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6:01:41
專利名稱: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預防事故領域的鞋類的系帶導向鉤狀部件。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有事故風險的工作環境中的操作者所使用的鞋必須具有專有的特性,其中比如不但在事故發生後,而且在面臨緊急危險時,諸如在機動車或手推車運輸以及由其他機械移動的負載的工作環境中,或是在有高溫或毒性流體洩漏風險的工作環境中,操作者的一隻腳被卡住的情況下,可以儘快將鞋脫下的可能性。
出於此目的,預防事故的鞋安裝有一種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以允許可能最快鬆開系帶。
目前在必要時,用於預防事故鞋的安全鉤狀部件要求對每個鉤狀部件分別操縱。因此在緊急情況下,打開所有鉤狀部件和鬆開系帶所用的時間可能會過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實用、安全、成本經濟的,並且允許快速鬆開系帶,從而可快速脫掉鞋的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
根據本發明,通過採用製造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所公開的特徵的裝置的想法,上述效果已經被達到。本發明更多的特徵在附屬權利要求中被限定。
事實上,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在緊急情況下,可能以最輕鬆、最快捷和最安全的方式鬆開系帶,同時保證系帶在正常狀況下適當的保持力。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易於製造,成本經濟,並且經長期使用後仍然可靠。
通過結合附圖閱讀下面的說明書,附圖和說明書給出了本發明的實用例,但不要認為是局限意義上的,本發明的這些還有其它的優點和特徵將會被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其中-圖1為根據本發明用於鞋類的一種雙鉤狀部件處於閉合位置時的後部側面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為圖1中鉤狀部件處於打開位置或系帶鬆開時,後部側面的示意性透視圖;-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雙鉤狀部件處於打開位置時的後部側面的示意性透視圖,其中不同於圖1和圖2所示的鉤狀部件的是,主體被分開成兩個元件,而不是作為一個單個的單元;-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三鉤狀部件處於閉合位置時,後部側面的示意性透視圖;-圖5為根據本發明如圖4所示的鉤狀部件處於打開位置或系帶鬆開時,後部側面的示意性透視圖;-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三鉤狀部件處於打開位置時後部側面的示意性透視圖,其中不同於圖4和圖5所示鉤狀部件的是,主體被分開成三個元件,而不是作為一個單個的單元;-圖7為根據本發明的鉤狀部件處於打開位置,即鉤狀部件釋放或脫鉤時,側面的示意性透視圖;-圖8為類似於圖7的示意性透視圖,但是其中鉤狀部件處於閉合位置;-圖9除了部件編號不同以外,與圖2完全相同;-圖10為根據本發明主體的兩個元件(1,2)以及鉤狀部件的活動主體處於閉合位置時的透視圖,其視角不同於所述鉤狀部件的其它同類元件,以突出它們的結構特徵;-圖11為圖10所示元件在鉤狀部件處於打開位置時的透視圖;-圖12-14為根據本發明的安全鉤狀部件的另一個實例;-圖15-17為根據本發明的安全鉤狀部件的又一個實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考附圖,根據本發明的用於鞋類的一種鉤狀部件,其基本結構可歸納為由一個被用來連接到鞋面的預定位置的第一主體,或者叫主體(L),以及一個結合到主體(L)的活動的第二主體(U)構成。例如,下文也將詳述的是,第二主體(U)被連接到第一主體(L),以便第二主體能繞著第一主體(L)旋轉。
參照如附圖中圖1-7所示的實例,主體(L)和活動主體(U)都是由多個元件(1,2)構成圖1-3所示為兩個元件,圖4-6所示為三個元件(1,2)。更準確地說,所述主體(L)由多個用來被連接到一隻鞋鞋面(3)的相應預定位置的元件(1)構成。例如,以整體形成第一主體(L)的所述元件(1),通過被設置在一個孔(10)中的相應的鉚釘或類似裝置,可以被連接到鞋面,其中所述孔(10)對應於所述主體(L)的後部(11),即對應於具有一個用於與鞋面(3)接觸的表面(12)的部分形成於每個上述的元件(1)中。此外,每個形成主體(L)的所述元件(1)也設置有一個基本上為鉤形輪廓的前部(13),所述鉤形輪廓為圓弧狀輪廓,其具有一個大於180°的延伸角度,並且其凹陷部面對著所述表面(12)。例如,利用壓鑄技術,所述元件(1)可被製成一個單件。此外,所述元件(1)可以是孤立的(如圖3和圖6中的實例所示),或者可以被一些小杆(25)連接在一起(如圖2和圖5中的實例所示),所述小杆(25)每兩個一組地將各個後部(11)連接在一起。當然,任何其它把元件(1)連接到鞋面(3)的方法都是適當的。
第二主體(U)由多個元件(2)構成,所述元件類似於形成主體(L)的元件(1),每個元件(2)都設置有一個前部(20)和一個後部(21)。例如,所述元件(2)可以由塑料材料製成,例如尼龍66。每個元件(2)的前部(20)都具有鉤形輪廓,即圓弧狀輪廓,其具有一個大於180°的延伸角度。每個元件(2)的後部(21)具有基本上為直形輪廓。每個形成所述多個鉤狀部件的活動主體(U)的元件(2)其前部(20)的凹陷部,面對著後部(21)縱向展開軸線。對應於連接每個元件(2)的前部(20)和後部(21)的區域(200),設置有一個狹縫(22),其寬度(a)基本上等於每個形成主體(L)的元件(1)的前部(13)的寬度。所述元件(2)的後部(21)每兩個一組地,通過由相同模製材料製成的橋(30)被連接在一起。雙鉤狀部件(如圖1-3所示)要求僅有一個橋(30),因為只有兩個元件(2)要被連接;而三鉤狀部件(如圖4-6所示)要求有兩個橋,因為有三個元件(2)要被連接。
每個所述元件(1,2)當與其它元件(1,2)分離,從單獨的每個元件的輪廓上看,都具有類似於一個問號主體部分那樣的形狀。
每個形成活動主體(U)的元件(2)的前部(20),其外直徑與每個形成主體(L)的元件(1)的前部(13)的內直徑相同。
每個形成主體(L)的元件(1)與一個活動主體(U)的相應元件(2)配成一對,這樣,當活動主體(U)的一個元件(2)的後部(21)位於主體(L)的相應元件(1)的相應部分(11)上時,如圖1和圖4所示,這兩個元件的兩個前部(13,20)在各自的凹陷部相互面對的同時,限定了一個橫向的孔(4),其中系帶(S)穿過所述孔(4)以使鞋麵包緊腳。如圖8中箭頭(E)所示,當通過一根手指施力給任意一個橋(30)而使元件(2)的後部(21)被提起時,元件(2)的所有後部(21)如圖3和圖6所示,相應的前部(20)繞著孔(4)的軸隨之發生相應的旋轉,從而使得孔在一側上打開,這一側恰恰就是鉤狀部件面對著鞋面(3)的那一側,這樣系帶就能從孔(4)中穿出並變得鬆弛。
有利的是,形成活動主體(U)的每個元件(2)的前部(20)的兩側均具有一個突出邊緣(23),此邊緣(23)在所述部分(20)的兩側之間形成了一個槽(24),並且當第二元件(2)繞著孔(4)的軸旋轉時,所述槽(24)能在主體(L)的相應元件(1)的內表面(1 30)上以輕微的摩擦滑動,由此可使旋轉穩定。
還有利的是,所述橋(30)是彎曲的,並且凹陷部面向下方,即面向元件(1)的後部(11),由此允許僅用一根手指就可輕易地打開所述鉤狀部件。
兩個主體(L,U)的組裝如下所述。
每個元件(2)都擱在相應的元件(1)上,以便各個前部(20)的一側置於元件(1)的前部(13)的一側上,並且連接元件(2)的前部和後部的區域(200)置於元件(1)的弧形前部(13)的兩個端部(131,132)之間。然後,一個微小的壓力被施加到每個元件(2)之上,並將其壓向元件(1),由此便於所述每側彎曲,即相應的邊緣(23)彎曲,首先沿著槽(24)的方向彎曲,然後沿著相反的方向彎曲,這樣每個元件(1)的前部(13)的內表面將與相應元件(2)的槽(24)相接觸。最後,通過將元件(1)前部(13)的端部(131)穿過元件(2)的狹縫(22),元件(2)的整個主體繞著所述軸線(b)樞轉。
總之,根據本發明如圖1-7所示構造的一種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是由兩個彼此被接合在一起的主體(L,U)構成的,所述兩個主體(L,U)具有共軸部分(13,20),其中一個主體(L)用於被固定到鞋的鞋面,而另一個主體(U)能繞著共軸部分共同的軸線(b)而旋轉所述主體(U,L)的共軸部分(13,20)彼此配合來限定多個用於穿過系帶的共軸孔(4),所述孔(4)或是完全閉合的,或是在一側打開,這取決於兩個主體(L,U)相互間的角度位置。
參照如附圖12-14所示的結構實例,同樣地,有一個主體(L)和一個活動主體(U),其中主體(L)由多個被連接到一隻鞋的鞋面的預定位置的元件(1)構成(這些元件1可以被連接在一起或者也可被分開),活動主體(U)以樞轉的方式被連接到主體(L),並由多個每兩個一組通過橋(30)被連接在一起的元件(2)構成,所述橋(30)由與元件(2)結構所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製成。關於以上所描述的情況,活動主體(U)通過多個被設置穿過相應元件(1,2)的銷而被連接到固定的主體(L)。更具體地說,頂部的上主體(U)的每個元件(2)都具有兩個杆(202),下固定主體(L)的相應元件(1)的一個配件(101)被插入在這兩個杆(202)之間,並且這兩個元件通過一個銷(204)被結合在一起,所述銷(204)位於所述杆(202)和所述配件(101)之間的一個橫向位置。
此外,形成上主體(U)的所述元件(2)具有一個槽(203),所述槽(203)平行於把元件(2)連接到固定主體(L)的元件(1)的銷,並且槽(203)為系帶提供了一個開放的通道。所述槽(203)位於上活動主體(U)的每個元件(2)的兩個杆(202)之間,並面向著各個元件(1)的後部,由此產生了一個相對於把元件(1)連接到主體(L)的各個銷的後部位置。
圖12-14所示的一種雙鉤狀部件,也可以是一種三鉤狀部件、四鉤狀部件或多鉤狀部件,涉及了閉合位置、打開位置和半開半閉位置,如附圖所示。
有利的是,連接上主體(U)的兩個元件(2)的橋(30)設置有一個用於操作的突出件(30),由此允許僅用一根手指就可進行旋轉。
參照附圖15-17所示的實例,總是有一個主體(L)和一個活動主體(U),其中主體(L)由多個要被固定到一隻鞋的鞋面的預定位置的元件(1)構成(這些元件1可以被連接在一起或者也可被分開),活動主體(U)以樞轉的方式被連接到主體(L),並由多個每兩個一組地通過橋(30)被連接在一起的元件(2)構成,所述橋(30)由與元件(2)結構所用的模製材料相同的材料製成。如第二實例所示,活動主體(U)通過多個被設置穿過相應元件(1,2)的銷而被連接到固定主體(L)。更具體地說,如第二實例所示,上主體(U)的每個元件(2)都具有兩根杆(202),下固定主體(L)的相應元件(1)的一個配件(101)被插入在這兩根杆(202)之間,並且這兩個元件通過一個銷(204)被連接,所述銷(204)位於所述杆(202)和所述配件(101)之間的一個橫向位置。形成上主體(U)的所述元件(2)具有一個槽(203),所述槽(203)平行於把元件(2)連接到固定主體(L)的元件(1)的銷,並且槽(203)為系帶提供了一個開放的通道。所述槽(203)位於上活動主體(U)的每個元件(2)的兩個杆(202)之間,並面向著各個元件(1)的後部,由此產生了一個相對於連接主體(L)的元件(1)的各個銷的較低位置,由於所述杆(202)和所述配件(101)向上延伸,連接銷位於比槽(203)高的位置。
如上述實例所示,當活動主體(U)被提起而高於固定主體(L)時,槽(203)中的系帶被鬆開或釋放,而當活動主體(U)被降低時,槽(203)中的系帶被鎖緊。
以上的描述概括了所提出的多鉤狀部件的安全操作和簡單結構,儘管是多個鉤狀部件,但是當必要時,僅需一次操作就可鬆開或釋放系帶。
實際上,無論形狀、尺寸、元件的配置以及所用材料怎樣,任何情況下執行的細節都能等同地變化,而且不超出所採用方案的構思的參數範圍,因此仍保持在本工業發明專利所教導的限定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用於鞋類系帶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鉤狀部件由第一和第二主體(L,U)構成,其中第一主體(L)用來被固定到一隻鞋的鞋面,並由多個或是連接在一起,或是分開的元件(1)構成;而第二主體(U)相對於第一主體(L)而言是活動的,並由多個每兩個一組地通過橋(30)被連接在一起的元件(2)構成所述元件(1,2)相互配合來限定多個用於系帶(S)的通道(4,203),系帶在所述通道(4,203)中被繫緊或鬆開,這取決於第二主體(U)相對於第一主體(L)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第二主體(U)被製成可繞第一主體(L)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主體(L,U)具有共軸部件(13,20),並且第二主體(U)能繞所述共軸部件共同的軸線(b)旋轉所述主體(U,L)的共軸部件(13,20)相互配合來限定多個用於系帶通過的共軸孔(4),所述孔(4)或是完全閉合,或是在一側打開,這取決於兩個主體(L,U)相互間的角度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分別形成所述第一主體(L)和所述第二主體(U)的所述元件(1,2),通過相應的銷而被結合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系帶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上活動主體(U)的每個元件(2)都具有兩個杆(202),下固定主體(L)的相應元件(1)的一個配件(101)被插入在這兩個杆(202)中間,並且這兩個元件(1,2)通過一個銷被結合在一起,所述銷位於所述杆(202)和所述配件(101)之間的一個橫向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1和5所述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活動主體(U)的每個所述元件(2)都具有一個用於系帶通過的槽(203)。
7.根據權利要求1、5和6所述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槽(203)位於相對於連接元件(2)與主體(L)的相應元件(1)的各個銷的一個後部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5和6所述的鉤狀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槽(203)位於相對於連接元件(2)與主體(L)的相應元件(1)的各個銷的一個較低位置。
全文摘要
用於鞋類系帶的鉤狀部件,由第一和第二主體(L,U)構成,其中第一主體(L)用來被固定到一隻鞋的鞋面,並由多個或是連接在一起,或是分開的元件(1)構成;而第二主體(U)相對於第一主體(L)而言是活動的,並由多個每兩個一組地通過橋(30)被連接在一起的元件(2)構成所述元件(1,2)相互配合來限定多個用於系帶(S)的通道(4,203),系帶在所述通道(4,203)中被繫緊或鬆開,這取決於第二主體(U)相對於第一主體(L)的位置。
文檔編號A43C3/00GK1672608SQ200510056060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23日
發明者A·斯皮內利 申請人:薩米出口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