開日1991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1991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1991年4月23日
發明者洪耀光 申請人:洪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