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
2023-04-29 19:40:16 1
一種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所述的秋刀魚內臟經超臨界CO2一次萃取得到魚油,其酸值(0.56mg?KOH/g)、過氧化值(1.38m?mol/kg)和碘值(123.01g/100g)等均符合SC/T3502-2000精製魚油一級標準,同時富含ω-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EPA含量特別豐富,為13.82%。然後以脫油後的秋刀魚內臟為原料,無水乙醇為夾帶劑,超臨界CO2二次萃取卵磷脂。得到的卵磷脂微黃,主要由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和磷脂醯肌醇組成,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其DHA為所有脂肪酸中含量最多,達到27.44%。
【專利說明】一種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
【發明內容】
[0001]本發明屬於魚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秋刀魚(Cololabis saira)英文名Pacific saury,它之所以名為秋刀魚可能是因為體型像刀,而又在秋季捕獲;分類學屬為:脊索動物亞門(Chordata),硬骨魚綱(Actinopterygii),頜針魚目(Beloniformes),竹刀魚科(Scomberesocidae),秋刀魚屬(Cololabis),是一種重要的經濟魚類。在日本、俄羅斯、韓國和中國臺灣省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日本是捕撈秋刀魚最主要的國家之一,年總捕撈量在30萬t左右。自2001年開始,我國臺灣省也開始在北太平洋公海進行秋刀魚的捕撈,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並據最新報導,2012年我國臺灣省秋刀魚捕獲量已超過16萬t,居全球第二。我國大陸從2003年開始在北太平洋公海進行秋刀魚捕撈,生產規模較小,對漁場等情況的了解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國有良好的漁業基礎、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龐大的市場規模。秋刀魚屬中上層魚類,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北部溫帶水域,為冷水性表上層洄遊性魚類,喜歡在寒暖海流交匯處聚集。秋刀魚成熟後肉體長一般為24?32cm,最長可達到40cm。它的壽命較短,大概I到2年,但產卵期長,成熟後幾乎終年產卵。它這種生命周期短,生長迅速的特性,決定了它具有較強的資源恢復能力。秋刀魚屬於高蛋白高脂魚,經測定,其蛋白質含量佔17.6%,脂肪含量佔21.0%。不僅胺基酸組成平衡,而且富含EPA和DHA等多不飽和脂肪酸。
[0003]我國秋刀魚的捕獲量在逐年增加,同時其加工業也在不斷崛起,不少日本企業在中國進行秋刀魚的加工,同時我國企業也在不斷開發秋刀魚,2013年寧波佳必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64.2噸秋刀魚罐頭順利出口至俄羅斯。在其加工過程中,一般將內臟丟棄,較少進行綜合利用,而秋刀魚內臟佔總重的10.5%,若不進行利用將造成大量浪費,還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經測定,秋刀魚內臟中脂肪含量為25.1%,卵磷脂含量也較豐富。卵磷脂主要存在於蛋黃、大豆和動物及植物的組織中,一般從大豆和蛋黃中提取,卵磷脂的主要商業來源就是大豆和蛋黃。然而大豆卵磷脂富含飽和脂肪酸而非不飽和脂肪酸,蛋黃中磷脂的膽固醇水平相對較高,脂肪酸組成也不夠理想。而海洋卵磷脂是指來自於海洋生物的卵磷脂,它作為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豐富來源,已引起廣泛的關注。研究表明,對於人體健康,海洋卵磷脂比存在於魚油中的甘油三酯具有更多的優勢。這些優勢包括具有更高含量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 ;能更好的被組織吸收以及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率。此外,它還能減少冠心病、炎症、自身免疫病、高血壓、惡性腫瘤、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等的發病率,提高嬰幼兒大腦和眼睛的功能等。一些研究同時也顯示海洋卵磷脂具有抗氧化特性。我國對秋刀魚的需求持續增長,而且秋刀魚本身價格低廉,所以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市場開發前景。若採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從秋刀魚加工廢棄物內臟中提取、分離和製備秋刀魚油和卵磷脂,開發秋刀魚精深加工產品,可以提升社會和經濟效益。
[0004]然而,魚油為非極性,而卵磷脂帶有一定的極性,提取上存在難度,因此,如何能夠有效的提取魚油以及卵磷脂,提高秋刀魚內臟的綜合利用率,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研究一種從秋刀魚加工廢棄物內臟中分別萃取魚油及卵磷脂的方法,使廢棄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時製得的魚油不需精製處理。魚油和卵磷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別達到79.1%和63.5%, EPA和DHA的含量分別為20.1%和33.0%,操作簡單,所得產品品質高。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以秋刀魚內臟為原料,絞碎後裝入萃取器中,向盛有原料內臟的萃取器中通入超臨界CO2,控制萃取壓力35~45MPa,萃取溫度50~60°C,萃取時間2~3h。在分離器中收集魚油,連續萃取至不再分離出魚油;再向盛有脫油內臟的萃取器中通入含有無水乙醇的超臨界CO2,萃取壓力40~45MPa,萃取溫度50~55°C,無水乙醇流速1.0~2.0ml/min,萃取時間1.5~2.5h,在分離器中收集卵磷脂的乙醇溶液,經脫除乙醇後,真空乾燥製得卵磷脂產品。
[0008]本發明提出的製備秋刀魚油及卵磷脂產品採用以下方法:
[0009]1、超臨界CO2 —次萃取,採用超臨界CO2從秋刀魚內臟中萃取魚油,萃取壓力35~45MPa,萃取溫度50~60°C,萃取時間為2~3h ;
[0010]2、超臨界CO2 二次萃取,以無水乙醇為夾帶劑,採用超臨界CO2從秋刀魚脫油內臟中進一步萃取卵磷脂,萃取壓力40~45MPa、萃取溫度50~55°C、夾帶劑流速1.0~2.0ml/min和萃取時間為1.5~2.5h。 經分離,脫除乙醇後,再經低溫真空乾燥製得卵磷脂產品。
[0011]本發明所製得的秋刀魚油色澤、酸值、過氧化值等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精製魚油一級標準,並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達到79.0 %,多不飽和脂肪酸中EPA和DHA分別達到13.8%和5.0% ;所製得卵磷脂產品呈微黃,主要由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和磷脂醯肌醇組成,純度為63.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63.5% ),尤其是DHA含量,達到27.4%,是所有脂肪酸含量中最高的。
[0012]表1為所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各項理化指標,與SC/T3502-2000魚油標準進行比較,秋刀魚油各項指標均符合精製魚油一級標準;卵磷脂的幾項指標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磷脂通用技術條件LS/T10206-1994 —級標準。
[0013]表1秋刀魚油及卵磷脂理化指標(? ± 5,%,η=3,溼樣)(實施例3)
【權利要求】
1.一種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以秋刀魚加工廢棄物內臟為原料,經絞碎後採用超臨界CO2 —次萃取;得到內臟油和脫油內臟,再以無水乙醇為夾帶劑,對脫油內臟進行超臨界CO2 二次萃取,製備卵磷脂相關產品。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具體步驟如下: (1)超臨界CO2—次萃取,採用超臨界CO2從秋刀魚內臟中萃取魚油,萃取壓力35?45MPa,萃取溫度50?60°C,萃取時間為2?3h ;魚油得率為12.4g/100g?22.0g/100g原料; (2)超臨界CO2二次萃取,以無水乙醇為夾帶劑,採用超臨界CO2從秋刀魚脫油內臟中萃取卵磷脂,萃取壓力40?45MPa,萃取溫度50?55°C,夾帶劑流速1.5?2.0ml/min,萃取時間為1.5?2.5h ;經分離,脫除乙醇後,再經低溫真空乾燥製得含有磷脂醯膽鹼(PC)、磷脂醯乙醇胺(PE)和磷脂醯肌醇(PI)的卵磷脂產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徵在於製得的魚油經過精製處理,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超過75.0 %。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秋刀魚內臟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徵在於製得的卵磷脂產品中磷脂的純度超過60.0%。
【文檔編號】A23J7/00GK103749940SQ201410011065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0日
【發明者】陶寧萍, 葉彬清, 王錫昌, 朱清澄, 花傳祥, 金銀哲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