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傳輸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2:56:21 1
專利名稱:一種傳輸電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中的機械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傳輸電纜。
背景技術:
RS485串口作為一種標準串口廣泛的應用於電子信息行業,相應的用於傳輸RS485串口信號的電纜也得到了大範圍使用。
在現有技術中,點對點式的電纜使用最多,該電纜兩端各有一個適用於RS485串口信號傳輸的連接器,常見的連接器有DB9連接器、DB15連接器、RJ45(網口)連接器。這兩個連接器可能是兩個DB9連接器也可能是兩個DB15連接器或者RJ45(網口)連接器,也可能是這3種連接器中的任何兩個。而連接兩個連接器的是一段適用於RS485串口信號傳輸的線纜。這種電纜只能用於信號的點對點傳輸。不能用於總線式傳輸。
當信號需要總線式傳輸時,就需要使用電纜連接多個連接器構成的總線式傳輸電纜。一般情況下,由於DB9、DB15等D型連接器結構尺寸較大,其內部的接線端子可以很容易的容納兩根線纜芯線,所以總線傳輸時的連接器一般選用DB9、DB15等D型連接器,通過芯線在連接器裡面的接線端子間進行短接,來製作總線式傳輸電纜。這種實現總線式傳輸的串口連接器的結構簡圖如圖3所示,採用多個D型連接器1和多條連接電纜2並接後構成。
這種總線式傳輸電纜之所以可以通過線纜芯線在連接器裡面的接線端子間進行短接,是因為D型連接器的結構尺寸較大,端子接線空間充足,D型連接器1的內部可以容納並接在一起的兩根電纜2,加工工藝容易實現。但在某些情況下,用於安裝連接器的單板、面板或拉手條上的結構空間都比較緊張,無法使用這種尺寸較大的D型連接器,採用這種連接方式構成的總線式傳輸電纜就無法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傳輸電纜,以解決現有總線式傳輸電纜不能應用於結構空間小的連接器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傳輸電纜結構,包括多個連接器及連接多個連接器的電纜,其中,每個連接器的連接電纜分別至少與另外兩根連接電纜並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至少三分支的連接頭,所述另外至少兩根由連接頭引出的連接電纜分別與其它連接頭或其它連接器的連接電纜連接。
所述連接頭周圍設置有熱縮套管。
所述熱縮套管周圍設置有內層保護模。
所述內層保護模外面包有銅箔。
所述銅箔外面設置有外層保護模。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總線式傳輸電纜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將多個按總線方式連接的連接器的連接端設置在連接器本體外面,可採用小體積的RJ45型連接器或其它型號的連接器來構成總線式傳輸電纜,這種總線式電纜更適用於在安裝空間有限的設備上使用。
圖1是現有總線式傳輸電纜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總線式傳輸電纜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總線式傳輸電纜中連接頭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2,電纜中的連接器3(又稱網口連接器)一般採用結構比較緊湊且體積小的連接器,每個連接器3的連接電纜4分別與另外兩根連接電纜6或者連接電纜6、7並接在一起,構成一個三分支的連接頭5,另外兩根連接電纜6、7分別與其它三分支的連接頭5或其它連接器3連接。
如圖3所示,在製作上述總線式傳輸電纜時,可將連接器3中單根線纜按照相應的陣腳定義加工連接頭5,即先將三根線纜中的對應芯線分別焊接在一起,同時套上熱縮套管51以加強芯線間的相互絕緣。然後注塑構成內層保護模52,在內層保護模外面加包銅箔53,銅箔53應該與三根線纜的屏蔽層具有良好的電接觸,最後在銅箔的外面注塑外層保護模54。注塑內層保護模52和外層保護模54的目的是加強連接頭5的強度。
雖然圖2所示出的總線式傳輸電纜中只設有五個連接器,還可以根據需要採用少於五個或多於五個連接器,用上述連接方式來構成。
權利要求1.一種傳輸電纜,包括多個連接器及連接多個連接器的電纜,其特徵在於,每個連接器的連接電纜分別至少與另外兩根連接電纜並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至少三分支的連接頭,所述另外至少兩根由連接頭引出的連接電纜分別與其它連接頭或其它連接器的連接電纜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傳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頭周圍設置有熱縮套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傳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熱縮套管周圍設置有內層保護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傳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保護模外面包有銅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傳輸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銅箔外面設置有外層保護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總線式傳輸電纜,包括多個連接器及連接多個連接器的電纜,每個連接器的連接電纜分別至少與另外兩根連接電纜並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至少三分支的連接頭,所述另外至少兩根由連接頭引出的連接電纜分別與其它連接頭或其它連接器的連接電纜連接。通過將多個通過這種方式連接的連接器的連接端設置在連接器本體外面,便於採用體積更小的RJ45型連接器或其他連接器來構成總線式傳輸電纜,這種電纜可在安裝空間有限的設備中使用。
文檔編號H01R31/06GK2636457SQ03273020
公開日2004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22日
發明者江濤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