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聲醫用聽診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6:57:56
專利名稱:立體聲醫用聽診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體聲醫用聽診器。
背景技術:
聽診器是內外婦兒醫師最常用的診斷用具,是醫師的標誌,現代醫學即開始於聽診器的發明。聽診器自從被用於臨床以來,外形及傳音方式有不斷的改進,但是其基本結構變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傳導部分(膠管)及聽音部分(耳件)組成。現行普通的聽診器都是由一個拾音器連接一根橡膠管和聽診筒組合而成的,並被全世界廣泛應用,但是面對醫學領域不斷發展及更為精細的要求,其聽診筒發出的小音量、不夠立體的音效,及其拾音器聲源辨識度低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急需一種可辨識細小聲源,具有立體聲效果的聽診器。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普通聽診器音量小、聲音不夠立體以及聲源辨識度低,為解決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現提供如下方案一種立體聲醫用聽診器,主要包括聽診筒、橡膠管以及拾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側聽診筒通過所述橡膠管連接一個拾音器。所述的兩側拾音器採用可拼接拆卸結構。所述的兩根橡膠管之間設置有一固定小支架。所述的拾音器的上端面開設有一斜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聽診筒音量大、具有雙通道立體聲效果,且拾音器可辨識較細小聲源。
圖I為立體聲醫用聽診器結構不意圖;圖2為立體聲醫用聽診器合併結構示意圖;圖3為拾音器側面燕尾槽結構示意圖;圖4為拾音器頂端斜槽結構示意圖;圖5為振動膜連緊固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特徵及其它相關特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於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附圖1-5中標號1-9代表的是耳塞I、聽診筒2、橡膠管3、拾音器4、小支架5、支架6、振動膜連緊固架7、螺釘孔8、振動膜9。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聽診筒2、橡膠管3以及拾音器4,其中聽診筒2的頭部連接耳塞1,聽診筒2的尾部分別連接兩根橡膠管3,橡膠管3的另一端連接拾音器4,並在聽診筒2與橡膠管3的交界處設置一個小支架5,該小支架5用以固定兩根橡膠管3。如圖1、2、3所示,其上述及的拾音器4並不局限於常規的圓形,它的形狀可以是圓形或長方形。當本實施例中的拾音器4需要合併使用時,拾音器4的形狀採用長方體,為便於兩個拾音器4拼接成一體,在拾音器4的內側開設燕尾槽,兩個拾音器4的燕尾槽可相互吻合拼接成一體。當兩個拾音器4合併為一體使用時音量將增大一倍,拾音器4可以辨識更加細小的聲源。 如圖4和5所示,當上述的兩個長方形拾音器4拼接成為一體之後,將新的振動膜9通過螺釘孔8與振動膜連緊固架7結合在一起,然後將所述連接有振動膜9的振動膜連緊固架7插入拾音器4頂端的斜槽之中,或直接通過粘膠與拾音器4粘固,自此拼接之後的拾音器4完成。其中振動膜9的面積不小於單個拾音器4的振動膜面積。當兩個拾音器4合併為一體使用時音量將增大一倍,拾音器4可以辨識更加細小的聲源,並且具有雙通道立體聲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立體聲醫用聽診器,主要包括聽診筒、橡膠管以及拾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側聽診筒通過所述橡膠管連接一個拾音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立體聲醫用聽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側拾音器採用可拼接拆卸結構。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立體聲醫用聽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根橡膠管之間設置有一固定小支架。
4.如權利要求I和2所述的一種立體聲醫用聽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拾音器上端面開設有一斜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體聲醫用聽診器。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當前普通聽診器單一的拾音器在使用時音量小且音效不夠立體的現象而提出的,其具體包括聽診筒、橡膠管以及拾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側聽診筒通過橡膠管連接一個拾音器,在所述的兩根橡膠管之間設置有一小支架用於固定兩根橡膠管;其中兩側拾音器的採用可拼接拆卸結構,兩個拾音器可通過燕尾槽拼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聽診筒音量大、具有雙通道立體聲效果,且拾音器可辨識較細小聲源。
文檔編號A61B7/02GK202505376SQ201220122530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金文龍 申請人:金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