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能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7:15:01 2
專利名稱:換能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換能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型電聲轉換器領域,具體指一種將電能轉換為聲能的換能器。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訊的發展,全球行動電話用戶越來越多,用戶對行動電話的要求已不僅滿足於通話,而且要能夠提供高質量的通話效果,尤其是目前移動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行動電話的通話質量更顯重要,行動電話的麥克風作為行動電話的語音拾取裝置,其設計好壞直接影響通話質量。通常相關結構的換能發聲器件,包括一塑料殼體和收容於殼體內的微型發聲器本體。所述微型發聲器本體包括安置於盆架內的導磁板、收容於導磁板內的永磁體、設置於永磁體和磁碗形成的磁間隙內的單個振動音圈、與振動音圈相連的振膜,音圈的進線和出線焊接在殼體內的PCB板上。然而對於狹長形狀的揚聲器,由於自身結構的限制,大面積的振膜很難被一個磁路單元穩定的驅動,且一個磁路的揚聲器的靈敏度也較差,這樣揚聲器的性能很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電聲轉換器的磁路單元驅動力部足,難以穩定驅動振膜發聲的問題,而提出一種換能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換能器,包括設有一導磁板的磁路單元,其中所述導磁板上設有至少二個相互分離的主磁鋼,每個主磁鋼朝導磁板的長邊方向的兩端均設有一副磁鋼,所述主磁鋼與相應設置的副磁鋼之間設有間隙及與導磁板構成磁間隙,所述每個磁間隙內懸置一音圈, 所述音圈與一振膜連接。優選的,所述相鄰副磁鋼之間設有第一間隙。進一步的,所述導磁板設有磁底板,從磁底板兩側衍生出將主磁鋼夾設在中間的至少二對磁側板,所述磁側板與主磁鋼之間設有第二間隙。所述每對磁側板之間設有第三間隙。所述相鄰的副磁鋼被夾設在第三間隙中。所述副磁鋼牴觸連接在磁側板上,並與磁底板連接於一起。所述振膜上設有與音圈數量一致的球頂部,每個球頂部與對應的音圈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換能器,包括設有一導磁板的磁路單元,其中所述導磁板上設有至少二個相互分離的主磁鋼,每個主磁鋼朝導磁板的長邊方向的兩端均設有一副磁鋼,所述副磁鋼與主磁鋼之間設有間隙及與導磁板構成磁間隙,這樣構成多磁路的磁路單元,所述每個磁間隙內懸置一音圈,所述音圈與一振膜連接。可有力的驅動大面積振膜振動發聲,解決了驅動力不足的問題,也提高了揚聲器的靈敏度和性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振膜與磁路單元分離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磁路單元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磁路單元爆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參圖1、2及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換能器,包括磁路單元10,所述磁路單元包括一個導磁板11,所述導磁板11設有磁底板110,從磁底板110兩側衍生出相互平行設置的磁側板111、112,在本實施例中,磁導板111、112的數量為2對,然實際應用中磁導板111、 112的數量不限制於此。所述每對相鄰磁側板111、112之間設有第三間隙116 ;所述磁底版 110的兩端均還設有磁支撐板113、114。為了在導磁板11上設置多個磁間隙,所述導磁板11上設有多個與磁間隙數量對應的主磁鋼12、13,每個主磁鋼12或13朝導磁板11長邊方向的兩端均設有副磁鋼121、122 或131、132,所述副磁鋼121、122與主磁鋼12之間設有間隙以便懸置音圈;所述主磁鋼12、 13分別設置在對應的磁側板111、112之間,並相互設有對應的第二間隙120、130以便形成磁間隙,主磁鋼12、13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的數量為二個,但不限制於此。另,所述相鄰的副磁鋼122、131被夾設在第三間隙116中並安設在連接相鄰磁路的連接板115上。為了提高磁路單元的驅動力,所述相鄰副磁鋼122、131之間設有第一間隙14。為了形成完整的磁迴路,所述副磁鋼131、132牴觸連接在磁側板112上,並與磁底板110連接於一起,由於第二間隙120、130分別與主磁鋼和副磁鋼之間的間隙相通,以形成磁間隙,所述每個磁間隙內懸置一音圈,所述音圈與一振膜21連接,所述振膜21上設有與音圈數量一致的球頂部,每個球頂部與對應的音圈連接,以便驅動帶有多個音圈的振膜21 振動發聲,每個主、副磁鋼上均設有改善磁通的極片15。本實用新型在同一個導磁板上設置有多個主磁鋼和相應的副磁鋼構成多個磁路, 每個磁路驅動對應的音圈振動,提供了強有力的驅動力,提高換能器的性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換能器,包括設有一導磁板的磁路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磁板上設有至少二個相互分離的主磁鋼,每個主磁鋼朝導磁板的長邊方向的兩端均設有一副磁鋼,所述主磁鋼與相應設置的副磁鋼之間設有間隙及與導磁板構成磁間隙,所述每個磁間隙內懸置一音圈,所述音圈與一振膜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換能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副磁鋼之間設有第一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換能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磁板設有磁底板,從磁底板兩側衍生出將主磁鋼夾設在中間的至少二對磁側板,所述磁側板與主磁鋼之間設有第二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換能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對相鄰磁側板之間設有第三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換能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的副磁鋼被夾設在第三間隙中。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換能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副磁鋼牴觸連接在磁側板上,並與磁底板連接於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換能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振膜上設有與音圈數量一致的球頂部,每個球頂部與對應的音圈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微型電聲轉換器領域,具體指一種將電能轉換為聲能的換能器,包括設有一導磁板的磁路單元,其中所述導磁板上設有至少二個相互分離的主磁鋼,每個主磁鋼朝導磁板的長邊方向的兩端均設有一副磁鋼,所述副磁鋼與主磁鋼之間設有間隙及與導磁板構成磁間隙,這樣構成多磁路的磁路單元,所述每個磁間隙內懸置一音圈,所述音圈與一振膜連接。可有力的驅動大面積振膜振動發聲,解決了驅動力不足的問題,也提高了揚聲器的靈敏度和性能。
文檔編號H04R9/02GK201967111SQ20112000257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6日
發明者吳三友, 張 雄, 李林珍, 江文濤, 石磊 申請人:瑞聲光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