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2:24:51 1
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包括:底橇,設置於底橇上的乾燥塔和預乾燥塔,設置於底橇上且具有預設高度的操作平臺,該操作平臺具有護欄和爬梯;其中,與乾燥塔進口連通的進塔管道上的第一程控閥、第一壓力表、第一安全閥組、以及與預乾燥塔進口連通的再生管道上的第二程控閥均位於操作平臺的上方。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通過在底橇上設置操作平臺,將整個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閥門分兩層設置,一層位於操作平臺上方,一層位於操作平臺下方,工作人員可在操作平臺上對位於操作平臺上方的閥門進行操作、檢修和維修,加大了閥門的操作空間、檢修空間和維修空間,方便了閥門的操作、檢修和維修。
【專利說明】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然氣淨化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天然氣已然成為繼石油之後的第二大支柱能源,液化天然氣技術作為新興產業正在迅猛發展,而天然氣淨化是天然氣液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階段。受天然氣產地、儲量的限制,天然氣淨化處理設備有時需要根據氣源條件的變動進行移動,為了方便移動,橇裝設備被廣泛應用。
[0003]目前,天然氣淨化過程中需要用到脫水橇,脫水橇所用閥門較多,由於脫水橇採用一層布置方式,受管路和設備的影響,使得閥門所處位置的操作空間以及檢修空間、維修空間較小,導致操作、檢修和維修閥門較困難。
[0004]綜上所述,如何布置脫水橇,以方便閥門的操作、檢修和維修,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以方便閥門的操作、檢修和維修。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包括:底橇,設置於所述底橇上的乾燥塔和預乾燥塔,設置於所述底橇上且具有預設高度的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具有護欄和爬梯;
[0008]其中,與所述乾燥塔進口連通的進塔管道上的第一程控閥、第一壓力表、第一安全閥組、以及與所述預乾燥塔進口連通的再生管道上的第二程控閥均位於所述操作平臺的上方。
[0009]優選的,所述乾燥塔和所述預乾燥塔的出氣管路上的第三程控閥位於所述底橇的橇面上。
[0010]優選的,所述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露點分析儀位於所述操作平臺的下方。
[0011 ] 優選的,所述操作平臺為鋼結構。
[0012]優選的,所述操作平臺的預設高度為2.lm。
[0013]優選的,所述乾燥塔和所述預乾燥塔均採用耳式支座,所述耳式支座與所述操作平臺相連。
[0014]優選的,所述乾燥塔和所述預乾燥塔位於所述底橇中部,所述乾燥塔和所述預乾燥塔沿第一直線分布;所述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電加熱器、脫汞塔、粉塵過濾器依次沿第二直線分布,所述第二直線平行於所述第一直線,且所述第一直線沿所述底橇的長度方向延伸。
[0015]優選的,所述乾燥塔的數目為兩個,所述粉塵過濾器的數目為兩個。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通過在底橇上設置操作平臺,且進塔管路上的第一程控閥、第一壓力表、第一安全閥組、以及再生管路上的第二程控閥均位於操作平臺的上方,將整個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閥門分兩層設置,一層位於操作平臺上方,一層位於操作平臺下方,工作人員可在操作平臺上對位於操作平臺上方的閥門進行操作、檢修和維修,加大了閥門的操作空間、檢修空間和維修空間,方便了閥門的操作、檢修和維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立體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0020]圖3為圖2的主視圖;
[0021]圖4為圖2的俯視圖;
[0022]圖5為圖2的側視圖。
[0023]上圖1-圖5中:
[0024]I為預乾燥塔、2為乾燥塔、3為粉塵過濾器、4為底橇、5為脫汞塔、6為操作平臺、7為電加熱器、8為露點分析儀、9為再生管道、10為進塔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6]請參見附圖1-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包括:底橇4,設置於底橇4上的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1,設置於底橇4上且具有預設高度的操作平臺6,該操作平臺6具有護欄和爬梯;其中,與乾燥塔2進口連通的進塔管道10上的第一程控閥、第一壓力表、第一安全閥組、以及與預乾燥塔I進口連通的再生管道9上的第二程控閥均位於操作平臺6的上方。
[0027]可以理解的是,爬梯的一端與底橇4相連,爬梯的另一端與操作平臺6的頂端相連。護欄設置在操作平臺6的邊緣,以避免工作人員跌落。底橇4上還設置有除了乾燥塔2、預乾燥塔I以外的設備,具體的,可根據現有技術進行設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同理,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I的連接關係與現有技術相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也不做限定。
[002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通過在底橇4上設置操作平臺6,且進塔管路10上的第一程控閥、第一壓力表、第一安全閥組、以及再生管路9上的第二程控閥均位於操作平臺6的上方,將整個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閥門分兩層設置,一層位於操作平臺6的上方,一層位於操作平臺6的下方,工作人員可在操作平臺6上對位於操作平臺6上方的閥門進行操作、檢修和維修,加大了閥門的操作空間、檢修空間和維修空間,方便了閥門的操作、檢修和維修。
[0029]進一步的,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I的出氣管路上的第三程控閥位於底橇4的橇面上。可以理解的是,乾燥塔2的出氣管路上的第三程控閥以及預乾燥塔I的出氣管路上的第三程控閥均位於操作平臺6的下方。這樣,進一步方便了對第三控制閥的操作、檢修和維修。
[0030]上述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中,需要用露點分析儀8是分析管道中氣體含水量。為了滿足露點分析儀8需要避光的要求,優先選擇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露點分析儀8位於操作平臺6的下方,這樣也方便了露點分析儀8的使用。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只是改變了露點分析儀8的位置,並未改變露點分析儀8與其他部件的連接關係。具體的,露點分析儀8與其他部件的連接關係根據現有技術進行設置。
[0031]為了提高操作平臺6的穩固性,優先選擇操作平臺6為鋼結構。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操作平臺6為其他結構,並不局限於此。
[0032]對於操作平臺6的預設高度,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優選的,操作平臺6的預設高度為2.1m。當然,還可選擇操作平臺6的預設高度為其他數值,並不局限於此。受公路運輸限制,整體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長不大於13000mm,寬不大於3500mm,高不大於3800mmo
[0033]優選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中,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I均採用耳式支座,耳式支座與操作平臺6相連。
[0034]為了提高底橇4的受力均勻性,優先選擇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I位於底橇4中部,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I沿第一直線分布;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電加熱器7、脫汞塔5、粉塵過濾器3依次沿第二直線分布,第二直線平行於第一直線,且第一直線沿底橇4的長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乾燥塔2、預乾燥塔1、電加熱器7、脫汞塔5、粉塵過濾器3之間的連接關係與現有技術相同,本文不再贅述。進一步的,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I靠近底橇4的一側邊緣,電加熱器7、脫汞塔5、粉塵過濾器3靠近底橇4的另一側邊緣。
[0035]優選的,上述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中,乾燥塔2的數目為兩個,粉塵過濾器3的數目為兩個。
[0036]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設備、管路及操作平臺6顏色根據行業規範和公司規定調配。優選的,不保溫設備、儀表箱、露點分析儀8為灰色,操作平臺6為藍灰色,操作平臺6的護欄和爬梯均採用亮黃色,天然氣管路為黃色,放空管路為大紅色,使得整個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美觀度較高。
[003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包括:底橇(4),設置於所述底橇(4)上的乾燥塔(2)和預乾燥塔(I),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於所述底橇(4)上且具有預設高度的操作平臺(6),所述操作平臺(6)具有護欄和爬梯; 其中,與所述乾燥塔(2)進口連通的進塔管道(10)上的第一程控閥、第一壓力表、第一安全閥組、以及與所述預乾燥塔(I)進口連通的再生管道(9)上的第二程控閥均位於所述操作平臺(6)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其特徵在於,所述乾燥塔(2)和所述預乾燥塔(I)的出氣管路上的第三程控閥位於所述底橇(4)的橇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露點分析儀(8)位於所述操作平臺(6)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平臺(6)為鋼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平臺(6)的預設高度為2.l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其特徵在於,所述乾燥塔(2)和所述預乾燥塔(I)均採用耳式支座,所述耳式支座與所述操作平臺(6)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其特徵在於,所述乾燥塔(2)和所述預乾燥塔(I)位於所述底橇(4)中部,所述乾燥塔(2)和所述預乾燥塔(I)沿第一直線分布;所述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的電加熱器(7)、脫汞塔(5)、粉塵過濾器(3)依次沿第二直線分布,所述第二直線平行於所述第一直線,且所述第一直線沿所述底橇(4)的長度方向延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然氣淨化用脫水橇,其特徵在於,所述乾燥塔(2)的數目為兩個,所述粉塵過濾器(3)的數目為兩個。
【文檔編號】C10L3/10GK204198709SQ201420678794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林輝, 朱新新, 高建, 張凱 申請人:傑瑞石油天然氣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