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7:48:16 2
本發明涉及環保建築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
背景技術:
城市是鋼筋水泥的森林,人口密集,據聯合國報告,2007年全球約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排放了71%的二氧化碳,消耗了75%的自然資源。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天空也是灰濛濛的,難以見到藍天,所以引進城市森林固化空氣中的碳元素就很有必要。特別是東北華北人口眾多的重工業城市,空氣汙染為全國之最。
目前的建築大量採用玻璃板包裹大樓,這樣不僅造成光汙染,同時大量的光能源沒有被好好利用。
本發明與環保建築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裝置及工作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控制屋內空氣品質,屋內溫度調節,無需外部供電,能夠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使用的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包括智能小屋本體,所述智能小屋本體的底部設有房基,所述房基的上方設有屋體,所述屋體的正面設有門,門的上方正中間設有傳感器,屋體的側面上方中間設有通風風扇,所述通風風扇的一側設有電力控制箱,所述屋體的背面設有水箱,所述屋體的頂部設有屋頂。
優選的,所述房基的底部設有地下水管、汙水排放管,所述地下水管的上方設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設有導流管,導流管安裝在房基的下方,所述導流管的一端與水泵連接,導流管與水泵連接處設有過濾器,所述導流管的另一端與水箱連接。
優選的,所述屋頂的四周邊緣設有擋水邊,所述擋水邊與屋頂之間設有水槽,所述屋頂上設有太陽能電板,屋頂的頂部中間設有屋脊,所述屋脊的側面設有氣體導流孔,所述屋脊的頂部中間設有風向標,所述屋頂的邊緣下方設有落水管,落水管的頂部與水槽連通,水槽與落水管連接處設有過濾器,所述屋體背面的落水管的底端與水箱連通。
優選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與導流管連接處設有壓力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屋頂的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監測器。
優選的,述屋體的牆壁中安裝有冷、熱溫度控制管,冷、熱溫度控制管與電力控制箱連接。
優選的,所述屋體採用雙層聚苯乙烯彩鋼板。
優選的,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當太陽光照射到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板,太陽能電板將光能轉換成電能存儲起來,太陽能電板與電力控制箱之間通過導線電線接通;
b、當屋內的可見度較低的時候,電力控制箱將會自動控制屋內燈泡打開,屋內的亮度越低,燈泡亮度越高,當屋內用戶處於睡眠狀態,燈泡自動關閉;
c、遇到下雨天,屋脊側面的氣體導流孔將會自動關閉,雨水通過與水槽連接的落水管進入水箱,當水箱底部的水壓超出設定的壓力範圍,水箱底部與地下水管連接處的壓力傳感器驅動水閥打開;
d、智能小屋本體內部的汙水經過汙水排放管排出;
e、當屋內空氣品質地下,屋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物體側面的通風風扇將會自動旋轉,將屋內的空氣排出,利用內外空氣壓強差,將室外清新的空氣通過氣體導流管吸入屋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板,通過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來為智能小屋供電,無需外接電源,從而能夠降低發電造成的空氣汙染,同時也降低了用戶的日常開支;
(2)本發明中,在屋頂設有水槽,將雨水進行搜集過濾再利用,實現水的循環利用;
(3)本發明中,在水箱的底部安裝了壓力傳感器,通過該裝置能夠自動控制水箱內部的水量,不會出現長時間的下雨導致水箱內部的水溢出來,當水箱內部的水量低於設定的值,水泵會自動抽取地下水,使水箱始終保持一定的儲存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智能小屋本體;2、擋水邊;3、太陽能電板;4、通風風扇;5、電力控制箱;6、水箱;7、房基;8、傳感器;9、落水管;10、門;11、地下水管;12、水泵;13、風向標;14、屋頂;15、屋脊;16、汙水排放管;17、水槽;18、導流管;19、氣體導流孔;20、屋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包括智能小屋本體1,智能小屋本體1的底部設有房基7,房基7的上方設有屋體20,屋體20的正面設有門10,門10的上方正中間設有傳感器8,屋體20的側面上方中間設有通風風扇4,通風風扇4的一側設有電力控制箱5,屋體20的背面設有水箱6,屋體20的頂部設有屋頂14,屋頂14的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監測器,在屋體20的牆壁中安裝有冷、熱溫度控制管,冷、熱溫度控制管與電力控制箱5連接,屋體20採用雙層聚苯乙烯彩鋼板,採用聚苯乙烯彩鋼板使建造更加簡單,屋體20更加輕便。
本發明中,房基7的底部設有地下水管11、汙水排放管16,地下水管11的上方設有水泵12,水泵12的一端設有導流管18,導流管18安裝在房基7的下方,導流管18的一端與水泵12連接,導流管18與水泵12連接處設有過濾器,導流管18的另一端與水箱6連接,水箱6的底部與導流管18連接處設有壓力傳感器,通過該裝置能夠自動控制水箱6內部的水量,不會出現長時間的下雨導致水箱內部的水溢出來,當水箱6內部的水量低於設定的值,水泵12會自動抽取地下水,使水箱6始終保持一定的儲存量。
本發明中,在屋頂14的四周邊緣設有擋水邊2,擋水邊2與屋頂14之間設有水槽17,通過屋頂14的水槽17將雨水進行搜集過濾再利用,實現水的循環利用,在屋頂14上設有太陽能電板3,通過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來為智能小屋供電,無需外接電源,從而能夠降低發電造成的空氣汙染,同時也降低了用戶的日常開支,屋頂14的頂部中間設有屋脊15,屋脊15的側面設有氣體導流孔19,屋脊15的頂部中間設有風向標13,屋頂14的邊緣下方設有落水管9,落水管9的頂部與水槽17連通,水槽17與落水管9連接處設有過濾器,屋體20背面的落水管9的底端與水箱6連通。
本發明中,智能小屋本體1自動控制室內通風,自動調節屋內溫度,智能小屋本體1的採用太陽能電板轉換的電能進行供電,無需外接電源。
一種智能型綠色建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當太陽光照射到屋頂14上的太陽能電板3,太陽能電板3將光能轉換成電能存儲起來,太陽能電板3與電力控制箱5之間通過導線電線接通;
b、當屋內的可見度較低的時候,電力控制箱5將會自動控制屋內燈泡打開,屋內的亮度越低,燈泡亮度越高,當屋內用戶處於睡眠狀態,燈泡自動關閉;
c、遇到下雨天,屋脊15側面的氣體導流孔19將會自動關閉,雨水通過與水槽17連接的落水管9進入水箱6,當水箱底部的水壓超出設定的壓力範圍,水箱底部與地下水管11連接處的壓力傳感器驅動水閥打開;
d、智能小屋本體1內部的汙水經過汙水排放管16排出;
e、當屋內空氣品質地下,屋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物體側面的通風風扇將會自動旋轉,將屋內的空氣排出,利用內外空氣壓強差,將室外清新的空氣通過氣體導流管吸入屋內。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