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5:41:1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調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中央空調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築物中通常安裝中央空調系統,中央空調能耗又佔據了整個建築能耗的很大比例,現有技術中使用的中央空調系統控制方式比較單一,當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故障時導致整個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存在中央空調系統連接方式比較單一導致當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故障時使整個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中央空調控制裝置,現有技術中存在中央空調系統連接方式比較單一導致當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故障時使整個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中央空調控制裝置,所述中央空調控制裝置包括中央控制櫃、冷卻泵控制櫃、冷卻塔控制櫃、閥門控制櫃、末端控制櫃以及冷凍泵控制櫃;
所述中央控制櫃的信號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冷卻泵控制櫃的信號輸入輸出端、所述冷卻塔控制櫃的信號輸入輸出端、所述閥門控制櫃的信號輸入輸出端、所述末端控制櫃的信號輸入輸出端以及所述冷凍泵控制櫃的信號輸入輸出端;
當所述中央空調節能控制櫃處於遠程控制工作模式時,所述冷卻泵控制櫃 實時採集冷卻泵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所述冷卻泵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所述中央控制櫃;所述冷卻塔控制櫃實時採集冷卻塔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所述冷卻塔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所述中央控制櫃;所述冷凍泵控制櫃實時採集冷凍泵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所述冷凍泵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所述中央控制櫃;所述閥門控制櫃實時採集電動閥門的狀態參數,並將所述電動閥門的狀態參數發送給所述中央控制櫃;所述末端控制櫃實時採集末端空調機組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所述末端空調機組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所述中央控制櫃;
所述中央控制櫃根據所述冷卻泵的運行狀態參數、所述冷卻塔的運行狀態參數、所述冷凍泵的運行狀態參數、所述電動閥門的狀態參數以及所述末端空調機組的運行狀態參數驅動所述冷卻泵控制櫃、所述冷卻塔控制櫃、所述閥門控制櫃、所述末端空調機組以及所述冷凍泵控制櫃工作;
當所述中央控制櫃處於就地控制模式時,所述冷卻泵控制櫃、所述冷卻塔控制櫃、所述閥門控制櫃、所述末端空調機組以及所述冷凍泵控制櫃根據預設程序或者外部控制命令工作。
結合第一方面,作為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所述中央控制櫃與所述冷卻泵控制櫃、所述冷卻塔控制櫃、所述閥門控制櫃、所述末端控制櫃以及所述冷凍泵控制櫃無線連接。
結合第一方面,作為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實施方式,所述冷卻塔控制櫃包括第一開關選擇模塊、冷卻塔控制模塊、第一開關模塊以及第二開關模塊;
所述第一開關選擇模塊的第一選擇端連接所述中央控制櫃,所述第一開關選擇模塊的第二選擇端連接所述冷卻塔控制模塊,所述第一開關選擇模塊的公共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輸入端和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的輸入端,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冷卻塔。
結合第一方面,作為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實施方式,所述冷卻泵控制櫃包括第二開關選擇模塊、冷卻泵控制模塊、第三開關模塊以及第四開關模塊;
所述第二開關選擇模塊的第一選擇端連接所述中央控制櫃,所述第二開關 選擇模塊的第一選擇端連接所述冷卻泵控制模塊,所述第二開關選擇模塊的公共端連接所述第三開關模塊的輸入端和所述第四開關模塊的輸入端,所述第三開關模塊的輸出端和所述第四開關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冷卻泵。
結合第一方面,作為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實施方式,所述冷卻泵控制櫃還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的第一控制端連接所述冷卻泵控制模塊,所述變頻器的第二控制端連接所述中央控制櫃,所述變頻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冷卻泵的控制端。
本實用新型中央空調控制裝置,通過在中央控制櫃與冷卻泵控制櫃、冷卻塔控制櫃、閥門控制櫃、末端控制櫃以及冷凍泵控制櫃設置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實現中央控制櫃與冷卻泵控制櫃、冷卻塔控制櫃、閥門控制櫃、末端控制櫃以及冷凍泵控制櫃一起工作,也可以實現冷卻泵控制櫃、冷卻塔控制、櫃閥門控制櫃、末端控制櫃以及冷凍泵控制櫃的單獨工作,各子控制模塊具備高度獨立智能控制功能,每臺控制櫃內部都設計有智能控制模塊,可脫離中央控制櫃而獨立對中央空調系統設備進行智能控制,該最小單元的設計可以滿足用戶最小的需求量,充分體現了該智能控制設備的靈活配置功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調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調控制裝置中的冷凍塔控制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調控制裝置中的冷凍泵控制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行說明。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中央空調控制裝置,中央空調控制裝置包括中央控制櫃101、冷卻泵控制櫃103、冷卻塔控制櫃104、閥門控制櫃102、末端控制櫃106以及冷凍泵控制櫃105;
中央控制櫃101的信號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冷卻泵控制櫃103的信號輸入輸出端、冷卻塔控制櫃104的信號輸入輸出端、閥門控制櫃102的信號輸入輸出端、末端控制櫃106的信號輸入輸出端以及冷凍泵控制櫃105的信號輸入輸出端;
當中央空調節能控制櫃處於遠程控制工作模式時,冷卻泵控制櫃103實時採集冷卻泵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冷卻泵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中央控制櫃101;冷卻塔控制櫃104實時採集冷卻塔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冷卻塔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中央控制櫃101;冷凍泵控制櫃105實時採集冷凍泵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冷凍泵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中央控制櫃101;閥門控制櫃102實時採集電動閥門的狀態參數,並將電動閥門的狀態參數發送給中央控制櫃101;末端控制櫃106實時採集末端空調機組的運行狀態參數,並將末端空調機組的運行狀態參數發送給中央控制櫃101;
中央控制櫃101根據冷卻泵的運行狀態參數、冷卻塔的運行狀態參數、冷凍泵的運行狀態參數、電動閥門的狀態參數以及末端空調機組的運行狀態參數驅動冷卻泵控制櫃103、冷卻塔控制櫃104、閥門控制櫃102、末端空調機組106以及冷凍泵控制櫃105工作;
當中央控制櫃101處於就地控制模式時,冷卻泵控制櫃103、冷卻塔控制櫃104、閥門控制櫃102、末端空調機組106以及冷凍泵控制櫃105根據預設程 序或者外部控制命令工作。
具體的,當中央空調節能控制櫃處於遠程控制工作模式時,由中央控制器對各智能控制櫃進行控制,可根據中央空調系統的負荷情況和採集的工藝數據,自動選擇空調系統各個環節的優化運行參數,實現整個空調系統的集成優化控制。
當中央控制櫃處於就地控制模式時,各子控制模塊均具備高度獨立智能控制功能,每臺控制櫃內部都設計有智能控制模塊,可脫離中央控制櫃而獨立對中央空調系統設備進行智能控制,該最小單元的設計可以滿足用戶最小的需求量。
其中,遠程控制模式包括遠程自動、遠程手動和第三方控制三種控制模式,以供不同需求的用戶選用。
a、遠程自動控制:
運用現代控制技術構建的優化控制模型,對中央空調全系統進行優化控制,以實現整個空調系統的高效節能運行。遠程自動控制又包括以下兩點:
自動控制-時序控制:是一種基於預設時間表來對設備進行啟停控制和優化運行的模式。在此模式下,控制系統自動按照由用戶設置的設備運行時間表對設備進行啟停操作和優化運行控制。
自動控制-主機群控:當冷熱源主機提供控制接口時,節能控制裝置提供一種既滿足當前空調負荷需求又使主機維持高效運行的控制方式。在有多臺製冷主機並聯運行的情況下,應能實現主機運行臺數的優化控制,使主機儘可能在高效狀態下運行。
b、遠程手動控制
由操作人員按照自己的運行經驗或管理要求在該裝置的中央控制器(工作站)上對空調系統進行控制,包括啟停控制和運行控制(即運行參數調節),以實現其特殊需求或管理節能。
c、第三方控制
該裝置提供符合國際標準通信協議的軟體接口,以便實現與第三方控制系統(如樓宇自動化系統BAS)之間的通信,為第三方控制中央空調系統提供了方便。
具體的,當中央控制櫃101處於就地控制模式時,就地控制模式為控制系統發生故障時的應急運行模式,一般提供以下兩種控制功能:
a、分布式控制
當該裝置的中央控制器或通信網絡發生故障時,控制系統自動轉入「分布式控制」模式運行。由各個智能控制櫃中的智能控制單元應用內置的控制算法獨立進行分散控制,以確保空調系統正常運行。
b、人工手動控制
由操作人員在各個智能控制櫃面板上進行控制操作,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控制設備的運行。為設備的控制提供了一種備用的使用方法。
進一步的,當中央空調節能控制櫃處於遠程控制工作模式時,中央控制櫃101通過採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採集技術,可將中央空調系統製冷主機、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風機和末端空氣處理機等各個分離設備的運行信息集成到一個相互關聯的、統一和協調的控制系統中,使資源得到充分共享,以實現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使用和控制。
空調系統控制的目標是實現中央空調整體性能的優化,而空調整體性能的優化,需要在滿足空調效果和安全運行的前提下使空調系統總的能量消耗最低,為此,需要尋找空調系統各個構成環節在變負荷工況下的優化運行參數。
通過採用自創的空調系統參數集成與動態優化算法模型實現了整個空調系統運行參數的實時檢測、集成分析、動態優化和在線調節,從而使空調系統始終保持高效運行。
進一步的,中央控制櫃101與冷卻泵控制櫃103、冷卻塔控制櫃104、閥門控制櫃102、末端控制櫃106以及冷凍泵控制櫃105無線連接。
具體的,可以通過WIFI或者藍牙等無線模塊無線連接,可實現中央控制 器對各功能控制模塊的遠程控制。
進一步的,冷卻塔控制櫃104包括第一開關選擇模塊1041以及冷卻塔控制模塊1042;
第一開關選擇模塊1041的第一選擇端連接中央控制櫃101,第一開關選擇模塊1041的第二選擇端連接冷卻塔控制模塊1042,第一開關選擇模塊的公共端連接冷卻塔110。
具體的,對於冷卻塔控制模塊,通過設置第一開關選擇模塊,以選通中央控制櫃101控制或者冷卻塔控制模塊進行控制,可以是在中央控制櫃101出現故障時自動選通冷卻塔控制模塊進行控制,也可以人工進行選擇控制模塊,其中,冷卻塔控制模塊為PLC控制模塊。
進一步的,冷卻泵控制櫃103包括第二開關選擇模塊1031以及冷卻泵控制模塊1032;
第二開關選擇模塊1031的第一選擇端連接中央控制櫃101,第二開關選擇模塊1031的第一選擇端連接冷卻泵控制模塊1032,第二開關選擇模塊的公共端連接冷卻泵120。
具體的,對於冷卻泵控制櫃103,通過設置第二開關選擇模塊,以選通中央控制櫃101控制或者冷卻泵控制模塊進行控制,可以是在中央控制櫃101出現故障時自動選通冷卻泵控制模塊進行控制,也可以人工進行選擇控制模塊,其中,冷卻泵控制模塊為PLC控制模塊。
進一步的,冷卻泵控制櫃103還包括變頻器,變頻器的第一控制端連接冷卻泵控制模塊,變頻器的第二控制端連接中央控制櫃101,變頻器的輸出端連接冷卻泵的控制端。
本實用新型中央空調控制裝置,可以實現中央空調節能控制櫃對子控制模塊的遠程控制,同時,各子控制模塊具備高度獨立智能控制功能,每臺控制櫃內部都設計有智能控制模塊,可脫離中央控制櫃而獨立對中央空調系統設備進行智能控制,該最小單元的設計可以滿足用戶最小的需求量,充分體現了該智 能控制設備的靈活配置功能。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