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2023-05-17 21:34:56 3
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炒柴胡5-7份,黃芩9-11份,木蝴蝶1-3份,炒白芍14-16份,炒白朮9-11份,炒枳殼9-11份,茯苓14-16份,法半夏9-11份,蒲公英14-16份,砂仁1-3份,川厚撲9-11份,藿香9-11份,紫蘇梗9-11份,大貝9-11份,白芨9-11份。本發明組方嚴謹,從多層次、多環節、多靶點整體調理,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療效顯著,明顯改善症狀,可減少患者病情復發和對質子泵抑制劑依賴作用,而且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胃病治療藥物組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0002]反流性食管病是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人群發病率增加,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變,內鏡下表現為食管黏膜的破損,即食管糜爛和/或食管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人群,成人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近二十年全球的發病率發生上升趨勢。中老年人、肥胖、吸菸、飲酒及精神壓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發人群。反流性食管病的臨床表現為:1、食管炎的嚴重程度與反流症狀無相關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現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狀,但也可無任何反流症狀,僅表現為上腹疼痛、不適等消化不良的表現;2、典型症狀表現為胸骨後燒灼感、反流和胸痛,燒心是指胸骨後向頸部放射的燒灼感,反流指胃內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狀多發生於飽餐後;
3、疾病後期食管瘢痕形成狹窄,燒灼感和燒灼痛逐漸減輕,但出現永久性咽下困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4、嚴重食管炎者可出現食管黏膜糜爛而致出血,多為慢性少量出血,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0003]目前西醫對此多採用抑酸劑、胃腸動力劑、質子泵抑制劑等對症治療,臨床復發率高,尤其是治療敏感患者療效較差,臨床運用質子泵抑制劑依賴是目前技術難點。針對此狀況目前無特效中醫藥製劑治療,尤其是肝胃鬱熱、痰氣交阻病因病機,是其主要症證類型,特別是在臨床中具有緩解胃脘阻脹、噯氣反酸、嘈雜、食道灼熱痛、胸脘痰阻等症狀,運用中醫的重要特色辨證論治是依據具體的病情,辨病和辨證相互配合使用,以制定一個貼切病情的治療方案。
[0004]CN103495142A涉及一種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病的中藥湯劑,原料組成以重量百分比計為:陳皮5-11、川楝子8-14、麥冬5-11、生薑5-11、白芍8_14、雞矢藤5_11、延胡索5_11、紅花6-12、元胡6-12、桅子6-12、白朮5_9、敗醬草8_14、菊花8_14、積實6_12。
[0005]CN101829310B提供一種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藥製劑,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製備:半夏5-11、黨參8-14、吳茱萸5-11、乾薑5-11、茯苓8_14、黃芩5_11、黃連5_11、代赭石6-12、海螵蛸6-12、枳殼6-12、甘草5_9、柴胡8_14、白芍8_14、竹茹6_12。
[0006]CN103638280A公開一種用於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藥,原料組成以重量百分比計為,赤芍5-11、鶴蝨8-14、女貞子5-11、香附5-11、萆解8_14、側柏葉5_11、天冬5_11、萊菔子6_12、鬼針草6_12、桅子6_12、佛手5_9、小茴香8_14、蒲黃8_14、延胡索6_12。
[0007]但上述三種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藥在治療上達到了一定的藥效,但藥效穩定性差,對藥品的全面質量控制相對較困難,而現有的西藥副作用較大,不能標本同治,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臨床療效好,無毒副作用,減少患者病情復發和對質子泵抑制劑依賴作用的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藥物。
【發明內容】
[0008]基本【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組方嚴謹,從多層次、多環節、多靶點整體調理,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療效顯著,明顯改善症狀,可減少患者病情復發和對質子泵抑制劑依賴作用,而且無毒副作用。
[0009]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炒柴胡5-7份,黃芩
9-11份,木蝴蝶1-3份,炒白芍14-16份,炒白朮9-11份,炒枳殼9_11份,茯苓14-16份,法半夏9-11份,蒲公英14-16份,砂仁1-3份,川厚撲9-11份,藿香9_11份,紫蘇梗9_11份,大貝9-11份,白芨9-11份。
[0010]柴胡,常用解表藥,發散風熱藥。別名地燻、山菜、燕草、柴草。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和解表裡,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0011]一般柴胡採用醋法炮製:取柴胡片,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醋吸盡並微幹,取出,曬乾,其中每100斤柴胡,用醋12斤。用醋炮製後會降低柴胡的發散性,增加其收斂作用。
[0012]黃芩,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的一種植物,屬於半野生半家種品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溼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的臨床應用抗菌比黃連還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0013]木蝴蝶,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冬二季採收成熟果實,曝曬至果實開裂,取出種子,曬乾。味苦、甘,性涼。歸肺、肝、胃經。具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斂瘡生肌的功效。主治咽痛喉痺,聲音撕啞,咳嗽,肝胃氣痛,瘡瘍久潰不斂,浸淫瘡。
[0014]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補血養血、平抑肝陽、柔肝止痛、斂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月經不調、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症。白芍中含有的芍藥甙有抗菌、解熱、抗炎、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心肌營養血流、擴張血管、對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鎮靜、鎮痛、解痙、抗潰瘍、調節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劑能抑制痢疾桿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
[0015]炒白芍為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增強白芍健脾補虛的功效。
[0016]白朮,別名桴薊、於術、冬白朮、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朮等,屬於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脾,益胃,燥溼,和中,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洩瀉,痰飲,水腫,黃疸,溼痺,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0017]炒白朮為先將麩皮撒於熱鍋內,候煙冒出時,將白朮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後放涼,增加了白朮的燥性,能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
[0018]枳殼,味苦、辛,性涼,歸肺、脾、大腸經,有破氣、行痰、消積的功效,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
[0019]炒枳殼為取淨枳殼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或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放涼。清炒緩和其藥性。
[0020]茯苓,別稱茯菟、茯靈、伏苓、伏菟,、松薯、松木薯,松苓等。其藥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安神的功效。
[0021]法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鬆脆或硬脆。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溼化痰的功效。主治咽喉乾燥,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0022]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菊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味甘、微苦,性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
[0023]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辛溫行散,芳香化溼,主入脾胃,為化溼和中醒脾要藥,兼有安胎之功。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味,和胃醒脾。砂仁常與厚樸、枳實、陳皮等配合,治療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病症。
[0024]川厚樸,別名川樸、厚樸等。味苦、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溼除滿、降逆平喘的功效,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溼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乾薑為之使,惡澤瀉、寒水石、消石。忌豆,食之者動氣。妊娠不可服。
[0025]藿香,為廣藿香的乾燥地上部分可入藥。枝葉茂盛時採割,日曬夜悶,反覆至幹。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具有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的功效。用於溼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溼表證,溼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溼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0026]紫蘇梗,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莖。秋季果實成熟後採割,除去雜質,曬乾,或趁鮮切片,曬乾。味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止痛,安胎之功效。用於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噯氣嘔吐,胎動不安。
[0027]大貝,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初夏採挖,洗淨,大者摘去芯芽,稱「大貝」,撞去外皮,拌以煅過的貝殼粉,吸去撞出的漿汁,乾燥。味苦,性寒。具有清熱化痰,開鬱散結的功效。用於風熱、燥熱、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心胸鬱悶。用於胃病能起到制酸散結作用。配桑葉、菊花、牛蒡子、杏仁可用於風熱、燥熱、痰火咳嗽。配玄參、牡蠣可用於瘰癧,痰核。配金銀花、菊花、連翹、蒲公英可用於癰癤腫毒。配天花粉、蒲公英、當歸等可用於乳癰腫痛。
[0028]白友,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其球莖曬乾後的名稱為白友。味苦、甘、潘,性微寒。歸肺、肝、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內外出血諸證及癰腫、燙傷、手足皸裂、肛
寸ο
[0029]以上原料經過本發明優化組合後,製成治療脾胃病的中藥製劑,不但能夠各自發揮原來的功效,更能進一步加強其療效,對治療反流性食管病優於現有藥物的作用。
[0030]優選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炒柴胡5.5-6.5份,黃芩9.3-10.2份,木蝴蝶1.3-2.6份,炒白芍14.5-15.7份,炒白朮9.6-10.4份,炒枳殼9.8-10.2份,茯苓14.5-15.7份,法半夏9.3-10.4份,蒲公英14.2-15.6份,砂仁1.3-2.5份,川厚撲9.1-10.9份,藿香9.4-10.6 份,紫蘇梗 9.2-10.8 份,大貝 9.3-10.2 份,白芨 9.8-10.1 份。
[0031]優選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炒柴胡6份,黃芩8份,木蝴蝶2份,炒白芍15份,炒白朮10份,炒枳殼10份,茯苓15份,法半夏10份,蒲公英15份,砂仁2份,川厚撲10份,藿香10份,紫蘇梗10份,大貝10份,白芨10份。
[0032]本發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組分外,還可以包括其他組分,這些其他組分賦予所述藥物組合物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發明所述的「包括」,還可以替換為封閉式的「為」或「由……組成」。
[0033]優選地,所述舒胃藥物組合物為顆粒劑。
[0034]中藥製劑是指任何藥物供臨床使用之前都必須製成適合於醫療或預防應用的形式,稱為劑型,例如片劑、注射劑、氣霧劑、丸劑、散劑、膏劑等。劑型是集體名詞,一般是指製劑的類別,劑型中的任何一個具體品種,例如片劑中的元胡止痛片、注射劑中的止喘靈注射液、丸劑中的香砂六君子丸等叫做製劑。而顆粒劑是將藥物與適宜的輔料配合而製成的顆粒狀製劑,一般可分為可溶性顆粒劑、混懸型顆粒劑和泡騰性顆粒劑,若粒徑在105 - 500微米範圍內,又稱為細粒劑。其主要特點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衝入水中飲入,應用和攜帶比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較快。
[0035]本發明還提出一種上述舒胃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反流性食管病藥物中的用途。
[0036]本發明經10多年來的臨床實踐運用,組方嚴謹,從多層次、多環節、多靶點整體調理,主治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鬱熱、痰氣交阻者,臨床療效顯著,明顯改善症狀,治癒疾病,減少復發,特別是減少質子泵抑制劑依賴作用、無毒副作用,深得患者信賴與歡迎。本發明製得的中藥丸劑經過大量臨床使用,使用6個月時,80%的患者已基本治癒,臨床症狀改善,燒心、反酸、反胃、胸痛等症狀有所緩解。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38]在實施例1-5中,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如下表所示組成。
【權利要求】
1.一種舒胃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炒柴胡5-7份,黃芩9-11份,木蝴蝶1-3份,炒白芍14-16份,炒白朮9-11份,炒枳殼9-11份,茯苓14-16份,法半夏9-11份,蒲公英14-16份,砂仁1-3份,川厚撲9-11份,藿香9_11份,紫蘇梗9_11份,大貝9-11份,白芨9-11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舒胃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炒柴胡5.5-6.5份,黃芩9.3-10.2份,木蝴蝶1.3-2.6份,炒白芍14.5-15.7份,炒白朮9.6-10.4份,炒枳殼9.8-10.2份,茯苓14.5-15.7份,法半夏9.3-10.4份,蒲公英14.2-15.6份,砂仁1.3-2.5份,川厚撲9.1-10.9份,藿香9.4-10.6份,紫蘇梗9.2-10.8份,大貝9.3-10.2份,白芨9.8-10.1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舒胃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炒柴胡6份,黃芩8份,木蝴蝶2份,炒白芍15份,炒白朮10份,炒枳殼10份,茯苓15份,法半夏10份,蒲公英15份,砂仁2份,川厚撲10份,藿香10份,紫蘇梗10份,大貝10份,白芨10份。
4.如權利要求1-3任 一項所述的舒胃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舒胃藥物組合物為顆粒劑。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舒胃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反流性食管病藥物中的用途。
【文檔編號】A61K36/9064GK104069414SQ201410284398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3日
【發明者】何鑌 申請人:天長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