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潷水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3 20:31:11 2
一種潷水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潷水器,屬於汙水處理領域,該潷水器包括潷水堰口、排水支管、排水主管、伸縮杆、驅動裝置和控制裝置,伸縮杆由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潷水堰口上設置有撇渣筒,潷水堰口和撇渣筒上分別設置有一排可拆卸的擋泥刷;所述排水支管為2-12根,其相互並列排布,排水支管的一端與潷水堰口連通,另一端與排水主管連通,橫跨排水支管設置有支撐杆,所述伸縮杆的下端與支撐杆中部鉸接,伸縮杆上端固定在機架上。本實用新型的潷水器結構簡單、適用性強、排放效果好。
【專利說明】一種潷水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潷水器。
【背景技術】
[0002]潷水器是SBR (序批式活性汙泥法)工藝採用的定期排除澄清水的設備,它具有能從靜止的池表面將澄清水潷出,而不攪動沉澱,確保出水水質的作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潷水器多為旋轉式潷水器,由潷水堰口、排水支管、排水主管、可進行360°旋轉的迴轉支撐、伸縮杆、驅動裝置、自動控制裝置等組成。工作時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潷水堰口以潷水器底部迴轉支撐中心線為軸向下作變速圓周運動,在此過程中SBR反應池中的上清液將通過潷水堰口流入潷水支管、再經排水主管排出。潷水工作完成後,潷水堰口以潷水器底部的迴轉支撐中心線為軸向上作勻速圓周運動,使潷水堰口停在待機位置,待進水、生化反應、沉澱等工序完成後再進行下一次潷水過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潷水器,其結構簡單、適用性強、排放效果好。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潷水器,包括潷水堰口、排水支管、排水主管、伸縮杆、驅動裝置和控制裝置,伸縮杆由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潷水堰口上設置有撇渣筒,潷水堰口和撇渣筒上分別設置有一排可拆卸的擋泥刷;所述排水支管為2-12根,其相互並列排布,排水支管的一端與潷水堰口連通,另一端與排水主管連通,橫跨排水支管設置有支撐杆,所述伸縮杆的下端與支撐杆中部鉸接,伸縮杆上端固定在機架上。
[0005]所述排水支管為2根,分別與潷水堰口的兩端連通。
[0006]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為:潷水堰口和撇渣筒上分別設置有可拆卸的擋泥刷,解決了當水位較低時,出泥量大的問題,從而減少了設備的維修維護量,同時有利於保證水質達到排放要求。排水支管設置為2-12根,可以根據汙水池的大小進行相應選擇,便於提高排放效率。本潷水器具有很好的適用性,能夠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08]其中,1.潷水堰口,2.排水支管,3.排水主管,4.伸縮杆,5.撇渣筒,6.支撐杆。【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0]如圖1所示,一種潷水器,包括潷水堰口 1、排水支管2、排水主管3、伸縮杆4、驅動裝置和控制裝置,伸縮杆4由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潷水堰口 I上設置有撇渣筒5,撇渣筒5用於撇開上層的泡沫或物渣。潷水堰口 I和撇渣筒5上分別設置有一排可拆卸的擋泥刷,當水位較低時,泥沙會隨清水從潷水堰口 I流出,影響潷水質量,而擋泥刷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設置一排擋泥刷之後,流經擋泥刷的清水中的泥土會被刷下,有效提高排水質量。所述排水支管2為2-12根,其相互並列排布,排水支管2的一端與潷水堰口 I連通,另一端與排水主管3連通,橫跨排水支管2設置有支撐杆6,所述伸縮杆4的下端與支撐杆6中部鉸接,伸縮杆4上端固定在機架上。伸縮杆4通過驅動裝置控制進行伸縮,從而帶動潷水堰口和排水支管的升降。圖1中,排水支管2為2根,分別與潷水堰口 I的兩端連通。若排水支管為12根,則伸縮杆4、以及橫跨排水支管2的支撐杆6應當分別設置為兩根,兩根支撐杆6分別與左邊6根排水支管2和右邊6根排水支管2連接,伸縮杆4下端與支撐杆6中部鉸接。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排水效率,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
1.一種潷水器,包括潷水堰口(I)、排水支管(2)、排水主管(3)、伸縮杆(4)、驅動裝置和控制裝置,伸縮杆(4)由驅動裝置驅動,其特徵在於:所述潷水堰口(I)上設置有撇渣筒(5),潷水堰口(I)和撇渣筒(5)上分別設置有一排可拆卸的擋泥刷;所述排水支管(2)為2-12根,其相互並列排布,排水支管(2)的一端與潷水堰口(I)連通,另一端與排水主管(3)連通,橫跨排水支管(2)設置有支撐杆(6),所述伸縮杆(4)的下端與支撐杆(6)中部鉸接,伸縮杆(4)上端固定在機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潷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水支管(2)為2根,分別與潷水堰口(I)的兩端連通。
【文檔編號】C02F3/12GK203545778SQ201420029449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7日
【發明者】張慧, 侯保良, 梁士誠 申請人:許昌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