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編繩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4:41:01
專利名稱:一種編繩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中的針織設備領域,涉及一種編繩機。
背景技術:
現有編繩機,其基本結構都是錠子上套裝有支紗的紗管,錠子在導向機構的作用下沿固定滑道滑行,而編織的成品繩結構均為多股支紗呈規則的單向交叉相互嵌壓式,外觀看編織平滑嚴密,其中並沒有活套式結構,此類編織機運行中噪音大、磨損嚴重,滑道不易調整定位,紗管退紗和止動也多有不便之處,結構複雜,繩的成本也高;中國專利ZL03240596·0公開的一種新型編繩機,利用「鉤針」原理編繩,與錠子式編繩機完全不同,所制繩的結構不是支紗呈規則的單向交叉相互嵌壓,而是相關的兩股支紗之間呈規則的相互一套套一套式的連接在一起,全部為活套式結構,這種編繩機及其所制繩有許多可取之處,但其至少需要兩股支紗才能制出相關兩股支紗之間相互一套套一套式結構的繩,並且無法以各股支紗獨立形成的開口套構成各股支紗自身獨立的相互一套套一套式的連接結構,也就無法制出具有繩芯的呈外縛帶式分布結構的繩。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編繩機,利用「鉤針」原理編繩,能以各股支紗自身獨立的相互一套套一套式的連接結構,並以外縛帶式的分布結構製做具有繩芯的繩,外縛帶為單股、二股或三股多股並列,並且編繩機結構簡單,易製做,好維護,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尤其是能大大降低無機纖維製做的耐火、耐熱繩的使用成本。
採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編繩機,具有機架25、裝在機架25上的紗管退紗機構8、導線機構23及相應的傳動機構19,主體具有帶中央導繩孔14的主工作杆1,其外表面裝有可上、下變位的鉤針2,並有可軸向滑動式套在主工作杆1上的拖針體4,鉤針2通過鉤針尾3與拖針體4固定在一起;另有功能套5相對於拖針體4而言,可徑向轉動式裝在拖針體4上,功能套5上裝有可上、下定距變位的驅動機構;主工作杆1通過軸承裝置6固定在機架25上,主工作杆1的下端部位裝有功能輪7,其特徵在於功能輪7通過傳動帶21直接與傳動機構19的主傳動輪22相互關聯在一起;紗管退紗機構8分兩路,一路是直接進入中央導繩孔14的繩芯9,具有繩芯梳理器10以及位於主工作杆1的正上方的繩芯導入器11,另一路是供鉤針2進行編作開口套的外縛帶12,並具有導入管13。
有益效果一種編繩機,利用「鉤針」原理編繩,結構簡單,易製做,好維護,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編出的繩的結構為具有繩芯9的呈外縛帶12式分布結構的繩,並且外縛帶12呈各股支紗獨立形成的開口套構成各股支紗自身獨立的一套套一套式的連接結構,外縛帶12在繩芯9外表面呈類同螺旋形的分布結構,其相鄰的兩「螺紋」間同時類同軸向性地連接在一起,尤其是能大大降低無機纖維製做的耐火、耐熱繩的使用成本。
圖1、主體結構示意圖;圖2、按圖1所示的A-A剖視圖;圖3、鉤針2上行時釋放外縛帶12並且其下鉤25與上鉤26開口到位時狀態示意圖;圖4、鉤針2下行時鉤住外縛帶12並且其下鉤25與上鉤26合口到位時狀態示意圖;圖5、單股外縛帶12製做的具有繩芯9的成品繩24的主體結構示意圖,(a)主視圖,(b)後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進一步詳加說明;如圖1所示,功能套5上裝有可上、下定距變位的驅動機構如下功能套5上裝有推桿架15,其上具有緊固螺釘16,推桿17通過緊固螺釘16上、下可調式裝在推桿架15上,推桿17的下端鉸鏈裝有曲柄18,曲柄18鉸鏈式裝在傳動機構19的轉動輪20上。
本發明是對ZL03240596·0的改進,以適應生產的需要,除增加繩芯9的退紗機構外,主要是主工作杆1的下端部位裝有的功能輪由左、右交替旋轉一定角度的結構改變成該功能輪連續左旋或右旋的結構,從而主工作杆1即能連續左旋或右旋。在本發明中,當功能輪7連續左旋時,外縛帶12呈類同左螺旋形的分布結構,反之則反。
圖1中示為外縛帶12為單股,即只需一支鉤針2,單股(對於螺旋線而言即單頭)已完全能滿足生產需要,但二股(即雙頭)以上同樣可以實現。
外縛帶12的退紗機構中的導入管13的高低及其傾角α可調,須與鉤針2上、下行交替定距H變位時的H及其最高、最低點相配套;鉤針2上、下行交替定距H變位時的H及其最高、最低點可調;外縛帶12在繩芯9的外表面上類同螺旋形分布結構的螺距S可調。
所謂各股支紗自身獨立的一套套一套式的的連接結構,是指運行中,同一根鉤針2,始終以同一股支紗來作開口套,而每一個開口套都與該股支紗自身緊鄰的前、後開口套相互一套套一套式的連接在一起的結構。
所謂「繩芯」,由柔軟而細長物共同成撮狀順放在一起而組成,位於繩的中央,其外面縛著有外縛帶或外罩。
所謂「外縛帶」,是指規則地纏繞在繩芯的外表面上的條或帶,呈類同螺旋形的分布結構;在本發明的外縛帶12形成的螺旋中,相鄰兩「螺紋」間同時類同軸向性的連接在一起。
工作原理簡述主傳動輪22通過傳動帶21帶動功能輪7,進而帶動主工作杆1及鉤針2和拖針體4連續左旋,同時功能套5在變位驅動機構中的推桿17的作用下,進而推動拖針體4並帶動鉤針2上、下行交替定距H變位,並且使鉤針2在每一個360°的旋轉中,如圖2所示,於a點上行至最高點並鉤住外縛帶12,於b點下行至最低點並釋放外縛帶12,a、b兩點互成180°,同時導繩機構23將成品繩24連續導出,如此周而復始,往復運行,即可連續製成具有繩芯9的呈單股外縛帶結構的繩。
權利要求1.一種編繩機,具有機架(25)、裝在機架(25)上的紗管退紗機構(8)、導線機構(23)及相應的傳動機構(19),主體具有帶中央導繩孔(14)的主工作杆(1),其外表面裝有可上、下變位的鉤針(2),並有可軸向滑動式套在主工作杆(1)上的拖針體(4),鉤針(2)通過鉤針尾(3)與拖針體(4)固定在一起;另有功能套(5)相對於拖針體(4)而言,可徑向轉動式裝在拖針體(4)上,功能套(5)上裝有可上、下定距變位的驅動機構;主工作杆(1)通過軸承裝置(6)固定在機架(25)上,主工作杆(1)的下端部位裝有功能輪(7),其特徵在於功能輪(7)通過傳動帶(21)直接與傳動機構(19)的主傳動輪(22)相互關聯在一起;紗管退紗機構(8)分兩路,一路是直接進入中央導繩孔(14)的繩芯(9),具有繩芯梳理器(10)以及位於主工作杆(1)的正上方的繩芯導入器(11),另一路是供鉤針(2)進行編作開口套的外縛帶(12),並具有導入管(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編繩機,其特徵在於功能套(5)上裝有可上、下定距變位的驅動機構如下功能套(5)上裝有推桿架(15),其上具有緊固螺釘(16),推桿(17)通過緊固螺釘(16)上、下可調式裝在推桿架(15)上,推桿(17)的下端鉸鏈裝有曲柄(18),曲柄(18)鉸鏈式裝在傳動機構(19)的轉動輪(20)上。
專利摘要一種編繩機屬於紡織中的針織設備領域,利用「鉤針」原理編繩,以各股支紗自身獨立的相互一套套一套式的連接結構,並以外縛帶式的分布結構製做具有繩芯(9)的繩;主體具有帶中央導繩孔14的主工作杆(1),其上裝有可上、下變位的鉤針(2),並有配套的拖針體(4),鉤針(2)與拖針體(4)固定在一起,通過傳動機構(19)驅動裝在主工作杆(1)下端的功能輪(7),帶動鉤針(1)和拖針體(4)旋轉,通過變位驅動機構驅動裝在拖針體(4)上的功能套(5),進而帶動鉤針(2),上、下行交替定距H變位;機架(25)上裝有的退紗機構(8)分兩路,一路是直入中央導繩孔(14)的繩芯(9),另一路是供鉤針(2)編作開口套的外縛帶(12),有益之處為結構簡單、易製做、好維護、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尤其是能大大降低無機纖維製做的耐火、耐熱繩的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D04B33/00GK2777004SQ200520002069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4日
發明者馮文鴻 申請人:馮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