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抗震砌塊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4:38:51
建築抗震砌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砌塊【技術領域】,是一種建築抗震砌塊;其包括呈正六稜柱的砌體;該砌體包括上頂面、下頂面和六個側面,在砌體相對應的兩個側面的中部之間有鋼筋通孔,該鋼筋通孔的橫截面為圓形,在有鋼筋通孔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的至少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之間有與鋼筋通孔相錯的保溫隔熱孔。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通過呈正六稜柱的設計和在正六稜柱上設置鋼筋通孔,能極大提高砌體砌築成牆體後的抗震性能,通過設置保溫隔熱孔,從而提高了牆體的保溫隔熱性。
【專利說明】建築抗震棚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砌塊【技術領域】,是一種建築抗震砌塊。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抗震設防烈度在六度以上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50%以上,且大多在村鎮地區。這些地區的大多數房屋未採用抗震構造措施,抗震性能較差,遭遇較大地震時極易倒塌,現有的砌塊結構有水平貫通的砌縫,地震時易在通縫處破壞甚至引起砌體倒塌,另外由於強度的要求,現有砌塊不能開有更多的孔洞來增加保溫性,因此保溫隔熱性較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築抗震砌塊,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的砌塊結構地震時易倒塌和保溫性差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建築抗震砌塊,包括呈正六稜柱的砌體;該砌體包括上頂面、下頂面和六個側面,在砌體相對應的兩個側面的中部之間有鋼筋通孔,該鋼筋通孔的橫截面為圓形,在有鋼筋通孔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的至少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之間有與鋼筋通孔相錯的保溫隔熱孔。
[0005]作為優選,上述有鋼筋通孔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兩兩相對應的側面之間均有兩個保溫隔熱孔並分別位於側面的上部和下部。
[0006]作為優選,上述保溫隔熱孔的孔徑在3釐米至5釐米之間,鋼筋通孔的孔徑在7毫米至13毫米之間。
[0007]作為優選,上述有鋼筋通孔之外的其中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上分別有凸塊和與凸塊對應的通槽。
[0008]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通過呈正六稜柱的設計和在正六稜柱上設置鋼筋通孔,能極大提高砌體砌築成牆體後的抗震性能,通過設置保溫隔熱孔,從而提高了牆體的保溫隔熱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測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砌築成牆體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砌體,2為上頂面,3為凸塊,4為側面,5為鋼筋通孔,6為保溫隔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所示,本建築抗震砌塊,包括呈正六稜柱的砌體I ;該砌體I包括上頂面2、下頂面和六個側面4,在砌體I相對應的兩個側面4的中部之間有鋼筋通孔5,該鋼筋通孔5的橫截面為圓形,在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4的至少兩個相對應的側面4之間有與鋼筋通孔5相錯的保溫隔熱孔6。如圖2所示,在砌築時,將上頂面2和下頂面作為牆體的前面和後面,通過側面4的相互連接依次砌築成牆體,牆體內形成多個平行且成傾斜狀的鋼筋通孔5,在每個鋼筋通孔5內穿入鋼筋並灌注砂漿或混凝土,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牆體的抗震強度,而由於提高了抗震強度從而能更多的設置保溫隔熱孔6,從而提高了牆體的保溫隔熱性。
[0013]如圖1所示,上述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4兩兩相對應的側面4之間均有兩個保溫隔熱孔6並分別位於側面4的上部和下部。這樣能更好的提高牆體的保溫隔熱性。
[0014]根據需要,保溫隔熱孔6的孔徑在3釐米至5釐米之間,鋼筋通孔5的孔徑在7毫米至13毫米之間。
[0015]如圖1所示,為了便於砌築,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其中兩個相對應的側面4上分別有凸塊3和與凸塊3對應的通槽。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築抗震砌塊,其特徵在於,包括呈正六稜柱的砌體(I);所述砌體(I)包括上頂面(2)、下頂面和六個側面(4),在砌體(I)相對應的兩個側面(4)的中部之間有鋼筋通孔(5),所述鋼筋通孔(5)的橫截面為圓形,在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⑷的至少兩個相對應的側面⑷之間有與鋼筋通孔(5)相錯的保溫隔熱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抗震砌塊,其特徵在於,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4)兩兩相對應的側面(4)之間均有兩個保溫隔熱孔(6)並分別位於側面(4)的上部和下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築抗震砌塊,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隔熱孔(6)的孔徑在3釐米至5釐米之間,所述鋼筋通孔(5)的孔徑在7毫米至13毫米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築抗震砌塊,其特徵在於,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其中兩個相對應的側面(4)上分別有凸塊(3)和與凸塊(3)對應的通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築抗震砌塊,其特徵在於,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其中兩個相對應的側面⑷上分別有凸塊⑶和與凸塊⑶對應的通槽。
【文檔編號】E04B1/78GK203924455SQ201420342385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明者】呂淑珍 申請人: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