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異味除菌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冰箱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5:22:01
專利名稱:一種除異味除菌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冰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異味除菌裝置,以及使用該裝置的冰箱。
技術背景冰箱出庫時,箱內塑料件散發的氣味經過一定時間的密閉,導致客戶在購買階段打開冰箱時能聞到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影響客戶的購買慾。冰箱在使用過程中,放入食品時可能帶入細菌,長期放置食品也會滋生細菌並在冰箱間室中產生異味,嚴重地影響食品的保鮮期。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除異味除菌裝置,以及使用該裝置的冰箱。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於採用了一種除異味除菌裝置,該裝置由LED燈、光觸媒塗覆層和光觸媒載體構成,光觸媒塗覆層負載於光觸媒載體表面,LED紫外燈對光觸媒載體表面的光觸媒塗覆層進行照射。LED紫外燈的波長範圍在350nm 400nm之間,光觸媒塗覆層為納米二氧化鈦與納米銀的混合物,或納米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銅半導體材料與納米二氧化鈦的複合物;納米銀與納米二氧化鈦質量比為0. 5 10% ;納米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銅半導體材料與納米二氧化鈦質量比為2 12%。光觸媒載體為活性炭纖維、蜂窩活性炭、陶瓷片、沸石、麥飯石、或蒙脫石,具有強吸附功能的同時,與TiO2相結合能不斷自動再生。LED紫外燈與光觸媒塗覆層充分接觸,附有光觸媒塗層的載體包圍LED紫外燈。該裝置安裝在冰箱中,當LED紫外燈關閉時,活性炭纖維、蜂窩活性炭、陶瓷片、沸石的強吸附功能對冰箱內的異味進行強有力的吸附;當LED紫外燈開啟時,活性炭纖維、蜂窩活性炭、陶瓷片、沸石、麥飯石、或蒙脫石解吸異味,同時LED紫外燈光對光觸媒進行光催化,降解異味的同時提高除菌效果。此裝置可以安裝在冰箱的風道中,還可以與風扇結合安裝在冰箱箱體內,通過冰箱中風道內空氣的循環或風扇對冰箱內氣體加速循環以吸附並除去空氣中的異味和細菌。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本實用新型以吸附材料作為光觸媒的載體,不僅可以節省空間,而且與TiO2相結合,可以通過紫外燈照射TiO2不斷分解吸附材料所吸附的異味。這是一個自動再生的過程,延長了吸附材料的使用壽命。例如,活性炭纖維微孔含量大(90%以上),孔徑小,其平均孔徑小於2nm,比表面積大(1000 3000m2/g),故吸附能力強,吸附容量大,從而能有效地吸附低濃度以至微量的吸附質。因此,其發達的孔隙結構和高比表面積為TiO2提供了高濃度的汙染物環境,與TiO2相結合,能大大提高光催化反應效率。另外,經研究表明吸附材料作為光觸媒的載體並不影響它的吸附性能。用350nm 400nm波長的LED紫外燈光對光觸媒進行照射,可以加快光催化分解冰箱內異味和提高除菌效果。
圖I為除異味除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除異味除菌裝置安裝在冰箱風道內的應用方法示意圖。圖3A、3B為除異味除菌裝置與風扇結合安裝的應用方法示意圖。其中1為LED紫外燈、2為光觸媒塗覆層、3為光觸媒載體、4為箱體、5為風道、6為除異味除囷裝直、7為風扇。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圖I中,本實用新型的除異味除菌裝置,由LED紫外燈I及電路板,光觸媒塗覆層2和光觸媒載體3構成,光觸媒塗覆層2負載於光觸媒載體3的表面,LED紫外燈I對光觸媒載體表面的光觸媒塗覆層進行照射。圖2中,本實用新型的除異味除菌裝置6安裝在冰箱箱體4內的風道5內,通過冰箱風道5內空氣的循環吸附並除去箱體4內異味及細菌。圖3A、3B中,本實用新型的除異味除菌裝置6與風扇7結合安裝在冰箱箱體4中,風扇7對冰箱內氣體加速循環有利於除異味除菌裝置6吸附並除去空氣中的異味和細菌。
權利要求1.一種除異味除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除異味除菌裝置由LED紫外燈(I)、光觸媒塗覆層(2)和光觸媒載體(3)構成,所述光觸媒塗覆層(2)負載於所述光觸媒載體(3)的表面,所述LED紫外燈(I)對所述光觸媒載體表面的光觸媒塗覆層進行照射。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除異味除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LED紫外燈(I)的波長範圍為350nm 400nm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除異味除菌裝置,其特徵在於,光觸媒載體(3)包圍所述LED紫外燈(I)。
4.ー種冰箱,包括箱體(4)、設置於箱體(4)內的風扇(7),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內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3中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除異味除菌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除異味除菌裝置,所述除異味除菌裝置由LED紫外燈、光觸媒塗覆層和光觸媒載體構成,所述光觸媒塗覆層負載於所述光觸媒載體的表面,所述LED紫外燈對所述光觸媒載體表面的光觸媒塗覆層進行照射。本實用新型以吸附材料作為光觸媒的載體,不僅可以節省空間,而且與TiO2相結合,可以通過紫外燈照射TiO2不斷分解吸附材料所吸附的異味。這是一個自動再生的過程,延長了吸附材料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25D23/12GK202387017SQ201120431310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日
發明者何偉, 張啟花, 方波, 李猛, 白瑩, 白連社, 胡海梅, 闞苗 申請人: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