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銑複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7:41: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具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車銑複合結構。
背景技術:
車和銑是機械領域中常用的兩種機加工方式,通常由車床進行車加工、由銑床進行銑加工。隨著機加工設備的不斷改進,現在出現了一種車銑複合工具機,既能進行車加工,又能進行銑加工,因此可以減少工件的裝夾、定位,有利於提升加工效率和提高加工精度。但是現有的車銑複合工具機通常結構複雜、造價高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車銑複合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銑複合結構,包括銑頭體和工件臺,所述銑頭體上設置車刀架,所述工件臺為可旋轉工件臺。
進一步,所述車刀架通過一直線進給機構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銑頭體上。
進一步,所述直線進給機構為直線電機,該直線電機設置在所述銑頭體上。
進一步,所述直線進給機構包括旋轉電機、軸承、螺杆、螺母和導軌,所述旋轉電機的旋轉驅動件與所述螺杆的端部固接,所述螺杆的光杆部設置在所述軸承中,所述螺杆的螺紋部設置所述螺母,所述螺母通過一滑塊與所述導軌滑動連接,所述導軌與所述螺杆平行設置;所述導軌與所述軸承均設置在所述銑頭體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銑頭體上設置車刀架、並將工件臺設置成可旋轉的,便在原有銑的功能上,增添了車的功能,結構簡單實用,從而使得車銑複合的造價不高,而且裝配、維修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分別是:
(1)銑頭體,(2)工件臺,(3)車刀架,(4)直線電機,(5)旋轉電機,(6)軸承,(7)螺杆,(8)螺母,(9)導軌,(10)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實施例1:
參看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車銑複合結構,包括:
銑頭體1,該銑頭體1用於裝配銑刀主軸,該銑頭體1可帶動銑刀主軸在X、Y、Z三軸運動;
工件臺2,該工件臺2位於銑頭體1下方,用於裝夾工件,該工件臺2為可旋轉工作檯,可帶動工件旋轉;
車刀架3,該車刀架3用於裝夾車刀,該車刀架3通過直線電機4設置在銑頭體1上,該直線電機4可帶動車刀架3在Z軸方向進給。
銑頭體1帶動銑刀主軸在X、Y、Z三軸運動,與工件臺2配合,便能實現銑加工。位於銑頭體1上的車刀架3,隨銑頭體1一起,也具有X、Y、Z三軸運動;此外,在直線電機4的驅動下,還具有獨立的Z軸進給,可旋轉的工件臺2帶動工件旋轉,便能實現車加工。本實施例的車銑複合結構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不高、裝配便捷、維修方便的特點。
實施例2:
參看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車銑複合結構,包括:
銑頭體1,該銑頭體1用於裝配銑刀主軸,該銑頭體可帶動銑刀主軸在X、Y、Z三軸運動;
工件臺2,該工件臺2位於銑頭體1下方,用於裝夾工件,該工件臺2為可旋轉工作檯,可帶動工件旋轉;
車刀架3,該車刀架3用於裝夾車刀,該車刀架3通過直線進給機構可活動地設置在銑頭體1上;直線進給機構包括旋轉電機5、軸承6、螺杆7、螺母8和導軌9,旋轉電機5的旋轉驅動件與螺杆7的端部固接,螺杆7的光杆部設置在軸承6中,螺杆7的螺紋部設置螺母8,螺母8通過滑塊10與導軌9滑動連接,導軌9與螺杆7平行設置,導軌9與軸承6均設置在銑頭體1上。
銑頭體1帶動銑刀主軸在X、Y、Z三軸運動,與工件臺2配合,便能實現銑加工。位於銑頭體1上的車刀架3,隨銑頭體1一起,也具有X、Y、Z三軸運動;此外,在直線進給機構的帶動下,還具有獨立的Z軸進給,可旋轉的工件臺2帶動工件旋轉,便能實現車加工。本實施例的車銑複合結構同樣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不高、裝配便捷、維修方便的特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上面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