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直徑薄壁鋼護筒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6:49:01 1
一種大直徑薄壁鋼護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直徑薄壁鋼護筒,包括一筒體,所述筒體的外表面上,沿筒體縱向,焊接有至少6條等距分布的縱肋,沿筒體的周向,每隔不超過2米焊接有一道環繞筒體的環肋。沿所述筒體最下部一道環肋的下緣,焊接有一圈楔形塊。本實用新型可減小鋼護筒壁厚,從而降低成本,同時能保證施工對鋼護筒的強度、剛度、穩定性的要求。
【專利說明】ー種大直徑薄壁鋼護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橋梁施工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水中樁基鑽孔施工所用的鋼護筒。【背景技術】
[0002]在橋梁施工領域,鋼護筒的主要功能是為水上鑽機平臺提供支撐、為鑽機導向、為鑽孔護壁,並作為樁基混凝土灌注成型的容器。目前水中樁基鑽孔施工所採用的大直徑(D ^ 2.5m)鋼護筒,普遍採用壁厚S 2cm的鋼板捲曲後焊接而成,這種鋼護筒由於壁厚較厚,導致鋼材用量大,同時由於其自重較重,施工時對起重設備的要求也較高,増加了施工成本。但如果單純降低鋼護筒的壁厚,又無法保證施工中對鋼護筒自身的強度、剛度、穩定性等功能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ー種既能滿足施工所需的強度、剛度、穩定性要求,又經濟適用的大直徑鋼護筒。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ー種大直徑薄壁鋼護筒,包括一筒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的外表面上,沿筒體縱向,焊接有至少6條等距分布的縱肋,沿筒體的周向,每隔不超過2米焊接有一道環繞筒體的環肋。
[0006]沿所述筒體最下部一道環肋的下緣,焊接有ー圈楔形塊。
[0007]本實用新型是將常規鋼護筒結構形式改良,在其表面增加環肋及豎肋,因此可在減小鋼護筒壁厚的情況下,保證 施工對鋼護筒的強度、剛度、穩定性的要求。本實用新型可將常規鋼護筒的S 2cm壁厚改為S 1.2cm,從而極大的降低成本,特別是鋼護筒在現場整根拼裝完成後,對浮吊起重能力的要求有極大的降低,尤其適合在淺覆蓋層、普通水域的施工環境。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橫截面示意圖
[0010]圖3是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主要顯示楔形塊的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大直徑薄壁鋼護筒,包括以筒體1,筒體I的外表面上,沿筒體縱向,焊接有至少6條等距分布的縱肋2,沿筒體的周向,每隔不超過2米焊接有一道環繞筒體的環肋3。
[001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時,可沿所述筒體最下部一道環肋3的下緣,焊接ー圈楔形塊4。楔形塊4的尖頭朝下,施工時可減小鋼護筒入土時的阻力。圖3可以更清楚看到楔形塊4的結構。
[0013]本實用新型由於在筒體I上増加了縱肋2及環肋3,可將常規鋼護筒的8 2cm壁厚改為S 1.2cm,從而極大的降低成本。
[0014]以下通過本實用新型ー個具體實施例的製作方法,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0015](I)、先採用卷板機將6mX 1.5mX 6 1.2cm的Q235鋼板製作成直徑3.3m圓筒體,並對豎向拼縫雙面滿焊。由於S 1.2cm鋼板在捲曲過程中剛度不足會出現嚴重變形的情況,可在頂ロ與底ロ採用十字撐做輔助結構,筒體成型後,採用提前預製加工的縱肋及環肋,分別沿筒體縱向和周向進行焊接安裝。縱肋及環肋可採用[10的型材,焊接時槽ロ朝內。
[0016](2)、鋼護筒在卷板機加工成型後長度為1.5m,將多個鋼護筒採用靠模法拼接,逐條雙面滿焊橫向拼縫,累計長度達9m或12m。
[0017](3)、沿薄壁鋼護筒底部最下一道環肋下邊緣,採用鋼板焊接ー圈楔形塊,楔形塊的尖頭朝下,從而形成導向,並減小施工入土時環肋給鋼護筒帶來的入土阻力。
[0018]為防止薄壁鋼護筒在現場振打時的護筒頂ロ及入土時的護筒底ロ變形,在上述薄壁鋼護筒加工完成後,可在其頂ロ及底ロ分別焊接長1.5m的8 2cm壁板。
【權利要求】
1.ー種大直徑薄壁鋼護筒,包括一筒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的外表面上,沿筒體縱向,焊接有至少6條等距分布的縱肋,沿筒體的周向,每隔不超過2米焊接有一道環繞筒體的環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徑薄壁鋼護筒,其特徵在於:沿所述筒體上最下部一道環肋的下緣,焊接有ー圈楔形塊。
【文檔編號】E02D5/66GK203383212SQ201320401306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6日
【發明者】張鵬飛, 祝長春, 裴劍鈴 申請人: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中交路橋華東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