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8:26:56 1
專利名稱: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側腦室引流用的器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進行腦側室體外引流時,所用的引流管為單腔的引流管。在 注入藥物時,直接扎管壁的側面,操作不便,易發生漏液現象,會造成逆 行感染。在沖洗腦室時,需要在病人頭部插入兩條單腔的引流管, 一條注 入衝洗藥物,另一條將衝洗液抽出,這樣,不僅操作繁瑣,對病人的損害 也較大。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 以提高注入藥物和衝洗的方便性。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它有由外管、夕卜 管內的內管構成的管體,管體內端有堵頭,管體外端有與外管、內管之間 的內腔相連通的管口,還有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另一管口,在管體內端有隻 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出口孔,在管體內端的外管上有隻與外管、內管之間的 內腔相通的另一出口孔。採用上迷結構的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注入藥物時通過管口即可進 行,操作方便,不會出現漏液現象,避免了因此造成的逆行感染。沖洗腦 室時用一條引流管即可完成,減少了操作步驟,減輕了對病人的損害。
圖l是現有的引流管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使用方法。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之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它有由外管(2)、 外管內的內管(3)構成的管體(8),管體內端有堵頭(IO),管體外端有 與外管、內管之間的內腔相連通的管口 (4),還有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另一 管口 (7),在管體內端有隻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出口孔(1),在管體內端的 外管上有隻與外管、內管之間的內腔相通的另一出口孔(9)。在所述的管口 (4)內有橡膠塞(5),在另一管口 (7)內有另一橡膠 塞(6)。將這種引流管插入到病人腦側室後,可將針頭穿過管口 (4)內的橡 膠塞,進行藥物的注入,注入的藥物進入外管、內管之間的空腔,經另一 出口孑L(9)流出。在進行衝洗、引流時,可將沖洗藥物經管口 (4)注入, 腦內的沖洗液等經出口孔.(1)進入內管內腔,從另一管口 (7)流出。如圖1所示,在現有的單腔的引流管上有管體(13),管體外端有管 口 ( 15 ),管口內有橡膠塞(15 ),管體內端分別有堵頭(11 )和出口孔(l2 )。
權利要求1、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其特徵在於,它有由外管(2)、外管內的內管(3)構成的管體(8),管體內端有堵頭(10),管體外端有與外管、內管之間的內腔相連通的管口(4),還有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另一管口(7),在管體內端有隻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出口孔(1),在管體內端的外管上有隻與外管、內管之間的內腔相通的另一出口孔(9)。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其特徵在於,在所 述的管口 (4)內有橡膠塞(5),在另一管口 (7)內有另一橡膠塞(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腔腦側室體外引流管,屬於一種醫療器具,它有由外管、外管內的內管構成的管體,管體內端有堵頭,管體外端有與外管、內管之間的內腔相連通的管口,還有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另一管口,在管體內端有隻與內管內腔相通的出口孔,在管體內端的外管上有隻與外管、內管之間的內腔相通的另一出口孔,這種引流管,注入藥物時通過管口即可進行,操作方便,不會出現漏液現象,避免了因此造成的逆行感染。衝洗腦室時用一條引流管即可完成,減少了操作步驟,減輕了對病人的損害。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1044851SQ20072002158
公開日2008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6日
發明者熊佳寧 申請人:熊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