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4:51:01 1
專利名稱: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起重機起升系統增加新型配重機構,屬於起重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有些傳統的起重機,如貨櫃橋式起重機、龍門起重機和橋式抓斗卸船機,
起吊貨物與否所需功率差別很大;且由於配備的吊具(抓斗)重量較大,起重 機在起吊貨物時,吊具(抓斗)也同時起吊,又耗去一定的功率。因此設備起 升驅動機構功率增強,造價增高,設備運轉能耗增大,用戶的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為降低起重機起升功率,同時抵消提升吊具(抓斗)所做的無用功,本發 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在傳統起重機起升機構上增加配重系統,
方案包括了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一和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 二。該方案有效地降低起重機起升機構的工作負荷,較大地減少了設備造價和 日常運營能耗,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本說明書共有5個附圖
圖l: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一示意圖2: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一起升與配重鋼絲繩纏繞方案示意圖; 圖3: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二示意圖4、 5:三種典型的起重機機型的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示意圖
圖1中,1.吊具,2.起升鋼絲繩,3.配重,4.配重鋼絲繩,5.鋼絲繩巻筒,
6.定滑輪,7.定滑輪;
圖2中,l.配重鋼絲繩,2.配重鋼絲繩固定點,3.起升鋼絲繩,4.起升鋼
絲繩固定點,5.鋼絲繩巻筒,6.鋼絲繩巻筒支撐座;
圖3中,l.起升小車軌道梁端部固定點,2.起升小車軌道梁,3.起升小車, 4.吊具,5.配重鋼絲繩,6.配重,7.定滑輪,8.定滑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1、 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一在圖1中,起升鋼絲繩(2)從鋼絲 繩巻筒(5)出來,繞過定滑輪(6),連接吊具(1),負責起吊貨物;配重絲繩
(4)從鋼絲繩巻筒(5)出來,繞過定滑輪(7),連接配重(3),起到平衡貨 物(及吊具)重量的作用。
圖2為本配重系統起升與配重鋼絲繩纏繞方案示意圖。在圖2中,鋼絲繩 巻筒(5)通過鋼絲繩巻筒支撐座(6)固定在起重機上;鋼絲繩巻筒(5)上設有 起升鋼絲繩固定點(4).和配重鋼絲繩固定點(2),兩點之間距離為起升鋼絲繩 (3)在鋼絲繩巻筒(5)最大纏繞行程加設定(如4個)的繩槽數;起升鋼絲 繩(3) —端固定起升鋼絲繩固定點(4)中,並從該點開始,順著鋼絲繩巻筒 繩槽纏繞,後伸出連接吊具;配重鋼絲繩(3) —端固定在配重鋼絲繩固定點(2) 中,並從該點開始,順著鋼絲繩巻筒繩槽纏繞,至與起升繩間保留設定(如2 個)空繩槽數的位置,伸出連接配重。本纏繞方案使起升與配重鋼絲繩在同一 l'岡絲繩巻筒上的纏繞方向相反,在鋼絲繩巻筒轉動中一進一退,始終保留固定 空繩槽數,達到基本共用同段繩槽的設計。
2、 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二在圖3中,配重鋼絲繩(5) —端固 定在起升小車軌道梁端部固定點(1)上,繞過固定在起升小車(1)上的滑輪, 又繞過固定在吊具(3)上的滑輪,再繞過固定在起升小車(1)上的滑輪,經 過起升小車軌道梁(2)上的定滑輪(8),到起重機上定滑輪(7),連接配重(6), 起到平衡吊具重量的作用。本方案解決了起重機小車行走時配重系統鋼絲繩自 動補償問題,使配重升降只與吊具升降距離相關,與小車行走距離無關。
3、 配重布置方案配重布置的位置選擇在安全可靠的位置,根據具體的設 備而確定。圖4、 5是三種典型的起重機機型的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示意圖, 圖4為橋式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示意圖,配重位置在陸側立柱之間合 適的位置上,圖5為典型的龍門起重機和行車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示意圖, 配重可根據需要選擇在軌道梁任何一端部安全位置上。配重重量和鋼絲繩倍率 可根據吊具的具體情況及配重行程進行設計。
權利要求
1、起重機增加起升機構配重系統,利用配重平衡貨物和吊具重量,減少起重機起升機構工作負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系統,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一為配重鋼絲繩直接作用在起升機構鋼絲繩巻筒上的方案鋼絲繩巻筒設有起升鋼絲 繩固定點和配重鋼絲繩固定點,兩點之間距離為起升鋼絲繩在鋼絲繩巻筒最大 纏繞行程加設定(如4個)的繩槽數;起升鋼絲繩一端固定起升鋼絲繩固定點 中,並從該點開始,順著鋼絲繩巻筒繩槽纏繞,後伸出連接吊具;配重鋼絲繩一端固定在配重鋼絲繩固定點中,並從該點開始,順著鋼絲繩巻筒繩槽纏繞,至與起升繩間保留設定.(如2個)空繩槽數的位置,伸出連接配重。本纏繞方案使起升與配重鋼絲繩在同一鋼絲繩巻筒上的纏繞方向相反,在鋼絲繩巻筒轉 動中一進一退,始終保留固定空繩槽數,達到基本共用同段繩槽的設計。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系統,起重機起升機構配重系統方案二為配 重鋼絲繩直接作用在吊具上的方案配重鋼絲繩一端固定在起升小車軌道梁端部固定點上,繞過固定在起升小車上的滑輪,又繞過固定在吊具上的滑輪,再 繞過固定在起升小車上的滑輪,經過起升小車軌道梁上的定滑輪,到起重機上 定滑輪,連接配重,起到平衡吊具重量的作用。本方案解決了起重機小車行走 時配重系統鋼絲繩自動補償問題,使配重升降只與吊具升降距離相關,與小車行 走距離無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在傳統起重機起升機構上增加配重系統。方案一在鋼絲繩捲筒(5)上,起升鋼絲繩(3)一端固定在起升鋼絲繩固定點(4)中,並從該點開始,順著鋼絲繩捲筒繩槽纏繞,後伸出連接吊具;配重鋼絲繩(1)一端固定在配重鋼絲繩固定點(2)中,並從該點開始,順著鋼絲繩捲筒繩槽纏繞,至與起升繩間保留設定(如2個)空繩槽數的位置,伸出連接配重。本纏繞方案使起升與配重鋼絲繩在同一鋼絲繩捲筒上的纏繞方向相反,在鋼絲繩捲筒轉動中一進一退,兩繩之間始終保留固定空繩槽數,達到基本共用同段繩槽的設計。方案二為吊具增加配重的方案,使起重機小車行走中配重系統鋼絲繩自動補償,配重升降只與吊具升降距離相關,與小車行走距離無關。
文檔編號B66C13/00GK101391724SQ200710147488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7日
發明者廖鴻涵 申請人:廖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