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1:18:06 1
本發明屬於汽車部件技術研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及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汽車發動機的震動和噪音已經成為衡量汽車鑄造技術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另一方面,隨著汽車車速的不斷提高,對發動機動力作用急劇增加,引起發動機部分的元件產生劇烈的磨損,汽車各部位對抗震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通常採用的辦法是橡膠減震器,其在汽車上的應用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對其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對於汽車方面,特別是對於汽車發動機用的減震橡膠製品,要求其優越的減震性能、延展性能、抗疲勞性能。但是目前很多的減震塊橡膠的減震性能、耐久性能都不理想,如果減震塊橡膠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影響到鐵路的正常運行由於工作的特殊環境,對汽車氣發動機減震塊的各項性能均提出較高要求。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及生產方法,具有優異的減震性能、延展性能、抗疲勞性能且具有較強的彈性。本發明的方案如下: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生產所得:聚氨酯橡膠90-110份、順丁橡膠30-44份、陶瓷纖維與聚醯亞胺纖維聚合物10-15份、石墨粉10-16份、苯二異辛酯12-18份、硬脂酸鋅1-3份、聚苯乙烯4-8份、松香甘油脂4-8份、納米矽溶膠1-3份、甲基乙氧基矽油2-6份、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2-5份、高耐磨炭黑5-8份、填充料8-14份、硫化劑bp型3-8份、抗老劑4020型1-3份、強化劑1-6份。進一步,所所述陶瓷纖維與聚醯亞胺纖維質量比為3-8:10-25。進一步,所述的強化劑為硫代二丙酸雙十二烷酯、乙烯基磺酸鈉、改性石蠟與二甘醇,質量比為0.4-0.8:0.5-0.9:0.5-1.4:10-20。進一步,上述改性石蠟的製備方法為:將石蠟加熱至80-90℃熔化,然後在攪拌下向石蠟中加入交聯劑氯乙烯和助催化劑聚丙烯醯胺,然後在100-150℃通入氧氣下反應10-24小時,反應後冷卻,得到改性石蠟。進一步,所述的填充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混合而成:陶土50-60%、重晶石粉2-4%、鉛粉6-10%、鐵粉1-2%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的生產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聚氨酯橡膠、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85℃並進行過濾;將所述陶瓷纖維與聚醯亞胺纖維按質量比配置後全面混合併充分反應,在不低於120℃保溫環境下反應2h以上;將合成橡膠和製得的的聚合物在90℃時按照質量分數加人其他輔料,10-30min後加入抗老劑4020型、強化劑,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本發明的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通過添加陶瓷纖維與聚醯亞胺纖維聚合物,一方面提高纖維活性,使合成橡膠具有優越的減震性和熱穩定性,與石墨粉、聚苯乙烯互相作用,增強他們的耐磨性能和彈性;另外產品中加入強化劑,改性石蠟和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高耐磨炭黑使得產品具有高耐磨性、高彈性和良好的耐老化性能等;通過添加苯二異辛酯、松香甘油脂、填充料進一步增加加產品的韌性和減震性,改善產品的衝擊性能。本發明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主要以聚氨酯橡膠、氟橡膠為原料,加入特定功能的輔料,製得的減震塊在屈撓性大、震動性大、摩擦性大,全天候使用的情況下,表現出優越的減震性能、延展性能、抗疲勞性能,使用壽命延長且具有較強的彈性。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改性石蠟的製備將48kg石蠟加熱至90℃熔化,然後在攪拌下向石蠟中加入5.9kg交聯劑氯乙烯和助催化劑3.8kg聚丙烯醯胺,然後在140℃通入氧氣下反應24小時,反應後冷卻,得到改性石蠟。實施例2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將90kg聚氨酯橡膠、30kg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並進行過濾;將3kg陶瓷纖維與10kg的聚醯亞胺纖維全面混合併充分反應,在不低於120℃保溫環境下反應2h以上;將合成橡膠和製得的的聚合物在90℃時,加入石墨粉10kg份、苯二異辛酯12kg、硬脂酸鋅1kg、聚苯乙烯4kg、松香甘油脂4kg、納米矽溶膠1kg、甲基乙氧基矽油2kg、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2kg、高耐磨炭黑5kg、填充料8kg,30min後加入1kg抗老劑4020型、硫代二丙酸雙十二烷酯0.4kg、乙烯基磺酸鈉0.5kg、改性石蠟0.5kg與二甘醇10kg,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實施例3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將110kg聚氨酯橡膠、44kg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並進行過濾;將8kg陶瓷纖維與25kg的聚醯亞胺纖維全面混合併充分反應,在不低於120℃保溫環境下反應2h以上;將合成橡膠和製得的的聚合物在90℃時,加入石墨粉16kg、苯二異辛酯18kg、硬脂酸鋅3kg、聚苯乙烯8kg、松香甘油脂8kg、納米矽溶膠3kg、甲基乙氧基矽油6kg、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5kg、高耐磨炭黑8kg、填充料14kg、硫化劑bp型8kg,30min後加入抗老劑4020型3kg、硫代二丙酸雙十二烷酯0.8kg、乙烯基磺酸鈉0.9kg、改性石蠟1.4kg與二甘醇20kg,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實施例4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將100kg聚氨酯橡膠、38kg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並進行過濾;將5kg陶瓷纖維與15kg的聚醯亞胺纖維全面混合併充分反應,在不低於120℃保溫環境下反應2h以上;將合成橡膠和製得的的聚合物在90℃時,加入石墨粉13kg、苯二異辛酯15kg、硬脂酸鋅2kg、聚苯乙烯6kg、松香甘油脂6kg、納米矽溶膠2kg、甲基乙氧基矽油4kg、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3kg、高耐磨炭黑6kg、填充料10kg、硫化劑bp型5kg,30min後加入抗老劑4020型2kg、硫代二丙酸雙十二烷酯0.6kg、乙烯基磺酸鈉0.7kg、改性石蠟1.1kg與二甘醇15kg,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對比例1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將100kg聚氨酯橡膠、38kg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並進行過濾;然後加入石墨粉13kg、聚苯乙烯6kg、苯二異辛酯15kg、硬脂酸鋅2kg、松香甘油脂6kg、納米矽溶膠2kg、甲基乙氧基矽油4kg、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3kg、高耐磨炭黑6kg、填充料10kg、硫化劑bp型5kg,30min後加入抗老劑4020型2kg、硫代二丙酸雙十二烷酯0.6kg、乙烯基磺酸鈉0.7kg、改性石蠟1.1kg與二甘醇15kg,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對比例2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將100kg聚氨酯橡膠、38kg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並進行過濾;將5kg陶瓷纖維與15kg的聚醯亞胺纖維全面混合併充分反應,在不低於120℃保溫環境下反應2h以上;將合成橡膠和製得的的聚合物在90℃時,加入苯二異辛酯15kg、硬脂酸鋅2kg、松香甘油脂6kg、納米矽溶膠2kg、甲基乙氧基矽油4kg、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3kg、高耐磨炭黑6kg、填充料10kg、硫化劑bp型5kg,30min後加入抗老劑4020型2kg、硫代二丙酸雙十二烷酯0.6kg、乙烯基磺酸鈉0.7kg、改性石蠟1.1kg與二甘醇15kg,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對比例3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將100kg聚氨酯橡膠、38kg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並進行過濾;將5kg陶瓷纖維與15kg的聚醯亞胺纖維全面混合併充分反應,在不低於120℃保溫環境下反應2h以上;將合成橡膠和製得的的聚合物在90℃時,加入石墨粉13kg、苯二異辛酯15kg、硬脂酸鋅2kg、聚苯乙烯6kg、松香甘油脂6kg、納米矽溶膠2kg、甲基乙氧基矽油4kg、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3kg、高耐磨炭黑6kg、填充料10kg、硫化劑bp型5kg,30min後加入抗老劑4020型2kg,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對比例4一種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將100kg聚氨酯橡膠、38kg順丁橡膠放入密煉機內,通過密煉機合成橡膠,混煉溫度為80℃並進行過濾;將5kg陶瓷纖維與15kg的聚醯亞胺纖維全面混合併充分反應,在不低於120℃保溫環境下反應2h以上;將合成橡膠和製得的的聚合物在90℃時,加入石墨粉13kg、苯二異辛酯15kg、硬脂酸鋅2kg、聚苯乙烯6kg、松香甘油脂6kg、納米矽溶膠2kg、甲基乙氧基矽油4kg、亞乙烯基六氟化鈷聚乙烯纖維3kg、高耐磨炭黑6kg、填充料10kg、硫化劑bp型5kg,30min後加入抗老劑4020型2kg、改性石蠟1.1kg,持續反應20min以後,完成並出料即可。對實施例2-4、對比例1-4所得的汽車發動機用橡膠減震塊進行性能測試,具體結果見下表: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對比例1對比例2對比例3對比例4市購普通橡膠減震塊硬度irhd5555545354545350拉斷伸長率(100%)386372380376352336345250-300拉伸強度(mpa)37.738.539.436.535.433.934.825-30疲勞性能(萬次)41.541.942.539.740.538.939.535-37所有上述的首要實施這一智慧財產權,並沒有設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實施這種新產品和新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利用這一重要信息,上述內容修改,以實現類似的執行情況。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於本發明新產品屬於保留的權利。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