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4:10:06 1
專利名稱: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運輸的軌道,尤其是礦山隧道運輸用的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
背景技術:
礦山隧道中大都採用軌道運輸,軌道車輛裝載貨物(包括人員)在軌道上行走,將貨物運輸到要求的地方。其所用的軌道,類似鐵路所用的鐵軌,其形狀一般都是「工」字型,採用的都是金屬材料,如鐵、普通鋼、軌道鋼等。現有技術中礦山隧道常用的運輸軌道是用鋼材製造的,在使用中存在如下幾點不足1、由於雷電、摩擦等容易引起火花,存在安全隱患;2、長期在潮溼、惡劣環境下使用,很容易因鏽蝕、被腐蝕等而引起破壞,同樣存在安全隱患;被破壞後的維修、更換費時、費力;3、金屬材料的運輸軌道與軌道車輛的金屬輪子之間是硬接觸,在礦山隧道運輸使用中產生很大的噪音,造成噪音汙染而影響環境;4、金屬材料的運輸軌道的製造和使用成本相對較高、維修和養護的成本同樣較高;5、金屬材料的運輸軌道自身重量大,運輸、安裝成本都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礦山隧道中採用的金屬材料運輸軌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絕緣性好、成本低的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包括軌道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軌道本體上面是軌道面,下面是安裝面,軌道面的寬度小於安裝面的寬度;在軌道本體的一個側面或兩個側面上設置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特點1、具有優良的絕緣性能,不會因雷電、摩擦等引起火花,從根本上杜絕了所有金屬材料運輸軌道都存在的安全隱患,具有使用安全性;2、在潮溼、惡劣環境下長期使用,都不會產生鏽蝕、被腐蝕等,材質也不會發生質變,使用壽命很長,又大大降低了高昂的維修和養護成本;3、在礦山隧道運輸使用中噪音較低,減輕了對環境的噪音汙染;4、承載能力強,自身的重量輕、運輸和安裝成本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軌道結構示意圖(剖視);圖2是本實用新型軌道結構示意圖(剖視);圖3是本實用新型軌道實施例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軌道第二種實施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中,1-軌道體,現有技術中的運輸軌道,包括軌道體1,
圖1中所示的軌道體1的截面形狀是「工」字型,「工」字型的上、下面的寬度比其中間部位寬,「工」字型的上、下面的寬度基本相同;作為一種標準結構,在此不作詳述。
如圖2、3中,2-軌道本體,3-軌道面,4-安裝面;本實用新型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包括軌道本體2,軌道本體2呈「倒T」字、上小下大的形狀,其上面是軌道面3,下面是安裝面4,軌道面3的寬度小於安裝面4的寬度;軌道面3是在運輸過程中與軌道車輛的輪子直接接觸的面,其表面粗糙度、幾何形狀等符合運輸軌道的相關要求,能與軌道車輛的輪子相互配合;安裝面4是作為安裝、固定本實用新型軌道之用。
如圖3中,本實用新型的軌道,不但能作為直軌使用,也能作為彎曲軌道使用,只要其彎曲半徑符合軌道車輛安全行駛的要求即可。
如圖4中,為本實用新型軌道第二種實施例結構;5-加強筋,為了使軌道本體2能夠承受更大的載荷,在軌道本體2的一個側面或兩個側面上設置加強筋5,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定寬度的加強筋5,能有效增強其強度、剛度。
本實用新型的絕緣軌道,由高分子MC改性尼龍材料聚合而得到,具有優良的絕緣性能、較高的強度和硬度、較高的耐腐蝕性等;MC尼龍是現有技術中的常用材料,在其中加入不同的改性物質而聚合,就能得到性能各異的聚合產品;根據本實用新型絕緣軌道的具體要求,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能夠得到符合本實用新型絕緣軌道要求的的材料的。
權利要求1.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包括軌道本體(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軌道本體(2)上面是軌道面(3),下面是安裝面(4),軌道面(3)的寬度小於安裝面(4)的寬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其特徵在於在軌道本體(2)的一個側面或兩個側面上設置加強筋(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軌道本體(2)的材質是高分子MC改性尼龍材料,經聚合而得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分子改性尼龍絕緣軌道,包括軌道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軌道本體上面是軌道面,下面是安裝面,軌道面的寬度小於安裝面的寬度;在軌道本體的一個側面或兩個側面上設置加強筋。本實用新型的軌道,具有優良的絕緣性能,不會因雷電、摩擦等引起火花,從根本上杜絕了所有金屬材料運輸軌道都存在的安全隱患,具有使用安全性;在潮溼、惡劣環境下長期使用,都不會產生鏽蝕、被腐蝕等,材質也不會發生質變,使用壽命很長,又大大降低了高昂的維修和養護成本;在礦山隧道運輸使用中噪音較低;承載能力強,自身的重量輕、運輸和安裝成本低。
文檔編號E01B23/02GK2921082SQ20062011073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6日
發明者趙宗文, 秦文學, 鄭冬梅 申請人:重慶市力宏鑽石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