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2:13:31 1
專利名稱: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築施工用腳手架與建築物之 間進行可靠拉結的連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建築工程施工用外腳手架與建築物之間多採用在樓板或牆中預埋鋼筋或鋼 板的焊縫連接、預埋鋼管或套管的扣件連接、預埋螺栓或打膨脹螺栓的螺栓連接的方式進 行拉結,其缺點是工藝複雜、費工耗料、成本較高、不便拆改、不能周轉。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建築施工用腳手架與建築物之間拉結方式存在缺點,本實用新型提 供一種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包括一根鋼管和一根通絲螺杆,所述通絲螺杆的一端焊 接連接著鋼管的一端,通絲螺杆上套設有一個以上的墊板,配合設有一個以上的螺母。所述通絲螺杆上套設有兩個墊板,配合設有兩個螺母。所述鋼管直徑為48毫米,長度為200-500毫米;所述通絲螺杆直徑為12毫米,長 度為500-900毫米。本實用新型利用鋼管自身剛度、豎向構件模板工程施工時產生的對拉螺栓孔,將 腳手架與建築物進行可靠固定拉結,不僅能使腳手架與建築物之間牢固拉結,且不需預埋 任何材料、不破壞建築結構,製作簡單、布置靈活、方便拆改、能多次周轉使用,適用建築物 多種尺寸的豎向構件與腳手架的拉結。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具體兩個墊板和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與建築物牢固拉結一種狀態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與建築物牢固拉結二種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實施例1 參見圖1,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包括一根鋼管1和一根通絲螺杆2,鋼管1直 徑為48mm,長度為450mm以下;通絲螺杆2直徑為12mm,長度為900mm。鋼管1與通絲螺杆 2端頭之間採用雙面焊方式進行連接。通絲螺杆2上套裝有一個墊板3,配合裝有一個螺母 4,其中墊板3厚為10mm,尺寸為50mmX50mm的鋼板製成。使用時本實用新型為水平狀態,參見圖4,先在通絲螺杆2上放置一個螺母4和一
3塊墊板3,再將通絲螺杆2穿過建築物豎向構件模板工程施工時留下的對拉螺栓孔7後,與 腳手架內立杆6之間用扣件5鎖牢,如果連牆件與內立杆交接位置不在主節點,只需在內外 立杆之間設置加固斜撐8將內外立杆連成整體即可。實施例2:參見圖2,鋼管1長度為450mm以上;通絲螺杆2上套裝有兩個墊板3,配合裝有兩 個螺母4。其它結構同實施例1。使用時,參見圖3,將通絲螺杆2穿過建築物豎向構件模板工程施工時留下的對拉 螺栓孔7後,可直接將鋼管1 一端頂緊建築物豎向構件,另一側放置墊板3,並用螺母4鎖緊 固定即可。本實用新型利用建築物豎向構件模板工程施工時產生的對拉螺栓孔7,故可根據 需要靈活布置,只要保證本實用新型作用面積不大於16. 2m2即可(架設腳手架步距1. Sm、跨 距1.5m,連牆件按兩步三跨設置計算)。
權利要求1.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根鋼管和一根通絲螺杆,所述通絲 螺杆的一端焊接連接著鋼管的一端,通絲螺杆上套設有一個以上的墊板,配合設有一個以 上的螺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通絲螺杆上套 設有兩個墊板,配合設有兩個螺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管直徑為48 毫米,長度為200-500毫米;所述通絲螺杆直徑為12毫米,長度為500-90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腳手架工程工具式連牆件。該連牆件包括一根鋼管和一根通絲螺杆,所述通絲螺杆的一端焊接連接著鋼管的一端,通絲螺杆上套設有一個以上的墊板,配合設有一個以上的螺母。本實用新型利用鋼管自身剛度、豎向構件模板工程施工時產生的對拉螺栓孔,將腳手架與建築物進行可靠固定拉結,不僅能使腳手架與建築物之間牢固拉結,且不需預埋任何材料、不破壞建築結構,製作簡單、布置靈活、方便拆改、能多次周轉使用,適用建築物多種尺寸的豎向構件與腳手架的拉結。
文檔編號E04G5/04GK201883673SQ201020660820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5日
發明者劉芳玲, 孫成帥, 江濤, 程群, 陳剛, 馬一方, 黃明川 申請人:中建四局第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