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珠絲槓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3 06:29:41
滾珠絲槓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珠絲槓裝置,通過使組裝至滾珠絲槓裝置的螺母側的螺紋槽與絲槓軸側的螺紋槽之間的滾珠無限循環,而減少構成部件數量,並實現小型且節省空間。尤其,其目的在於,通過在螺母的兩端面上設置循環通路(端部反向器),而不會增大螺母的外徑尺寸地,提供小巧的滾珠絲槓裝置。作為端部反向器式的滾珠絲槓裝置的構成,在絲槓軸(2)的外周面上具有螺母(1)並通過絲槓軸的螺旋槽(2a)和螺母的螺旋槽(1a)而形成滾珠(3)的滾動通路。在螺母(1)的軸向兩端部上形成有沿螺母(1)的軸向延伸的貫穿孔(13),通過與該貫穿孔的兩端連接的端部反向器(5)而形成滾珠回流路徑,形成滾珠(3)的無限循環通路。
【專利說明】滾珠絲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使用在工作機械以及注塑成型機中的滾珠絲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現有的滾珠絲槓裝置,例如列舉有如專利文獻I那樣的滾珠插管式的滾珠絲槓裝置。該滾珠絲槓裝置的滾珠循環插管配置在螺母的外徑面上,且通過從螺母的側面突出而露出的結構而配置。
[0003]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2003-269567號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通過使組裝至滾珠絲槓裝置的螺母側的螺紋槽與絲槓軸側的螺紋槽之間的滾珠無限循環,而減少構成部件數量,並實現小型且節省空間。尤其,其目的在於,通過在螺母的兩端面上設置循環通路(端部反向器),而不會增大螺母的外徑尺寸地,提供一種小巧的滾珠絲槓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提供如下方案。
[0006](I) 一種端部反向器式滾珠絲槓裝置,具有:在內周面形成有螺旋槽的螺母;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槽的絲槓軸;配置在由螺母的螺旋槽與絲槓軸的螺旋槽形成的滾道之間的滾珠;和使滾珠從滾道的終點返回至起點的滾珠回流路徑,通過使滾珠在所述滾道內滾動而使所述螺母相對於絲槓軸相對移動,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珠回流路徑通過形成在所述螺母上且沿軸向貫穿的滾珠回流通路、和形成在與該滾珠回流通路的兩端連接的端部反向器上的彎曲路徑,而形成在螺母的內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循環路式滾珠絲槓裝置的剖視圖。
[0008]附圖標記說明
[0009]I螺母
[0010]Ia螺母的螺旋槽
[0011]11凸緣
[0012]13成為滾珠回流通路的貫穿孔
[0013]15端部反向器安裝用的凹部
[0014]2絲槓軸
[0015]2a絲槓軸的螺旋槽
[0016]3滾珠
[0017]4密封件
[0018]5端部反向器
[0019]51彎曲路徑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滾珠絲槓裝置的立體剖視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滾珠絲槓裝置由螺母1、絲槓軸2、滾珠3、環狀的密封件4、和端部反向器(end deflector) 5構成。在螺母I的內周面上形成有螺旋槽la,在絲槓軸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槽2a。在由螺母I的螺旋槽Ia與絲槓軸2的螺旋槽2a形成的滾道之間,配置有滾珠3。在螺母I的軸向一端上形成有凸緣11。
[0021]在螺母I上形成有沿軸向延伸的貫穿孔13。在螺母I的貫穿孔13的兩端部上,形成有配置端部反向器5的凹部15。即,本滾珠絲槓裝置的滾珠回流路徑通過由貫穿孔13構成的滾珠回流通路、和形成在與該滾珠回流通路的兩端連接的端部反向器5上的彎曲路徑51,而形成在螺母I的內部。端部反向器5使用切線前傾上揚形狀的結構。在螺母I的軸向兩端安裝有密封件4。
【權利要求】
1.一種端部反向器式滾珠絲槓裝置,具有:在內周面形成有螺旋槽的螺母;在外周面形成有螺旋槽的絲槓軸;配置在由螺母的螺旋槽與絲槓軸的螺旋槽形成的滾道之間的滾珠;和使滾珠從滾道的終點返回至起點的滾珠回流路徑, 通過使滾珠在所述滾道內滾動而使所述螺母相對於絲槓軸相對移動,其特徵在於, 所述滾珠回流路徑通過形成在所述螺母上且沿軸向貫穿的滾珠回流通路、和形成在與該滾珠回流通路的兩端連接的切線前傾上揚形狀的端部反向器上的彎曲路徑,而形成在螺母的內部。
【文檔編號】F16H25/22GK204239651SQ201420323215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明者】宮崎一成, 下村裕哉 申請人:日本精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