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與流程
2023-05-15 00:09:51
本發明屬於油田酸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各個油田進入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後期階段,使得油氣的開採難度逐漸增大,酸化工藝作為提高油氣產量的重要手段,酸化是利用酸液對巖石膠結物或底層孔隙、裂縫內堵塞物的溶解和溶蝕作用,恢復或提高氣層滲透性,實現油氣井增產的技術措施。轉向酸是酸化工藝中最常用的幾種酸液體系之一,在目前轉向酸體系的應用過程中,由於高溫井比例較大,而在用的緩蝕劑普遍不能耐高溫,同時存在長效性差及地層流失嚴重等問題,尤其在殘酸液返排時,鋼材表面被嚴重腐蝕,給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並導致環境汙染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保證轉向酸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油管和套管的腐蝕降到最低。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所述緩蝕劑由緩蝕劑主劑、緩蝕增效劑、助溶劑和溶劑復配而成。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蝕劑主劑為環己酮、苯胺和多聚甲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蝕增效劑為丙炔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助溶劑為異丙醇、甲醯胺和平平加。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溶劑為甲醇。
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環己酮、苯胺和多聚甲醛按1:1:1的摩爾質量,在110℃下反應8小時,得到紅棕色透明液體,即為緩蝕劑主劑;
b、將50%-70%緩蝕劑主劑、7%-10%丙炔醇、5%-10%甲醯胺、2%-5%異丙醇、10%-14%平平加和6%-10%甲醇混合即可得到所述酸化緩蝕劑。
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的應用,將其應用於高溫轉向酸體系,具體如下:
將製備好的酸化緩蝕劑按2%的重量比加入到20%HCl濃度的酸液中,在溫度140℃、壓力16MPa和轉速60r/min的條件下反應4h,使得試件的腐蝕速率為49.4g/m2·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1、本產品相對於普通緩蝕劑,具有對轉向酸體系的針對設計,在轉向酸腐蝕速率滿足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不影響轉向酸的轉向性能;
2、抗高溫性能強,能夠滿足140℃條件的高溫井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所述緩蝕劑由緩蝕劑主劑、緩蝕增效劑、助溶劑和溶劑復配而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緩蝕劑主劑為環己酮、苯胺和多聚甲醛。
本實施例中,所述緩蝕增效劑為丙炔醇。
本實施例中,所述助溶劑為異丙醇、甲醯胺和平平加。
本實施例中,所述溶劑為甲醇。
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環己酮、苯胺和多聚甲醛按1:1:1的摩爾質量,在110℃下反應8小時,得到紅棕色透明液體,即為緩蝕劑主劑;
步驟二、將50%-70%緩蝕劑主劑、7%-10%丙炔醇、5%-10%甲醯胺、2%-5%異丙醇、10%-14%平平加和6%-10%甲醇混合即可得到所述酸化緩蝕劑。
一種轉向酸體系中使用的酸化緩蝕劑的應用,將其應用於高溫轉向酸體系,具體如下:
將製備好的酸化緩蝕劑按2%的重量比加入到20%HCl濃度的酸液中,在溫度140℃、壓力16Mpa和轉速60r/min的條件下反應4h,使得試件的腐蝕速率為49.4g/m2·h。
本發明相對於普通緩蝕劑,具有對轉向酸體系的針對設計,在轉向酸腐蝕速率滿足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不影響轉向酸的轉向性能;抗高溫性能強,能夠滿足140℃條件的高溫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