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口服液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1:46:41 2
專利名稱:烏魚口服液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一種烏魚口服液及其生產工藝,本發明涉及食品類,進一步為營養保健食品。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類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因此近年來營養食品風靡全球,而且營養食品也由化學添加劑進一步發展到直接取自然界,例如取自自然礦產的微量元素以及取自生物界動植物體內的營養物質。中國專利曾公開了多件涉及取自淡水水產的營養食品,例如中國專利一種「生魚精的生產方法(CN1047437)」,該法是用傳統的煎煮法加中藥提取生魚的營養成份並製成食品,由於採用煎煮法,易於破壞魚體的營養成份。中國專利甲魚滋補保健品的製作方法(CN10533497),該發明所提出的方法較生魚精的生產方法更為進步,它是利用番木爪自溶酶來酶解提取,但該法中酶的用量較大,達0.5-1.5%,且酶解時間長達5-9小時,顯然成本較高。此外在市場上有類似水產營養食品出售,例如中華鱉精、中華龜精、長生露、奧林王等口服液,但其製作方法及營養效果未見詳細的報導。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提出一種烏魚口服液及其生產方法,其主要工藝是採用酶分解及鹼處理的兩步水解法,且酶的用量盡為魚肉的1/2000-1/6000,而且反應時間短,較大地改進了水產營養成份的提取工藝。而且臨床試驗表明,其營養保健效果極為顯著且有一定治療作用。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主要是利用胰蛋白酶進行分解,再用14NaOH調節PH值,進一步水解,再加入其它輔料精製而成。
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詳述如下本發明的烏魚口服液是以鱧科烏鱧(ophicephalusargus)為主要原料並以胰蛋白酶兩步分解配以單糖漿和香料製成的口服營養液。製作本發明烏魚口服液的生產工藝如下首先按常規的方法把魚洗淨並去除內臟後在搗碎機中搗碎,再加入適量水使成魚糜;
再把一定量的魚糜置於酶解鍋內,加熱並控溫在40-60℃,邊攪拌邊加入重量為魚糜重量1/2000-1/6000的胰蛋白酶,反應60-90分鐘,再向鍋內置入14NaOH(0.2%NaOH)溶液,調節PH值至7-9,繼續攪拌60-90分鐘後,水解完成,成為含有雜質(碎骨及鱗片等)的蛋白水解液。再把溫度提高到80-100℃後連續加熱10-20分鐘,消除殘留酶和殺菌消毒。
將上述處理過的蛋白水解液粗濾(通常為14目/吋),得粗濾液,在粗濾液中加醋酸調節PH至4-6,再用過濾機精濾(通常為100目/吋),或者用離心機離心後(轉速為5000轉/分)進一步濾除微粒沉澱,得到上清液和沉澱物。
然後把上清液配上適當的輔料即為本發明的烏魚口服液。
上述輔料的最佳配方為,每1000ml上清液加單糖漿100ml和適量香料。所加入的糖可以是蔗糖、蛋白糖或甜菊糖;香料可以是丁香或其它合適的香料。
本發明的烏魚口服液集滋補、保健、醫療為一體的天然動物性營養液,根據湖南醫科大學的測試報告,它具有多種營養成份,臨床試驗表明烏魚口服液具有抗衰老,增強記憶,增強耐力等突出的作用,特別是外傷和手術後傷口癒合具有極好的輔助療效。
權利要求
1.一種烏魚口服液,本發明的特徵為以烏魚糜為原料經酶解和鹼處理兩步分解後的上清液,再配上單糖和香料製成的烏魚口服液。
2.一種烏魚口服液的生產工藝,其特徵為在一個酶解鍋中置一定量的烏魚糜;邊攪拌邊加入重量為魚糜1/2000-1/6000的胰蛋白酶,在溫度40-60℃條件下反應60-90分鐘,再加入14NaOH溶液,調節PH值至7-9,繼續攪拌60-90分鐘後,提高溫度到80-100℃後連續加熱10-20分鐘得到蛋白水解液,該蛋白水解液經粗濾後調節PH為4-6,然後精濾去除雜質,得到上清液和沉澱物;在上述上清液配上輔料成為本發明的烏魚口服液。
全文摘要
烏魚口服液是一種以烏魚為主要原料經酶解和鹼處理配以糖和香精製成的營養保健藥品。其生產工藝為把魚糜在一定溫度下用酶分解和鹼處理成為蛋白水解液後,經粗濾和精濾得到上清液。在上清液中配置適量的單糖和香料,即得具有營養保健作用的口服液。經測試烏魚口服液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手術後及外傷具有較好的癒合作用,還具有抗衰老,增強記憶,提高體力等保健作用。
文檔編號A61K9/08GK1101264SQ9311564
公開日1995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22日
發明者錢名全, 伍運安, 丁德明 申請人: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