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8:18:51 1
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藥用黃芪25g,當歸12g,白朮15g,乾薑6g,吳茱萸6g,法半夏12g,陳皮12g,黃連3g,酒大黃3g(後下),浙貝母15g,蓮子15g,炙甘草5g。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黃芪、白朮、蓮子、陳皮、薏苡仁、炙甘草補中健脾以培其本,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以固其中,黃連、酒大黃瀉腑熱逐瘀,陳皮理氣行滯,當歸、浙貝母養血活血、散結消腫。諸藥合用,共奏補中益氣、溫中瀉熱、養血活血,故效果較好。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中藥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免疫因素是慢性胃炎發病的主要因素,實質是胃黏膜 遭受反覆損害導致固有腺體的萎縮。慢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痞證"、"嘔吐"等範疇。多 因情志不暢,鬱怒傷肝,木不疏土;或因飲食不節,過服寒涼生冷,酒食過度,損傷脾胃;或 因稟賦不足,外感內傷等導致中陽受損,寒熱內生,氣機鬱滯,絡脈瘀阻而成。《素問·六元正 紀大論篇》言:"木鬱之發……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飲食不下。"《景 嶽全書?心腹痛》日:"胃脘痛證,乃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脾胃論》述:"飲食不潔 則胃病,形體勞役則脾病。"基本病機為脾胃氣虛,寒熱錯雜。治當補中益氣,溫中瀉熱,養血 活血。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
[0004]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 組成:藥用黃芪25g,當歸12g,白朮15g,乾薑6g,吳茱萸6g,法半夏12g,陳皮12g,黃連3g, 酒大黃3g (後下),浙貝母15g,蓮子15g,炎甘草5g。
[000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黃芪、白朮、蓮子、陳皮、薏苡仁、炙甘草補中健脾以培其 本,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以固其中,黃連、酒大黃瀉腑熱逐瘀,陳皮理氣行滯,當歸、浙貝母 養血活血、散結消腫。諸藥合用,共奏補中益氣、溫中瀉熱、養血活血,故效果較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06] 共116例,男67例、女49例,年齡38?68歲、平均(47± 10. 5)歲,病程3?5年, 慢性淺表性胃炎89例、膽汁返流13例、慢性萎縮性胃炎14例。均有胃脘痞滿疼痛,灼熱泛 酸,嘈雜噁心,噯氣反覆發作至少6個月等。11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87例和對照組29例,兩 組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 > 0. 05),具有可比性。
[0007] 診斷符合1978年全國纖維內鏡檢查經驗交流會議關於纖維內鏡下慢性胃炎的診 斷標準與分類。胃鏡見部分胃體部、胃竇部紅白相間以紅為主,黏膜充血水腫、呈花斑樣改 變或有糜爛。中醫標準參照2003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委員會重慶會議制 定的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斷方案(草案)標準。
[0008] 對照組用多潘立酮l〇mg,餐前30min 口服,日3次;胃復膠囊0· 75g,日3次;西 咪替丁 0. 2g,日3次。兩組均15天為一療程,1個療程後進行療效統計。症狀主要觀察胃 脘痞滿、噯氣、灼熱泛酸、胃脘痛、噁心嘈雜。
[0009] 痊癒:症狀消失,胃鏡檢查胃功能良好,炎症改變消失。顯效:症狀基本消失,胃鏡 檢查無明顯異常。有效:主要症狀基本消失,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充血,但無膽汁返流。無 效:臨床症狀、胃鏡檢查均無明顯改善。
[0010]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0011]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方,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藥 用黃苗25g,當歸12g,白朮15g,乾薑6g,吳茱萸6g,法半夏12g,陳皮12g,黃連3g,酒大黃 3g(後下),浙貝母15g,蓮子15g,炎甘草5g。
【文檔編號】A61P1/04GK104510999SQ201310465555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7日
【發明者】李陽 申請人:青島聯合創新技術服務平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