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耕的製造方法
2023-05-05 21:24:36 2
一種微耕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耕機,包括傳動箱體(1)和位於傳動箱體(1)前方且與傳動箱體(2)連接的傳動蓋板(3),在所述傳動箱體(1)與箱體蓋板(2)之間設置有連接傳動箱體(1)和箱體蓋板(2)的漏耕器。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的優點,採用它能夠有效防止漏耕現象的發生,使得耕作更加徹底,提高了旋耕效率和耕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微耕機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耕作機械,特別是一種微耕機。
【背景技術】
[0003]目前,在現有的微耕機上,內側耕刀與微耕機的傳動箱體之間存在IOmm的間隙,在加上傳動箱本身的寬度50mm,這樣就導致了左側的內側耕到至右側的內側耕刀之間具有70mm的漏耕間隙,在進行耕作時,就會發生漏耕的現象,導致耕作不徹底,影響旋耕性能及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漏耕的微耕機。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微耕機,包括傳動箱體和位於傳動箱體前方且與傳動箱體連接的箱體蓋板,在所述傳動箱體與箱體蓋板之間設置有連接傳動箱體和箱體蓋板的漏耕器。
[0006]其中,所述漏耕器為一中部帶有外凸弧形段的耕作筋,在所述外凸弧形段上設置有刃口,所述耕作筋的兩端分別與傳動箱體的中部和箱體蓋板的前部連接。
[0007]為了便於調節耕作深度,在所述耕作筋的一端設置有調節孔,所述耕作筋的該端通過調節孔與箱體蓋板連接。
[0008]其中,所述調節孔為三個,且並排設置在耕作筋的端部上。
[0009]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的優點,採用它能夠有效防止漏耕現象的發生,使得耕作更加徹底,提高了旋耕效率和耕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本實用新型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如下: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範圍。
[0013]實施1:如圖1所不,一種微耕機,包括傳動箱體I和位於傳動箱體I前方且與傳動箱體I連接的箱體蓋板2,在所述傳動箱體I與箱體蓋板2之間設置有連接傳動箱體I和箱體蓋板2的漏耕器。
[0014]進一步描述,所述漏耕器為一中部帶有外凸弧形段的耕作筋3,在所述外凸弧形段上設置有刃口 4,所述耕作筋3的兩端分別與傳動箱體I的中部和箱體蓋板2的前部連接。
[0015]進一步設置,在所述耕作筋3的一端設置有調節孔5,所述耕作筋4的該端通過調節孔5與箱體蓋板2連接。通過調節孔5可以調節漏耕器對土地的耕作深度。
[0016]在本實用新型中,調節孔5為三個,且並排設置在耕作筋3的端部上。當然,也可以根據實現情況進行調節孔5的個數和調節孔5與調節孔5之間距離的設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微耕機,包括傳動箱體(I)和位於傳動箱體(I)前方且與傳動箱體(I)連接的箱體蓋板(2),其特徵是:在所述傳動箱體(I)與箱體蓋板(2)之間設置有連接傳動箱體(I)和箱體蓋板(2)的漏耕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機,其特徵是:所述漏耕器為一中部帶有外凸弧形段的耕作筋(3),在所述外凸弧形段上設置有刃口(4),所述耕作筋(3)的兩端分別與傳動箱體(I)的中部和箱體蓋板(2)的前部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耕機,其特徵是:在所述耕作筋(3)的一端設置有調節孔(5),所述耕作筋(3)的該端通過調節孔(5)與箱體蓋板(2)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耕機,其特徵是:所述調節孔(5)為三個,且並排設置在耕作筋(3)的端部上。
【文檔編號】A01B33/12GK203708770SQ201420091369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3日
【發明者】熊卓宇, 王卉, 李維 申請人:重慶宗申巴貝銳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