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秸稈柴草氣化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2:56:16 1
專利名稱:一種秸稈柴草氣化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氣發生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秸稈柴草氣化爐。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使用的秸稈氣化爐對秸稈粒度有要求,並要加催化劑產生煤氣,對爐具的操作也有一些要求,這就使爐子的運行成本增加,不利於普及推廣。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秸稈柴草氣化爐。它的技術方案為爐外筒1內設置有集氣環2、加料口11、氣室31和壓料裝置12,在爐外筒1內下方設置有風室4和風室下環5,環5上設置有爐條9,風室4連接進風管8,爐外筒1下方外部設置有出灰口蓋32,爐外筒1上方端部設置有上料蓋10並由螺栓15固定,氣室31連接出氣管7;出氣管7連接輸氣管道17,其上設置有帶排煙閥16的排煙管14;輸氣管道17連接爐灶架22上的淨化室進氣口27,爐灶架22內的水箱24之間設置有淨化室管道29,管道29連接設置有淨化室出氣口28的排汙室21,淨化室進氣口27、淨化室管道29、淨化室出氣口28、燃氣管道26和燃燒器頭25依次連接,水箱24連接加水鬥23,進風管上設置有風機19。爐外筒1內有水套3,該套3分別連接出水口13和進水管口33。該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設計合理實用,對秸稈無粒度要求,不用添加催化劑,使運行成本大大降低,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便於普及推廣,熱值高節約能源,不汙染環境。
該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爐外筒1內設置有集氣環2、加料口11、氣室31和壓料裝置12,在爐外筒1內下方設置有風室4和風室下環5,環5上設置有爐條9,風室4連接進風管8,爐外筒1下方外部設置有出灰口蓋32,爐外筒1上方端部設置有上料蓋10並由螺栓15固定,氣室31連接出氣管7;出氣管7連接輸氣管道17,其上設置有帶排煙閥16的排煙管14;輸氣管道17連接爐灶架22上的淨化室進氣口27,爐灶架22內的水箱24之間設置有淨化室管道29,管道29連接設置有淨化室出氣口28的排汙室21,淨化室進氣口27、淨化室管道29、淨化室出氣口28、燃氣管道26和燃燒器頭25依次連接,水箱24連接加水鬥23,進風管上設置有風機19。爐外筒1內有水套3,該套3分別連接出水口13和進水管口33。打開上料蓋10,把易燃物點燃放入氣室31內,待易燃物全部燃燒,再向氣室31內加入3~5公斤秸稈,輕度倒實後,蓋好上料蓋10,啟動風機19由進風管8向氣室31送風,關閉排煙閥16,由氣室31產生的可燃氣經出氣管7和輸氣管道17進入淨化室管道29,水箱24中的水對可燃氣進行冷卻,然後冷卻的可燃氣進入排汙室21,其中不可燃的物質、水和灰粉沉澱到排汙室21,純淨的可燃氣經淨化室出氣口28進入燃氣管道26向燃燒器頭25供氣;此爐不用時,封爐,關閉風機19,打開排煙閥16,打開出灰口蓋32;在該爐使用過程中,同時也加熱水套3中的水,由出水口13和進水管口33向暖氣供熱。
權利要求1.一種秸稈柴草氣化爐,其特徵是爐外筒(1)內設置有集氣環(2)、加料口(11)、氣室(31)和壓料裝置(12),在爐外筒(1)內下方設置有風室(4)和風室下環(5),環(5)上設置有爐條(9),風室(4)連接進風管(8),爐外筒(1)下方外部設置有出灰口蓋(32),爐外筒(1)上方端部設置有上料蓋(10)並由螺栓(15)固定,氣室(31)連接出氣管(7);出氣管(7)連接輸氣管道(17),其上設置有帶排煙閥(16)的排煙管(14);輸氣管道(17)連接爐灶架(22)上的淨化室進氣口(27),爐灶架(22)內的水箱(24)之間設置有淨化室管道(29),管道(29)連接設置有淨化室出氣口(28)的排汙室(21),淨化室進氣口(27)、淨化室管道(29)、淨化室出氣口(28)、燃氣管道(26)和燃燒器頭(25)依次連接,水箱(24)連接加水鬥(23),進風管上設置有風機(1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稈柴草氣化爐,其特徵是爐外筒(1)內有水套(3),該套(3)分別連接出水口(13)和進水管口(33)。
專利摘要一種秸稈柴草氣化爐,屬於煤氣發生裝置技術領域。目前生產使用的秸稈氣化爐對秸稈粒度有要求,並要加催化劑產生煤氣。該爐的技術方案為爐外筒1內設置有集氣環2、加料口11、氣室31和壓料裝置12,在爐外筒1內下方設置有風室4,風室4連接進風管8,爐外筒1設置有出灰口蓋32,爐外筒1上有上料蓋10,氣室31連接出氣管7;出氣管7連接輸氣管道17,輸氣管道17連接淨化室進氣口27到燃燒器頭25,爐灶架22內的水箱24之間設置有淨化室管道29,管道29連接設置有淨化室出氣口28的排汙室21,進風管上設置有風機19。它的優點是對秸稈無粒度要求,不用添加催化劑,使運行成本大大降低。
文檔編號C10B53/00GK2656416SQ20032010611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8日
發明者景慎昌, 杜月森 申請人:景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