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烘乾功能的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20:34: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具有烘乾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在化學產品的生產中,化學原料的攪拌均勻和乾燥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攪拌不均勻和乾燥度不夠會影響化學品的質量。目前的攪拌機在拼混過程中造成粉塵漂浮,導致物料的浪費及環境的汙染,並且沒有烘乾功能,攪拌出的化學原料還需要烘乾,增加了工作量,因此攪拌機的攪拌不均勻、汙染環境和功能單一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的攪拌機攪拌不均勻、汙染環境和功能單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烘乾功能的攪拌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烘乾功能的攪拌裝置,包括支架、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支架上方設置有空壓機、攪拌箱和吸料機,所述空壓機和攪拌箱之間設置有第一通氣管道,所述第一通氣管道上方設有進料口,所述第一通氣管道內設置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與攪拌箱連接,所述攪拌箱上方設置有電機和吸氣機,所述攪拌箱內設置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和電機連接,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下方設置有固定座,所述攪拌箱與吸料機連接,所述吸料機上設置有出料口,所述支架內設置有冷幹機和空氣加熱器,所述冷幹機分別連接空壓機和空氣加熱器。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出氣孔,用於向化學原料吹加熱後的空氣。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空氣加熱器上設置有第二通氣管,所述第二通氣管向上延伸至攪拌軸內,用於向攪拌軸內傳輸加熱後的空氣。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進料口的數量至少為2個,2種以上的化學原料可以同時進入第一通氣管道。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攪拌箱上方設置有溫度測量裝置,用於測量攪拌箱內的溫度。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為:所述攪拌葉片上設置有加熱塊,用於對化學原料的乾燥,增加乾燥效果。
有益效果: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烘乾功能的攪拌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化學原料從進料口加入,壓縮的氣體會把2種以上的化學原料吹過過濾網到攪拌箱中,實現對化學原料的過濾功能,同時也具有混合功能。攪拌箱中設有攪拌軸,在電機的帶動下進行攪拌,攪拌箱上方設吸氣機,用於吸攪拌箱中的水蒸氣,攪拌軸上出氣孔,在攪拌過程中向化學原料吹加熱後的空氣,對化學原料進行烘乾。攪拌軸設置有攪拌葉片,攪拌葉片上設置有加熱塊,對化學原料再次烘乾,增加烘乾的效果,攪拌箱是封閉式,減少環境汙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烘乾功能的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空壓機,2-進料口,3-過濾器,4-吸氣機,5-電機,6-攪拌軸,7-攪拌箱,8-出氣孔,9-攪拌葉片,10-第一通氣管道,11-固定座,12-吸料機,13-出料口,14-支架,15-空氣加熱器,16-冷幹機,17-第二通氣管道,18-溫度測量裝置,19-加熱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具有烘乾功能的攪拌裝置,包括支架14、進料口2和出料口13,支架14上方設置有空壓機1、攪拌箱7和吸料機12,空壓機1和攪拌箱7之間設置有第一通氣管道10,第一通氣管道10上方設有進料口2,第一通氣管道10內設置有過濾器3,過濾器3與攪拌箱7連接,攪拌箱7上方設置有電機5和吸氣機4,攪拌箱7內設置有攪拌軸6,攪拌軸6和電機5連接,攪拌軸6上設置有攪拌葉片9,攪拌軸6下方設置有固定座11,攪拌箱7與吸料機12連接,吸料機12上設置有出料口13,支架14內設置有冷幹機16和空氣加熱器15,冷幹機16分別連接空壓機1和空氣加熱器15。
其中,攪拌軸6上設置有出氣孔8,用於向化學原料吹加熱後的空氣。
其中,空氣加熱器15上設置有第二通氣管17,第二通氣管17向上延伸至攪拌軸6內,用於向攪拌軸內傳輸加熱後的空氣。
其中,進料口2的數量至少為2個,2種以上的化學原料可以同時進入第一通氣管道10。
其中,攪拌箱7上方設置有溫度測量裝置18,用於測量攪拌箱內的溫度。
其中,攪拌葉片9上設置有加熱塊19,用於對化學原料的乾燥,增加烘乾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有烘乾功能的攪拌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化學原料從進料口加入,壓縮的氣體會把2種以上的化學原料吹過過濾網到攪拌箱中,實現對化學原料的過濾功能,同時也具有混合功能。攪拌箱中設有攪拌軸,在電機的帶動下進行攪拌,攪拌箱上方設吸氣機,用於吸攪拌箱中的水蒸氣,攪拌軸上出氣孔,在攪拌過程中向化學原料吹加熱後的空氣,對化學原料進行烘乾。攪拌軸設置有攪拌葉片,攪拌葉片上設置有加熱塊,對化學原料再次烘乾,增加烘乾的效果,攪拌箱是封閉式,減少環境汙染。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