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增氧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0:37:56 3
專利名稱:潛水增氧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潛水增氧機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潛水增氧機,但它們的功能均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適用的範圍也受限。本實用新型專利公報上公告了一種「水處理設備」,其公告號為CN2146481Y,它包括在水中支撐操作機組的浮動結構,另包括一減壓室,該減壓室具有至少一個與露出水面之吸管相接的進氣口,此外該減壓室另設有一出氣口,特徵點是,操作機組的定向可依其垂直平面為準而加以調整;螺旋槳是完全設在減壓室之外,螺旋槳的轂是中空式的,除了能與外界相通外,也能與減壓室的出氣口相通,在螺旋槳轂和操作機組的固定部件之間則裝設常用的旋轉密封器,確保兩者的密封;使用時,操作機組的電動機轉動,將會把早行進入減壓室中的水吸出成空,而使其內產生一壓力降,然後將其從槳轂的軸向噴出。雖然它具有充氣、充氧、排氣、循環、去層及除冰的功能,但其充氧的效果不十分的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水及空氣充分融洽的潛水增氧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氣管,設在氣管上的浮體,葉輪及潛水電機動;在潛水電動機的前端內設有氣室,氣管與潛水電動機的氣室連通;葉輪的輪轂是空心的;其特徵在於輪轂的一端是封閉的,在其空腔內對應葉輪的水葉片的位置設有氣葉片,在其上位於每塊水葉片的背面氣葉片的正面設有出氣孔,其開口端與氣室連通。氣葉片、水葉片均螺旋形的設在輪轂的內外。出氣孔沿著氣葉片的軌跡分布。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能使水及空氣充分融洽;2、結構簡單,容易製造,價格便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
圖1的I部放大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圓筒的右視圖;圖6為圖5的B-B剖視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如
圖1、2、3、4、5、6所示,包括一氣管(2),設在氣管(2)上的中空塑料浮體(1),葉輪及潛水電動機(6);葉輪包括水葉片(9)及輪轂(7),輪轂(7)的芯(13)與潛水電動機(6)的轉軸(10)連接;在潛水電動機(6)的前端內設有氣室(11),氣管(2)與潛水電動機(6)的氣室(11)連通。在浮體(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定位環(3),在氣管(2)的下面設有定位杆(5),在定位杆(5)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定位環(4),當將潛水增氧機放入水下時,可以利用定位環(3、4)將其定位在一定的水下深度。在輪轂(7)的空腔內對應水葉片(8)的位置設有氣葉片(12),氣葉片(12)、水葉片(8)均螺旋形的設在輪轂(7)的內外;在輪轂(7)上位於每塊水葉片(8)的背面氣葉片(12)的正面設有5個出氣孔(9),出氣孔(9)沿著水葉片(8)的軌跡分布,其開口端與氣室(11)連通。使用時,潛水電動機轉動,將氣室(11)中的水吸出成空,使其內產生一壓力降,吸進外界的空氣,然後將其從各出氣孔(9)的徑向排出,在水葉片(8)的高速旋轉作用下,使空氣和水得到充分的融洽,另外又在水葉片的推動下,形成一股較強的水流向前推出,使水體在增氧的同時能流動循環,而收到更佳的增氧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潛水增氧機,包括氣管,設在氣管上的浮體,葉輪及潛水電機動;在潛水電動機的前端內設有氣室,氣管與潛水電動機的氣室連通;葉輪的輪轂是空心的;其特徵在於輪轂(7)的一端是封閉的,在其空腔內對應葉輪的水葉片(8)的位置設有氣葉片(12),在其上位於每塊水葉片(8)的背面氣葉片(12)的前面設有出氣孔,其開口端與氣室(11)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潛水增氧機,其特徵在於氣葉片(12)、水葉片(8)均螺旋形的設在輪轂(7)的內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潛水增氧機,其特徵在於出氣孔(9)沿著水葉片(8)的軌跡分布。
專利摘要潛水增氧機,包括氣管,設在氣管上的浮體,葉輪及潛水電動機;在潛水電動機的前端內設有氣室,氣管與潛水電動機的氣室連通;葉輪的輪轂是空心的;其特徵是在於:輪轂的一端是封閉的,在其的空腔內對應水葉片的位置設有氣葉片,在其上位於每塊水葉片的背面氣葉片的正面設有出氣孔,其開口端與氣室連通。本實用新型能使水及空氣充分融合。
文檔編號A01K61/00GK2358680SQ99235199
公開日2000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1999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1999年1月19日
發明者馮忠就 申請人:馮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