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5:03: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
背景技術:
吐絲機是高速線材生產中將軋制的直條線材吐絲成卷以利收集的關鍵設備,軋機軋出的直條線材需要經過夾送輥夾送進入吐絲彎管,通過吐絲彎管送入一定傾角的吐絲機。傳統的吐絲彎管一般採用與吐絲機相對應傾角圓弧彎管套在相對應圓弧殼體內安裝在夾送輥的出口處,將直條線材導引入吐絲機直管內,進而進入吐絲機的螺旋管內完成直條成圈。
吐絲彎管是連接夾送輥與吐絲機之間,與吐絲機傾角相匹配的圓弧導管。然而傳統的吐絲彎管存在著以下缺點:
(1)軋制規格≧12mm高速線材時,鋼材與彎管屬於滑動摩擦,由於彎管受到反作用力大,導致線材與吐絲彎管的摩擦力變大,存在鋼材與吐絲彎管末端處劃傷,劃傷深度可達0.3mm,不滿足產品的交貨要求;
(2)採用一體彎管,磨損增大後不能繼續使用,需一體更換,浪費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止高速線材產品在吐絲彎管處產生劃傷的裝置,減少整體更換,避免彎管的浪費的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它包括前部彎管底座、後部彎管底座、吐絲彎管,所述前部彎管底座呈方形,其三面封閉,上方與兩端開口,下方帶半圓弧內腔,所述前部彎管底座的上方開設有五個等距離的導輥軸安裝孔,每個導輥軸安裝孔中均裝有導輥軸,所述後部彎管底座呈弧形,其下方帶弧形內腔,後部彎管底座三面封閉,其側面與兩端開口,所述前部彎管底座、後部彎管底座的底部均與託板固定,所述吐絲彎管插入前部彎管底座、後部彎管底座的內腔中,吐絲彎管頂部外側的前後兩端分別通過前壓板、後壓板與前部彎管底座、後部彎管底座固定,所述後部彎管底座上設置有導輥基座,所述前部彎管底座上設有導輥,導輥通過導輥軸與前部彎管底座相連,由前部彎管底座上的五個單排導輥形成一條與吐絲彎管相連接的圓弧通通道,五個單排導輥軸的一端配有油氣潤滑裝置,並且在後部彎管底座側面開口處以及前部彎管底座的上方開口處設有蒸汽冷卻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這種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先以滑動摩擦通過吐絲彎管並使線材彎曲,降低吐絲彎管總成最後一個導輥的反作用力,降低導輥的磨損,線材經過吐絲彎管再以滾動摩擦進入吐絲機內,成功的解決吐絲彎管對線材產品的劃傷問題,並且在實際的生產中提高了彎管的過鋼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2的A-A放大圖。
圖4為圖2的B-B放大圖。
圖5為圖2的C-C放大圖。
其中:前部彎管底座1、後部彎管底座2、吐絲彎管3、託板4、前壓板5、後壓板6、導輥基座7、導輥8、導輥軸9。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它包括前部彎管底座1、後部彎管底座2、吐絲彎管3,所述前部彎管底座1呈方形,其三面封閉,上方與兩端開口,下方帶半圓弧內腔,所述前部彎管底座的上方開設有五個等距離的導輥軸安裝孔,每個導輥軸安裝孔中均裝有導輥軸9,所述後部彎管底座2呈弧形,其下方帶弧形內腔,後部彎管底座2三面封閉,其側面與兩端開口,所述前部彎管底座1、後部彎管底座2的底部均與託板4固定,所述吐絲彎管3插入前部彎管底座1、後部彎管底座2的內腔中,吐絲彎管3頂部外側的前後兩端分別通過前壓板5、後壓板6與前部彎管底座1、後部彎管底座2固定,所述後部彎管底座2上設置有導輥基座7,所述前部彎管底座1上設有導輥8,導輥8通過導輥軸9與前部彎管底座1相連,由前部彎管底座1上的五個單排導輥8形成一條與吐絲彎管3相連接的圓弧通通道,五個單排導輥軸9的一端配有油氣潤滑裝置,並且在後部彎管底座2側面開口處以及前部彎管底座1的上方開口處設有蒸汽冷卻裝置。
這種熱軋線材夾送輥後的吐絲彎管總成使線材先以滑動摩擦通過吐絲彎管,再以滾動摩擦通過由五個單排導輪形成一條圓弧通通道進入吐絲機,成功的解決吐絲彎管對線材產品的劃傷問題,並且在實際的生產中提高了彎管的過鋼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