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菸葉烘烤的具有散熱器的加熱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6:46:51 3
專利名稱:用於菸葉烘烤的具有散熱器的加熱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菸葉烘烤的加熱爐。
背景技術:
在使用散煤的地區,現有的菸葉烘烤爐使用中,烘烤時加煤和出渣不方便;另一方 面,所用煤爐因散熱熱欠佳,菸葉在烤房內停留時間長,烘烤出來的菸葉質量沒有保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於烤房空氣調節、散熱效果好的用於菸葉烘烤的 具有散熱器的加熱爐。
具體的結構改進方案如下
用於菸葉烘烤的具有散熱器的加熱爐,包括兩個並列爐體,爐體內有爐膽,上部有 爐蓋;
爐體上部設有兩根平行的散熱管,兩根平行的散熱管之間由管道連通,所述散熱管 直徑為0.3-0.4米,散熱管長度為1.5-2.5米, 一側散熱管通過管道連通爐蓋,另一側散 熱管通過彎頭和管道連通著煙囪;散熱管一端設有除塵口;
兩個爐體的同一側上部分別設有外伸的柱狀進料口,進料口上設有抽屜狀進料門, 進料門上設有二次進風調節閥,進料口下部分別設有外伸的柱狀出渣口,出渣口上設有 抽屜狀出渣門,出渣門上設有一次進風調節閥;柱狀進料口和柱狀出渣口的外伸長度為 0.4-0.5米。
本實用新型的一次進風口調節閥控制一次進風量及進風比例,可靈活調節爐膛燒火 的大小,控制燃料燃燒速度,但若是僅有一次進風口,當調小進風量時,可能引起燃料 燃燒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隨煙氣排出,造成能源浪費。尤其是高揮發燃料,大量揮 發來不及燃燒就隨煙氣跑掉了;另一方面,如果僅有一次供風,燃燒爐溫度高,其熱慣 性大,有可能造成調節調溫滯後現象。進料門既可監視爐膛燃燒情況,二次進風口調節 閥又可起到二次進風調節作用,尤其是使用高揮發的煙煤燃料時,其煙氣溫度變化調節
十分靈敏,另一方面,使得一次燃燒在調小風量時可能產生的一氧化碳得以二次燃燒;
這樣,不僅提高了煙氣溫度,降低了爐膛溫度,更主要的是提高了烤房空氣調節靈敏度。 本實用新型的兩根散熱管具有除塵作用,其上的除塵口用於排出散熱管內的塵渣,
起到較好的環保作用。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省燃料,操作方便。該加熱爐適用於散煤燃
料、秸杆壓塊燃料、煤泥燃料和其它雜木廢料,用於烘烤菸葉,菸葉在烤房內停留時間
短,容量大,出來的幹煙是變通烤房的兩倍能上能下,節省燃料,每公斤幹煙只需優質
煤0.6公斤,電0.2度,烘烤出來的幹煙85%可以達到橘黃色。
圖l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
參見圖1,用於菸葉烘烤的具有散熱器的加熱爐包括兩個並列爐體1,爐體1內有 爐膽,上部有爐蓋6。
爐體1上部安裝有兩根平行的散熱管7,兩根平行的散熱管7之間由管道8連通, 散熱管7直徑為0.3-0.4米,散熱管長度為1.5-2.5米, 一側散熱管7通過管道連通爐蓋 6,另一側散熱管通過彎頭9和管道10連通著煙囪。散熱管7—端設有除塵口 11。
兩個爐體的同一側上部分別安裝有外伸的柱狀進料口 5,進料口 5上裝有抽屜狀進 料門12,進料門12上裝有二次進風調節閥3,進料口 5下部分別裝有外伸的柱狀出渣 口 4,出渣口 4上裝有抽屜狀出渣門13,出渣門13上裝有一次進風調節閥2。
柱狀進料口和柱狀出渣口的外伸長度為0.4-0.5米。
權利要求1、用於菸葉烘烤的具有散熱器的加熱爐,包括兩個並列爐體,爐體內有爐膽,上部有爐蓋,其特徵在於爐體上部設有兩根平行的散熱管,兩根平行的散熱管之間由管道連通,所述散熱管直徑為0.3-0.4米,散熱管長度為1.5-2.5米,一側散熱管通過管道連通爐蓋,另一側散熱管通過彎頭和管道連通著煙囪;散熱管一端設有除塵口;兩個爐體的同一側上部分別設有外伸的柱狀進料口,進料口上設有抽屜狀進料門,進料門上設有二次進風調節閥,進料口下部分別設有外伸的柱狀出渣口,出渣口上設有抽屜狀出渣門,出渣門上設有一次進風調節閥;柱狀進料口和柱狀出渣口的外伸長度為0.4-0.5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菸葉烘烤的具有散熱器的加熱爐。解決了現有菸葉烘烤加熱爐不能使用散煤、秸稈壓塊、煤泥燃料和其它雜木廢料的問題。結構特點是爐體上部設有兩根平行的散熱管,所述散熱管直徑為0.3-0.4米,散熱管長度為1.5-2.5米,散熱管連通著煙囪;散熱管一端設有除塵口。兩個爐體的同一側上部分別設有外伸的柱狀進料口和柱狀出渣口,進料門和出渣門上分別設有進風調節閥。該加熱爐適用於散煤燃料、秸杆壓塊燃料、煤泥燃料和其它雜木廢料,用於烘烤菸葉,容量大,出來的幹煙是普通烤房的兩倍能上能下,節省燃料,每公斤幹煙只需優質煤0.6公斤,電0.2度,烘烤出來的幹煙85%可以達到橘黃色。
文檔編號F26B23/02GK201000269SQ20072003427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7日
發明者潘成洲 申請人:潘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