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1:45:26 4
專利名稱: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特別是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
技術背景為滿足人們日益增多的需求,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全面,而具有音樂功能 的手機能使用戶方便地隨時隨地欣賞音樂,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手機中一般設有振動馬達,當手機設定為振動模式時可以根據通話接收 或鬧鐘設定等而驅動振動馬達並產生一定強度的振動。在能用手機聽音樂的 同時,若能根據音樂產生振動,則能更動感地帶給用戶更真實的現場音樂體驗。中國專利CN1953480A公開了一種具備振動音響輸出功能的通信終端及 其工作方法。該通信終端包括多個揚聲器、多個振動馬達、音樂播放部和控 制部,其中音樂播放部將輸出信號輸出到揚聲器或振動馬達,控制部根據設 定的播放模式選擇性地驅動上述揚聲器或振動馬達,這樣該通信終端利用多 個振動馬達根據播放音樂的強度而產生不同強度的振動,給用戶提供播放音 樂的真實感。但是現有的手機產生的振動均是靠手機內部焊接在手機板上的 振動馬達產生的,故手機僅能隨音樂的播放由內部振動馬達的振動產生整體 性的振動而不能使某些部位跳動。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手機僅能由內部振動馬達的振動而產生 整體性振動而不能使某些部位跳動的問題,提供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該 手機能根據所播放的音樂使得手機的某些部位振動幅度加大,從而使得手機 的這些部位產生跳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該手機包括音樂播放器、揚 聲器、控制器和振動馬達,音樂播放器的輸出端連接控制器的輸入端和揚聲 器的輸入端,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振動馬達的驅動端,其中,該手機還包括 觸球,該觸球嵌入到手機外殼中且突出於手機外殼外表面,振動馬達與觸球 位於外殼內的部分相接觸。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該手機由於採用控制器根據 手機所播放的音樂的音量、頻率等信息發出控制信號給振動馬達,驅動振動 馬達振動,振動馬達帶動與其接觸的觸球的振動,由於觸球是嵌入在手機外 殼且突出於手機外殼外表面的,這樣就增加了正在振動的觸球所在部位的振 動幅度,從而實現了手機根據音樂產生不同部位的跳動,產生了隨音樂跳動 的效果,相比於現有技術,能給用戶提供更動感的現場音樂感受。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的組成框圖;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的觸球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該手機10包 括外殼、音樂播放器4、揚聲器5、控制器3和振動馬達2,音樂播放器4、 揚聲器5、控制器3和振動馬達2均位於外殼內,音樂播放器4的輸出端連 接控制器3的輸入端和揚聲器5的輸入端,控制器3的輸出端連接振動馬達 2的驅動端,其中,所述手機10還包括觸球1,該觸球l嵌入到外殼中且突 出於外殼外表面,振動馬達2與觸球1的位於外殼內的部分相接觸。為使手機10上觸球1所在部位的跳動較明顯,觸球1的材料可以選用彈性材料,如橡膠,形狀可以為橢球體或球體等。觸球l的大小可以根據手機10的大小設置成不同的大小,優選為半徑0.3cm-0.7cm的球體,如為半徑 為0.5cm的球體。觸球1突出於外殼外表面的部分的體積優選為整個觸球1 體積的1/4至3/5,觸球1位於手機外殼內部的部分與位於其附近的振動馬 達2緊貼。振動馬達2和觸球1可以均為多個,每個振動馬達2與至少一個觸球1 的位於外殼內的部分相接觸。多個觸球1可以分為多個組,多個振動馬達2 分別與不同組中的觸球1相接觸。 一般來說,振動馬達2和觸球1的數目可 以相同,每個振動馬達2分別與不同的觸球1相接觸。手機具有鍵盤、顯示屏等的一面為手機正面,相對的一面為手機背面, 為避開手機正面的鍵盤、顯示屏等,觸球1可以嵌入手機背面的外殼,振動 馬達2可以位於手機背面的外殼的內部。所述手機10可以為直板型、滑蓋型、翻蓋型等任何類型的能播放音樂 的手機。手機10所包括的音樂播放器4用來播放音樂,並將所播放的音頻 信號輸出到控制器3和揚聲器5。音樂播放器4採用的晶片可以採用本領域 技術人員所公知的任何可用於手機中進行音樂播放的晶片。所述控制器3根據音樂播放器4輸出的音頻信號得到音頻信號的各種信 息,如頻率、強度等,並根據這些信息生成不同的控制信號來驅動所連接的 振動馬達2中的一個或多個產生不同的振動。例如,音頻信號為高音和低音 可以發出控制信號分別驅動不同的振動馬達2產生振動,且該控制信號還能 根據音頻信號的頻率、強度等信息使振動馬達2產生特定頻率、幅度的振動。振動馬達2可以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任何可置於手機10中的馬 達,如扁平馬達、圓柱馬達、圓筒馬達等。振動馬達2根據控制器3輸出的 不同的控制信號產生不同頻率和幅度的振動,並且帶動所接觸的一個或多個 觸球1按不同的頻率和幅度振動,這樣就增加了手機IO上正在振動的觸球1所在的部位的振動幅度,從而可以看到手機10的該部位產生了跳動。振動馬達2和觸球1的數目優選為4個,如圖2所示,4個觸球1分別 嵌在手機背面的外殼的四個角上,4個振動馬達2分別對應地位於手機背面 的外殼內部的四個角上並分別與對應的觸球1相接觸。在控制器3中可以用 軟體設置使不同的音頻信號信息來驅動不同的觸球1所接觸的振動馬達2振 動,以使不同的觸球l的振動代表不同的含義。比如可以在控制器3中以軟 件設置在低音區域輸出的控制信號驅動與上面兩個觸球1中的一個相連接的 振動馬達2振動,在高音區域輸出的控制信號驅動與下面兩個觸球l中的一 個相連接的振動馬達2振動,且左右觸球1的振動切換代表音節的切換。另 外每個振動馬達2所控制的觸球1振動的幅度和頻率分別代表音量的大小和 音頻信號的頻率,音量越大,觸球1振動幅度就越大,音頻信號的頻率越大, 觸球1的振動頻率越大。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10時,將具有觸球1的 一面放到桌面上,只要使音樂播放器4開始播放音樂,就能看到手機10的 不同部位隨著音樂的旋律而跳動了。
權利要求1.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該手機(10)包括外殼、音樂播放器(4)、揚聲器(5)、控制器(3)和振動馬達(2),音樂播放器(4)、揚聲器(5)、控制器(3)和振動馬達(2)均位於外殼內,音樂播放器(4)的輸出端連接控制器(3)的輸入端和揚聲器(5)的輸入端,控制器(3)的輸出端連接振動馬達(2)的驅動端,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機(10)還包括觸球(1),該觸球(1)嵌入到外殼中且突出於外殼外表面,振動馬達(2)與觸球(1)的位於外殼內的部分相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觸球 (1)突出於外殼外表面的部分的體積為該觸球(1)體積的1/4至3/5。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 觸球(1)為橢球體或球體。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觸球(1) 為半徑0.3cm至0.7cm的球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振動馬達(2) 和觸球(1)均為多個,每個振動馬達(2)與至少一個觸球(1)的位 於外殼內的部分相接觸。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多個觸球 (1)分為多個組,多個振動馬達(2)分別與不同組中的觸球(1)相接觸。
7. 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 振動馬達(2)和觸球(1)的數目相同,每個振動馬達(2)分別與不同的觸球(1)相接觸。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觸球(1)嵌入手機背面的外殼中,振動馬達(2)位於手機背面的外殼的內部。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 振動馬達(2)和觸球(1)的數目均為4個,4個觸球(1)分別嵌在手機背 面的外殼的四個角上,4個振動馬達(2)分別對應地位於手機背面的外殼內 部的四個角上並分別與對應的觸球(1)相接觸。
專利摘要提供了一種隨音樂跳動的手機,該手機(10)包括外殼、音樂播放器(4)、揚聲器(5)、控制器(3)和振動馬達(2),音樂播放器(4)、揚聲器(5)、控制器(3)和振動馬達(2)均位於外殼內,音樂播放器(4)的輸出端連接控制器(3)的輸入端和揚聲器(5)的輸入端,控制器(3)的輸出端連接振動馬達(2)的驅動端,其中,所述手機(10)還包括觸球(1),該觸球(1)嵌入到外殼中且突出於外殼外表面,振動馬達(2)與觸球(1)的位於外殼內的部分相接觸。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隨音樂跳動的手機能夠隨著音樂的播放產生不同部位的跳動,能夠給人們以更直觀的音樂播放的真實感。
文檔編號H04M1/02GK201123025SQ20072031010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30日
發明者星 張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