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烤雞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4:50:26
專利名稱:一種烤雞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熱鍋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烤雞爐。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烤爐結構其形式多樣,從實用角度出發加載一些輔助裝置就能實現功能的 多樣化,加熱的方式上多採用電熱絲形式, 一般設置在內襯鍋周邊,或底部,內襯鍋也 可稱之為加熱盆;也有採用加熱帶的電熱結構,帶狀形式其加熱均勻,上熱速度快,如 專利號為ZL01279459.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電烤爐》(公告號為CN2518443Y)就是此 類設計;外殼與蓋子之間為鉸接,加熱盆固定在外殼上,烹調盆放在加熱盆上,加熱盆 放在外殼周邊上,外殼與加熱盆之間設有隔熱材料,周圍發熱件設在加熱盆與隔熱材料 之間;頂部發熱件安裝在蓋子內表面上,線路板通風密封盒安裝在外殼底部;周圍發熱 件與加熱盆的連接方式,不易拆裝,以此帶來了日常維護上的不便;周圍發熱件未連接 恆溫控制器,整體控溫性不好,操作不夠人性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操作 方便、溫控精度高及使用更安全的一種烤雞爐。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烤雞爐,包括相配裝的殼 座和固定鍋,該固定鍋內腔嵌設至少一個工作鍋組件,工作鍋組件內底面配設有至少一 層網架體;殼座底部配裝有底蓋,固定鍋外周壁包覆有至少一條發熱帶,並且該發熱帶 的兩接口端均緊扣有固定扣,並且該固定扣固定在固定鍋外周壁上。
採取的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發熱帶為一條;上述的網架體為一層,並且該網架體至少包括由四根相併列 的橫杆,該橫杆之間連接有至少二根直檔。
上述的橫杆和直檔外徑電鍍至少一層鉻金屬層。
上述的直檔為位於兩端的兩根圓鋼體,上述的橫杆為等間隔布置的五根圓鋼體。 上述的直檔上均鉸接有第一翻動架,相應地,上述位於端側的橫杆上也鉸接有第二 翻動架。
上述的發熱帶與殼座內壁之間還配設有至少一層保溫棉;上述的殼座內配裝有能與 發熱帶相電連接的恆溫器。
上述的恆溫器旋柄端連接有操作旋扭,所述的操作旋扭固定在殼座周壁上。
上述的恆溫器的溫度調節範圍為200度至450度,上述的操作旋鈕具有七個控制檔 位,並且該操作旋扭上配製有電源指示的氖燈。
上述操作旋鈕的控制檔位分別為OFF檔、200度檔、250度檔、300度檔、350度檔、 400度檔、450度檔。
上述的工作鍋組件為一個,並且該工作鍋組件包括有鍋體,該鍋體上部配設有鍋蓋 體,鍋蓋體上固定有鍋蓋提手,鍋蓋體制有位於鍋蓋提手下方的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固定鍋內腔嵌設至少一個工作鍋組件,工作鍋組件內
底面配設有至少一層網架體;殼座底部配裝有底蓋,固定鍋外周壁包覆有至少一條發熱 帶,並且該發熱帶的兩接口端均緊扣有固定扣,並且該固定扣固定在固定鍋外周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在旋鈕處增加氖燈,既工作指示燈,外形漂亮;氖燈在亮時, 則告訴用戶己通電工作,可根據需要調節恆溫器達到自己的要求,操作方便;新穎的鍋 蓋及手柄外形,在鍋蓋手柄抓手位置鍋蓋加多一個下凹位,因烤雞爐工作後鍋蓋會有很 高溫度,易燙手,加凹位後取鍋蓋提手不接觸鍋蓋則無此風險,更安全;設置七個操作 溫控檔,溫度調節精度高,使用便捷。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三維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平放示意圖; 圖3是圖2的縱向半剖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橫向半剖視示意圖5是圖1的分解拆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5所示的實施例,圖標號說明殼座1,保溫棉11,恆溫器12,操作
旋扭13,固定鍋2,固定扣21,工作鍋組件3,鍋體31,鍋蓋體32,凹槽32a,鍋蓋提 手33,底蓋4,發熱帶5,接口端5a,網架體6,橫杆61,直檔62,第一翻動架63, 第二翻動架64。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 一種烤雞爐,包括相配裝的殼座1和固定鍋2,該固定鍋2內 腔嵌設至少一個工作鍋組件3,工作鍋組件3內底面配設有至少一層網架體6;殼座1 底部配裝有底蓋4,固定鍋2外周壁包覆有至少一條發熱帶5,並且該發熱帶5的兩接 口端5a均緊扣有固定扣21,並且該固定扣21固定在固定鍋2外周壁上。
本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般地,發熱帶5為一條;網架體6也為一層,並且該網 架體6至少包括由四根相併列的橫杆61,橫杆61之間連接有至少二根直檔62。
橫杆61和直檔62外徑電鍍至少一層鉻金屬層。 一般地,直檔62為位於兩端的兩 根圓鋼體,橫杆61為等間隔布置的五根圓鋼體。直檔62上均鉸接有第一翻動架63,相 應地,位於端側的橫杆62上也鉸接有第二翻動架64。
發熱帶5與殼座1內壁之間還配設有至少一層保溫棉11;殼座1內配裝有能與發 熱帶5相電連接的恆溫器12。恆溫器12旋柄端連接有操作旋扭13,操作旋扭13固定 在殼座1周壁上。恆溫器12的溫度調節範圍為200度至450度,操作旋鈕13具有七個 控制檔位,並且該操作旋扭13上配製有電源指示的氖燈。操作旋鈕13的控制檔位分別 為0FF檔、200度檔、250度檔、300度檔、350度檔、400度檔、450度檔。
工作鍋組件3為一個,並且該工作鍋組件3包括有鍋體31,鍋體31上部配設有鍋 蓋體32,鍋蓋體32上固定有鍋蓋提手33,鍋蓋體32制有位於鍋蓋提手33下方的凹槽 32a。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操作過程
將火雞及其它食物放入工作鍋組件3內,插入120伏的電源,調節恆溫器12上操
作旋鈕13到200至450之間範圍,將火雞及其它食物烤好。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設計原理-
1、 電氣配置電壓120伏;電頻60赫茲;輸出功率1425瓦。波動範圍為正+5% 至10%;
2、 由1組固定在固定鍋2上的發熱帶5通過空氣傳熱到工作鍋組件3裡將火雞及 其它食物烤熟。
3、 由一個恆溫器12控制檔位,分別為OFF檔、200度檔、250度檔、300度檔、 350度檔、400度檔、450度檔七個檔位;根據自己需要調節操作旋扭13到200至450 度範圍,將火雞及其它食物烤好。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優點在於在旋鈕處增加氖燈,既工作指示燈,外形漂亮;氖 燈在亮時,則告訴用戶已通電工作,可根據需要調節恆溫器12達到自己的要求,操作 方便;新穎的鍋蓋及手柄外形,在鍋蓋手柄抓手位置鍋蓋加多一個下凹位,因烤雞爐工 作後鍋蓋會有很高溫度,易燙手,加凹位後取鍋蓋提手不接觸鍋蓋則無此風險,更安全; 設置七個操作溫控檔,溫度調節精度高,使用便捷。
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已被闡明,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 都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烤雞爐,包括相配裝的殼座(1)和固定鍋(2),所述的固定鍋(2)內腔嵌設至少一個工作鍋組件(3),所述的工作鍋組件(3)內底面配設有至少一層網架體(6);所述的殼座(1)底部配裝有底蓋(4),其特徵是所述的固定鍋(2)外周壁包覆有至少一條發熱帶(5),並且該發熱帶(5)的兩接口端(5a)均緊扣有固定扣(21),並且該固定扣(21)固定在固定鍋(2)外周壁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發熱帶(5)為一條;所述 的網架體(6)為一層,並且該網架體(6)至少包括由四根相併列的橫杆(61),所述的橫杆 (61)之間連接有至少二根直檔(62)。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橫杆(61)和直檔(62)外 徑電鍍至少一層鉻金屬層。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直檔(62)為位於兩端的 兩根圓鋼體,所述的橫杆(61)為等間隔布置的五根圓鋼體。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直檔(62)上均鉸接有第 一翻動架(63),相應地,所述位於端側的橫杆(62)上也鉸接有第二翻動架(64)。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發熱帶(5)與殼座(1)內 壁之間還配設有至少一層保溫棉(ll);所述的殼座(1)內配裝有能與發熱帶(5)相電連接 的恆溫器(12)。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恆溫器(12)旋柄端連接 有操作旋扭(13),所述的操作旋扭(13)固定在殼座(1)周壁上。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恆溫器(12)的溫度調節 範圍為200度至450度,所述的操作旋鈕(13)具有七個控制檔位,並且該操作旋扭(13) 上配製有電源指示的氖燈。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操作旋鈕(13)的控制檔位 分別為0FF檔、200度檔、250度檔、300度檔、350度檔、400度檔、450度檔。
10、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烤雞爐,其特徵是.所述的工作鍋組件(3)為一個, 並且該工作鍋組件(3)包括有鍋體(31),所述的鍋體(31)上部配設有鍋蓋體(32),所述 的鍋蓋體(32)上固定有鍋蓋提手(33),所述的鍋蓋體(32)制有位於鍋蓋提手(33)下方的 凹槽(32a)。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烤雞爐,包括相配裝的殼座和固定鍋,該固定鍋內腔嵌設至少一個工作鍋組件,工作鍋組件內底面配設有至少一層網架體;殼座底部配裝有底蓋,固定鍋外周壁包覆有至少一條發熱帶,並且該發熱帶的兩接口端均緊扣有固定扣,並且該固定扣固定在固定鍋外周壁上;在旋鈕處增加氖燈,既工作指示燈,外形漂亮;氖燈在亮時,則告訴用戶已通電工作,可根據需要調節恆溫器達到自己的要求,操作方便;新穎的鍋蓋及手柄外形,在鍋蓋手柄抓手位置鍋蓋加多一個下凹位,因烤雞爐工作後鍋蓋會有很高溫度,易燙手,加凹位後取鍋蓋提手不接觸鍋蓋則無此風險,更安全;設置七個操作溫控檔,溫度調節精度高,使用便捷。
文檔編號A47J37/06GK201185873SQ20082008662
公開日2009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30日
發明者張華平, 施軍達 申請人:施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