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的製造方法
2024-03-21 20:11:05 1
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包括外殼、一體化的雙線圈電流互感器、電源模塊、採集模塊、主控模塊、指示模塊及電池,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包括相互獨立的取電互感器與採樣互感器,便於安裝;當閉環內有交流電通過時,取電互感器產生電磁感應,可以給指示器供電;採樣互感器感應電流變化,通過變比轉換成微小電流信號,供指示器採樣、AD轉換、計算與邏輯判斷;所述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不僅實現了利用獨立的採樣互感器進行交流電流變送,解決了指示器採樣精度的問題,提高判斷故障的準確性,還實現了利用獨立的取電互感器供電,電磁轉換效率高,輸出穩定的電源,提高指示器運行可靠性。
【專利說明】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架空線路的故障指示器,特別涉及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增長,電力負荷快速增長,配電網飛速發展。然而配電網的特點是地域寬,面積廣,線路分支多;受環境、氣候、設備老化與工程施工等原因,配電線路發生了故障,導致停電,影響社會生產和生活,因此快速查找故障點變得越來越重要。架空線路故障指示器的應用給故障查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工作原理為當線路出現故障時,指示器檢測到線路上的電流發生變化,進而分析計算出是否發生故障,以達到指示器線路故障的目的。然而,由於線路負荷情況複雜,線路故障情況多種多樣,故障指示器檢測故障的成功率仍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對線路負荷的採樣精度不夠而導致判斷出錯。
[0003]特別是近年來二遙(即遙信、遙測)故障指示器的應用,把線路電流的採集精度也作為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目前的故障指示器基本上是採用單電流互感器設計,即由一個電流互感器實現供電和採樣的功能,普遍達不到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既能夠高精度的採集電流、又能持續的供電保障故障指示器正常運行的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包括外殼、一體化的雙線圈電流互感器、電源模塊、採集模塊、主控模塊及指示模塊,所述電源模塊、採集模塊、主控模塊與指示模塊均設於所述外殼的內部。
[0006]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包括取電互感器和採樣互感器,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的鐵心由兩個半弧形的金屬塊構成並置於所述外殼外部,每一所述金屬塊包括取電部分和採樣部分,兩個金屬塊閉合時,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套接於電力線路上。
[0007]所述取電互感器與所述電源模塊上的埠相連。
[0008]所述採樣互感器與所述採集模塊上的埠相連。
[0009]所述電源模塊、採集模塊、指示模塊均與所述主控模塊相連。
[0010]進一步地,所述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設於所述外殼的內部,且與所述電源模塊相連。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取電互感器與所述採樣互感器相互獨立。
[0012]進一步地,所述外殼呈透明半球狀。
[0013]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的底部設有多個指示燈。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其取電互感器線圈與電源模塊相連,當閉環內有交流電通過時,產生電磁感應,可以給指示器供電;採樣互感器與採集模塊相連,當閉環內有交流電通過時,感應電流變化,通過變比轉換成微小電流信號,供指示器採樣、AD轉換、計算與邏輯判斷;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採用並排式鉗形閉環結構,由兩部分組成,正常情況下由彈簧的作用緊密閉合,在外力作用下可掰開,便於安裝;取電互感器的鐵心材料為高磁導率磁性材料,有利於提高啟動電流狀態下的功率輸出,以獲取較高的供電能量;所述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不僅實現了利用獨立的採樣互感器進行交流電流變送,解決了指示器採樣精度的問題,提高判斷故障的準確性,還實現了利用獨立的取電互感器供電,電磁轉換效率高,輸出穩定的電源,提高指示器運行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的原理示意圖。
[0017]附圖標號說明
[0018]1-雙線圈電流互感器,11-取電互感器,12-採樣互感器,2-電源模塊,3-採集模±夾,4-主控模塊,5-指示模塊,6-外殼,7-電池,8-電力線路。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0]請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包括外殼6、一體化的雙線圈電流互感器1、電源模塊2、採集模塊3、主控模塊4、指示模塊5及電池7,所述電源模塊2、採集模塊3、主控模塊4、電池7與指示模塊5均設於所述外殼6的內部,所述外殼6呈透明半球狀且所述外殼6的底部設有多個指示燈;所述電池7與電源模塊2相連。
[0021 ] 請參照圖1和圖2,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I包括取電互感器11和採樣互感器12,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I的鐵心由兩個半弧形的金屬塊構成並置於所述外殼6外部,每一所述金屬塊包括取電部分和採樣部分,兩個金屬塊閉合時,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I套接於電力線路8上。
[0022]請參照圖1和圖2,所述取電互感器11與所述電源模塊2上的埠相連。
[0023]請參照圖1,所述採樣互感器12與所述採集模塊3上的埠相連。
[0024]所述電源模塊2、採集模塊3、指示模塊5均與所述主控模塊4相連。
[0025]所述取電互感器11與所述採樣互感器12相互獨立。
[0026]工作時,請結合圖1與圖2,取電互感器11在閉合狀態下圍繞電力線路8形成獨立閉環,當電力線路8有交流電流通過時,取電互感器11感應輸出供電電流,作為電源模塊2的輸入,電源模塊2對供電電流進行整流、保護和穩壓之後,輸出5V的直流電源,為整個系統供電,實現了電力線路8上的能量轉換與輸送。
[0027]除了取電互感器11的電流輸入,電源模塊2還連接有電池7,當電力線路8上沒有電流通過或電流小不足以提供足夠的電源時,由電池7對整個系統進行供電。當電力線路8上的電流比較大,可以提供足夠的電源時,自動進行切換,則電池7不進行供電,以節約電量,保障指示器有足夠的運行壽命。
[0028]採樣互感器12與取電互感器11相互獨立,採樣互感器12在閉合狀態下圍繞電力線路8形成獨立閉環,當電力線路8有交流電流通過時,經過雙線圈電流互感器I變比的作用,將線路流過的大電流轉換為合理範圍的小電流,作為採樣模塊3的輸入,採樣模塊3對小電流進行整流轉換成O?5V的直流電壓,並保持,輸出至主控模塊4,由主控模塊4實現AD轉換,轉換為數位訊號,供主控模塊4的計算單元進行負荷電流的計算與線路故障的邏輯判斷。
[0029]如圖2所示,為使安裝方便,取電互感器11和採樣互感器12合併成一體。取電互感器11、採樣互感器12並排一體化設計,同時打開或閉合。安裝時,把雙線圈電流互感器I掰開,先把指示器安裝在絕緣杆上,往電力線路8上頂,然後雙線圈電流互感器I閉合,電力線路8與取電互感器11、採樣互感器12形成閉環,則完成了安裝。
[003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其取電互感器線圈與電源模塊相連,當閉環內有交流電通過時,產生電磁感應,可以給指示器供電;採樣互感器與採集模塊相連,當閉環內有交流電通過時,感應電流變化,通過變比轉換成微小電流信號,供指示器採樣、AD轉換、計算與邏輯判斷;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採用並排式鉗形閉環結構,由兩部分組成,正常情況下由彈簧的作用緊密閉合,在外力作用下可掰開,便於安裝;取電互感器的鐵心材料為高磁導率磁性材料,有利於提高啟動電流狀態下的功率輸出,以獲取較高的供電能量。
[0031]綜上,所述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不僅實現了利用獨立的採樣互感器進行交流電流變送,解決了指示器採樣精度的問題,提高判斷故障的準確性,還實現了利用獨立的取電互感器供電,電磁轉換效率高,輸出穩定的電源,提高指示器運行可靠性。
[0032]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受針管本體外型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殼、一體化的雙線圈電流互感器、電源模塊、採集模塊、主控模塊及指示模塊,所述電源模塊、採集模塊、主控模塊與指示模塊均設於所述外殼的內部,其中: 雙線圈電流互感器,包括取電互感器和採樣互感器,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的鐵心由兩個半弧形的金屬塊構成並置於所述外殼外部,每一所述金屬塊包括取電部分和採樣部分,兩個金屬塊閉合時,所述雙線圈電流互感器套接於電力線路上; 所述取電互感器與所述電源模塊上的埠相連; 所述採樣互感器與所述採集模塊上的埠相連; 所述電源模塊、採集模塊、指示模塊均與所述主控模塊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設於所述外殼的內部,且與所述電源模塊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取電互感器與所述採樣互感器相互獨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呈透明半球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電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的底部設有多個指示燈。
【文檔編號】H02J17/00GK203773007SQ201420184340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明者】姚建凱, 馮可良, 毛少源 申請人:廣西雲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