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6:01:31 2
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屬於照明設備配件,主要解決了現有的反光罩對光線的利用率不高、光照均勻性很低的問題。該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相連且焦點在同一軸線上但並不重合的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第三曲面(3)和第四曲面(4),其中,第一曲面(1)的底部設置有開口(5),而第四曲面(3)的頂部則設置有用於連接照明燈配光設備的結構平面(6)。通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達到了提高光照均勻性和光線利用率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光罩,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港口、碼頭等公共場所常用的照明燈,主要是以金滷燈和高壓鈉燈為主,而燈具的反光罩則主要以簡單的彎曲反光板或者由一段二次曲線旋轉而成的曲面反射罩為主,其目的是將光源發出的光反射出去。但是,無論是彎曲反光板還是二次曲線旋轉而成的曲面反射罩,其結構都非常簡單,由它們反射出去的光線雜亂無章,同時也無法結合光源本身的發光特點對光線進行有效而準確的控制,在這種反射狀況下,要麼造成無規則的大面積擴散光分布,要麼光照均勻度極差,進而導致反射光線的有效利用率很低。
[0003]以燈具直徑範圍在(350_600)mm內、反射罩為一段拋物線旋轉而成的曲面反光罩為例,如圖1所示,11為光源,20為反光罩,30為透明件。其中,反光罩的側面為拋物面,光源位於其焦點處,由於整個側面為一個整體,不同位置的焦點相同,因此,所有光線經過反光罩反射後形成了平行光,在經過透明件(正交雙曲線形成的玲晶單元)後,形成的是大角度範圍近似圓形的光強分布,而平行光線之間難免存在間隙,如此其光照均勻性便受到了影響,反射光線的有效利用率也很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經反光罩反射後的光線利用率不高、均勻性較低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包括依次相連且焦點在同一軸線上但並不重合的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其中,第一曲面的底部設置有開口,而第四曲面的頂部則設置有用於連接照明燈配光設備的結構平面。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底部的開口其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一曲面的中心軸線、第二曲面的中心軸線、第三曲面的中心軸線和第四曲面的中心軸線重合。
[0008]再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的焦點均位於所述第一曲面底部開口的中心軸上。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的內壁為光滑面。
[0010]具體地說,所述結構平面為開口面,而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均由鋁材製成。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I)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原理簡單,成本低廉,非常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
[0013](2)本實用新型巧妙地利用光反射原理,改變採用同一拋物面來形成反光罩的現有技術,而採用焦點並不重合的四個曲面依次連接而形成本技術的反光罩,如此在整個反光罩中,便具有了四個焦點,從而使得光源發出的光線在四個不同曲面上的反射光線互不平行,形成交叉,進而達到了提高反射光均勻性和提高利用率的目的,相比現有的反光罩,其實用價值大大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光線在現有技術的反光罩中的反射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實施例中光源的發光點與第二曲面的焦點重合時反射光線的示意圖。
[0017]圖4為實施例中光源的發光點與第三曲面的焦點重合時反射光線的示意圖。
[0018]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0019]1-第一曲面,2_第二曲面,3_第二曲面,4_第四曲面,5-開口,6-結構平面,7_第一曲面的焦點,8-第二曲面的焦點,9-第三曲面的焦點,10-第四曲面的焦點,11-光源,20-反光罩,30-透明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0021]實施例
[0022]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包括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
2、第三曲面3和第四曲面4,該四個曲面依次連接且平緩過渡。其中,第一曲面的底部開設有開口 5,用於安裝反光罩以及光源;第二曲面以第一曲面的頂部為其底部,第三曲面以第二曲面的頂部為其底部,第四曲面以第三曲面的頂部為其底部,且第一曲面的頂部、第二曲面的頂部和第三曲面的頂部完全敞開,使四個曲面形成的反光罩內部形成一個完全連通的空間;第四曲面的頂部設置有一塊結構平面6,該結構平面6為開口面,主要用於與照明燈的配光設備進行連接,通過控制配光設備的折射率,可以使折射出去的光線形成近似於15° X 30°的矩形光強分布效果。
[0023]為了保證反射效果,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的內臂全部通過拋光工藝進行打磨拋光,形成光滑曲面。同時,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的中心軸線與第一曲面底部開口的中心軸線重合,也即是整個反光罩的中心軸線,並且,安裝光源時,使光源的中心軸線也與反光罩的中心軸線重合,而第一曲面的焦點7、第二曲面的焦點8、第三曲面的焦點9和第四曲面的焦點10均位於反光罩的中心軸線上。至於光源的發光點,可以與四個曲面的焦點重合,也可以不重合,但是必須在反光罩的中心軸線上,而且不能在於第一曲面底部的開口上,也不能位於第四曲面頂部的結構平面上,更不能超出開口和結構平面。而第一曲面底部的開口大小應大於光源的直徑,但不能過大,一般取光源直徑的1.5倍為宜。
[0024]下面以光源的發光點位於反光罩的中心軸線上為例,對本實施例中光線在四個曲面上的反射過程進行說明。
[0025](I)當光源的發光點處於第一曲面的焦點7時,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一曲面I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α I為零,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二曲面2、第三曲面3和第四曲面4的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正(反射光線到中心軸線O為逆時針方向),分別對應為β?、Υ?、Θ1,且其絕對值的大小是遞增的關係,即
|β 1|< Y 1|<| θ 1|.
[0026](2)當光源的發光點處於第二曲面的焦點8時,如圖3所示,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一曲面I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a 2(不同的反射點角度不同,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故取中間值,下同),為負值(反射光線到中心軸線O為順時針方向);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二曲面2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β2(不同的反射點角度不同,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故取中間值,下同),為零(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平行);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三曲面3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Y2(不同的反射點角度不同,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故取中間值,下同),為正值(反射光線到中心軸線O為逆時針方向);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四曲面4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Θ2(不同的反射點角度不同,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故取中間值,下同),為正值,並且有 |Θ 2 | > | Y 2|。
[0027](3)當光源的發光點處於第三曲面的焦點9時,如圖4所示,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一曲面I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a 3,為負值;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二曲面2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β 3,為負值,並且有
α3|>| β3 ;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三曲面3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Y 3,為零;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四曲面4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為Θ 3,為正值。
[0028](4)當光源的發光點處於第四曲面4的焦點10時,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四曲面4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Θ 4為零;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內壁反射後,反射光線與中心軸線O的夾角均為負值,分別對應為a 4、β 4、Y 4,且其絕對值大小為遞增關係,即|a 4 |〈 |β 4 |〈 | Y 4 |。
[0029]由上述分析可看出,同一發光點發出的光線,經本技術中形成反光罩的四個曲面內壁反射之後,反射光線的角度並不平行,而是互相交叉,從而形成了反射光線在整個空間內均勻分布的態勢,如此,在經過結構平面的折射後,作用在大氣中光照範圍內的光線也達到了亮度相同效果,即達到了很高的光照均勻度,進而使光線利用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0030]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進行限定。但凡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而進行的非創造性變化,如發光點位置的改變,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地四曲面的尺寸大小變化,第一曲面底部開口的大小選擇、第四曲面頂部的結構平面的折射率確定,以及整個反光罩的選材等等,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相連且焦點在同一軸線上但並不重合的第一曲面(I)、第二曲面(2)、第三曲面(3)和第四曲面(4),其中,第一曲面⑴的底部設置有開口(5),而第四曲面(4)的頂部則設置有用於連接照明燈配光設備的結構平面(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曲面(I)底部的開口(5)其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一曲面⑴的中心軸線、第二曲面(2)的中心軸線、第三曲面(3)的中心軸線和第四曲面的中心軸線(4)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曲面(I)、第二曲面(2)、第三曲面(3)和第四曲面⑷的焦點均位於所述第一曲面底部開口的中心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曲面(I)、第二曲面(2)、第三曲面(3)和第四曲面⑷的內壁為光滑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平面(6)為開口面。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照明燈具新型反光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曲面(I)、第二曲面(2)、第三曲面(3)和第四曲面⑷均由鋁材製成。
【文檔編號】F21V3/02GK203517619SQ201320516429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4日
【發明者】楊先才, 鬱春, 王克誠 申請人:深圳市鵬之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