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埋設混凝土應變計的預製樁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2:52:0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埋設混凝土應變計的預製樁。
背景技術: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發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開始大量應用於鐵道系統,並擴大到工業與民用建築、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領域。
目前,預應力高強度管樁都是採用離心旋轉法製作,並經高溫蒸養,在制樁時預埋混凝土應變計難以實現,管樁的受力性狀不能得到很好的檢測,容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存在較大的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預應力高強度管樁都是採用離心旋轉法製作,並經高溫蒸養,在制樁時預埋混凝土應變計難以實現,管樁的受力性狀不能得到很好的檢測,容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存在較大的隱患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埋設混凝土應變計的預製樁。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該埋設混凝土應變計的預製樁包括樁身,樁身的外側壁上設置孔槽,孔槽內填充有木塊;
樁身的內側壁傾斜設置有一穿線孔,穿線孔的下端與孔槽相連通;穿線孔內套裝有不鏽鋼管,不鏽鋼管內填充有膠泥層。
進一步,所述的孔槽採用200mm×50mm的方形孔槽。
進一步,所述的穿線孔的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
本實用新型通過預留孔槽,方便將應變計固定在樁身內,通過穿線孔將應 變計的導線穿出,方便信號的檢測和傳輸,方便對預製樁受力性狀及形變程度的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埋設混凝土應變計的預製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埋設混凝土應變計的預製樁1-1處的剖視圖;
圖中:1、樁身;2、木塊;3、孔槽;4、穿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下面結合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詳細的描述。
在預製樁製作時,在樁身1外側預留200mm×50mm的方形孔槽3,孔槽3用相應大小的木塊2填充。在孔槽3的一端預留穿線孔4,穿線孔4用大小合適的不鏽鋼管制作。為了便於穿線,穿線孔4宜向上傾斜30度左右,直通管樁內孔。另外,為了防止穿線孔4在制樁時被混凝土堵塞,穿線孔4兩端應用膠泥填滿。
製作好的預製樁運到試驗場地後,先去除預留孔槽3內的木塊2和穿線孔4內填充物膠泥層,將孔槽3清洗乾淨,待孔槽3乾燥後在其內安裝混凝土應變計,混凝土應變計的方向須與管樁的軸線平行,然後用採用『環氧樹脂砂漿』填充預留槽,環氧樹脂砂漿主要包括環氧樹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及不含泥質的幹砂等。環氧樹脂砂漿具有附著力強、粘結力高的特點,環氧樹脂砂漿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超過混凝土的自身強度,其破壞面不發生在粘結面上,因此環氧樹脂砂漿能與混凝土協調變形。
為保護預製樁內導線,需在預製樁底端設置保護樁靴,打樁過程中混凝土應變計的導線先從位於預製孔槽3端部的穿線孔4引入樁身1內部,後在樁頭 引出。由於應變計的部分導線留在樁身1外部,若不採取措施,打樁過程中打樁機錘頭撞擊樁頭必定會損壞導線,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並用樁帽加以保護。打樁前將導線從樁帽側面穿出,然後將樁帽套在管樁樁頭上,再開始打樁。沉樁完成後,對應變計進行量測,發現4根試樁樁身1埋設的應變計的存活率都在90%以上。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