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黑板擦及其除粉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1:56:56 1
專利名稱:新型黑板擦及其除粉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黑板擦及其除粉塵裝置,主要用於擦黑板。
現有黑板擦不能去除粉塵,其不足之處在於擦黑板時粉塵大,弄髒頭面及衣服;吸塵影響人體健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新型黑板擦及其除粉塵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本實用新型由機體、電機、風機軸、離心式扇葉、軸流式扇葉、擋流板、氣筒和黑板擦組成,機體中央有電機和風機軸,風機軸上下分別有離心式扇葉和軸流式扇葉,兩扇葉間有擋流板和擋流環,軸流式扇葉外有氣筒和下端浸入水面,氣筒下部有環布的出氣口,氣筒與黑板擦吸氣腔連通,吸氣腔底端有環布小孔。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圖;圖2為
圖1的A-A視圖;圖3為
圖1的B-B視圖;圖4為
圖1的C-C視圖;圖5為
圖1的D-D視圖;圖6為
圖1的E向展開局部視圖;圖7為
圖1的F向展開局部視圖;圖8為
圖1的G向視圖9為圖8的H向視圖;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參見
圖1-圖7,機體1為圓柱形筒體,可用多段筒體組成,電機2的機殼固定連接於板3上,電機2的軸通過聯軸器4與風機軸5連接,也可用通長的電機軸以取代聯軸器和風機軸。軸5上部有離心式扇葉6,扇葉6的結構形式參見圖2,機體1上有排出口7、本實施例的排氣口形式為周圈均布的圓孔見圖7。扇葉6下方有中部有孔的上擋流板8和外部有孔的下擋流板9,板9下面有鉛垂向的擋流環10,詳見圖3。風機軸5下部固定連接有軸流式扇葉11,扇葉11的結構形式參見
圖1.4和5,扇葉11外圍有氣筒12,氣筒12的下部內圈上有出氣口13見圖6,氣筒12底部與外部有氣流過孔15的板16連成一體,進氣管14與氣筒12連通,機體下部為水池,水面28略蓋過扇葉11下端見圖5,以利扇葉11高速轉動時使水成霧狀以提高除塵效果。機體1側部有加水口17,供加入清水以維持予定水面高度。進氣管14通過輸氣小管20一直連通到黑板擦18上,黑板19上方有供輸氣小管20吊掛用的杆21。
黑板擦的結構見
圖1、圖8和圖9,中央有毛氈或刷毛22,頂面為塑料板23或木板,毛氈22四周為塑料板29圍成的吸氣腔24,腔外內邊有橡膠板圈25,腔24端面有許多吸氣小孔26,輸氣小管20與腔24連通。黑板下部中央有電機2的啟停按鈕,以利教師使用方便。
使用時啟動電機後用板擦18擦去粉筆字,在軸流式扇葉11高速轉動所產生的抽力作用下,粉塵經腔24、輸氣小管20、進氣管14和氣筒12,由出氣口13噴出,與水霧混合成塵霧,在離心式扇葉6和軸流式扇葉11的高速轉動所共同產生的推力作用下,塵霧按
圖1點畫線氣流方向,經進入和離開水面達到徹底除塵,除塵後的乾淨空氣通過扇葉6排入大氣,確保了擦黑板時產生的粉塵不致外溢。
本實用新型對比現有技術具有下述優點擦黑板時粉塵均被吸走和除塵,確保了人體清潔和免除吸塵。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黑板擦及其除粉塵裝置,其特徵在於,由機體、電機、風機軸、離心式扇葉、軸流式扇葉、擋流板、氣筒和黑板擦組成,機體中央有電機和風機軸,風機軸上下分別有離心式扇葉和軸流式扇葉,兩扇葉間有擋流板和擋流環,軸流式扇葉外有氣筒和下端浸入水面,氣筒下部有環布的出氣口,氣筒與黑板擦的吸氣腔連通,吸氣腔底端有環布小孔。
專利摘要新型黑板擦及其除粉塵裝置由機體、電機、風機軸、離心式扇葉、軸流式扇葉、擋流板、氣筒和黑板擦組成,機體中央有電機和風機軸,風機軸上下分別有離心式扇葉和軸流式扇葉,兩扇葉間有擋流板和擋流環,軸流式扇葉外有氣筒和下端浸入水面,氣筒下有環布的出氣口,氣筒與黑板擦吸氣腔連通,腔底端有環布小孔。擦黑板時無粉塵。
文檔編號B43L21/00GK2210107SQ94231209
公開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28日
發明者田繼章 申請人:田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