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5:13:41 1
專利名稱: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位的測量領域,具體為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汽車運行時各項參數監控逐步趨向自動化、智能化,為此,汽車內設有多種傳感器實時探測各項參數並傳輸給控制器。汽車水箱提供的水循環是發動機冷卻的關鍵工質,也是保障發動機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因此,現多採用水位傳感器監控水箱的水位。但是,目前汽車水箱內的水位傳感器和汽車水箱之間並不固定,導致對水位的探測精度不高,影響了監控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連接牢固的液位測量設備,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發明目的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包括水位探頭和導線,導線的一端連接水位探頭的信號輸出端,其特徵是還包括固定面板,固定面板的中部開有探頭孔,水位探頭嵌在固定面板中部的探頭孔內。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水位探頭和固定面板中部的探頭孔之間形成過盈配合。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水位探頭粘接在固定面板中部的探頭孔內。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固定面板的邊緣處還開有安裝孔。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固定面板的側面中至少一對相對的側面上開有安裝槽。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水位探頭嵌在固定面板中部的探頭孔內,為增加穩定性,可以採用水位探頭和探頭孔之間形成過盈配合,也可以將水位探頭和探頭孔之間粘接,或者兩種方法同時採用,隨後通過固定面板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水箱或水槽的內壁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連接牢固,提高了水位傳感器的探測精度。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採用安裝孔的固定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採用安裝槽的固定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包括水位探頭I、導線2和固定面板3,如圖I和圖2所示,具體結構是導線2共有三股,導線I的一端都連接水位探頭I的信號輸出端,固定面板3的中部開有探頭孔31,水位探頭I嵌在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內。為保護導線2,導線2都套在護套管4內。為保證安裝穩定,本實施 例中水位探頭I和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之間形成過盈配合。為便於安裝,本實施例中固定面板3的邊緣處開有安裝孔32。本實施例使用時,將水位探頭I嵌在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內,水位探頭I和探頭孔31之間形成過盈配合,隨後通過固定面板3的安裝孔32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水箱或水槽的內壁上。實施例2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包括水位探頭I、導線2和固定面板3,如圖3所示,具體結構是水位探頭I粘接在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內,固定面板3的側面中相對的一對側面上開有安裝槽33。其他結構都和實施例I同。本實施例使用時,將水位探頭I嵌在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內,將水位探頭I和探頭孔31之間粘接,隨後通過固定面板3的安裝槽33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水箱或水槽的內壁上。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包括水位探頭(I)和導線(2),導線(2)的一端連接水位探頭(I)的信號輸出端,其特徵是還包括固定面板(3),固定面板(3)的中部開有探頭孔(31),水位探頭(I)嵌在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內。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水位探頭(I)和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之間形成過盈配合。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水位探頭(I)粘接在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內。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固定面板(3)的邊緣處還開有安裝孔(32)。
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固定面板(3)的側面中至少一對相對的側面上開有安裝槽(33)。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固定面板(3)的邊緣處還開有安裝孔(32)。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其特徵是固定面板(3)的側面中至少一對相對的側面上開有安裝槽(3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液位的測量領域,具體為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一種帶有固定面板的水位傳感器,包括水位探頭(1)和導線(2),導線(2)的一端連接水位探頭(1)的信號輸出端,其特徵是還包括固定面板(3),固定面板(3)的中部開有探頭孔(31),水位探頭(1)嵌在固定面板(3)中部的探頭孔(31)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連接牢固,探測精度高。
文檔編號G01F23/00GK202661126SQ201220182849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
發明者周豪良 申請人:上海威貿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