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11:00:51 1
專利名稱: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涉及一種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應用於高壓輸電線路防止鳥害引發閃 絡跳閘,減少電網遭受侵擾,屬於電力輸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近年來,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自然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加上國家對獵 槍的有效管制,使得鳥類從種類上和數量上都大量增多,這體現出自然和社會的和諧,但對 於電網而言,隨之帶來的輸電線路鳥害,特別是鳥糞引起的絕緣子閃絡事故不斷增加,頻繁 擾動電網的安全運行。因此,防止鳥糞引起輸電線路絕緣子閃絡事故,已成為輸電線路防事 故措施又一新的課題。在多年的防鳥害探索中,人們使用過各種手段,包括驚鳥器(反光鏡 轉動)、驅鳥器(光、聲合一)、驅鳥漆(顏色)等,安裝在杆塔橫擔上,但1-3個月後,鳥類即適 應其存在,度過適應期後,鳥類仍然在杆塔上活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有效的控制了鳥害跳閘的發 生,同時又不會對鳥類造成傷害,解決背景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包含連接球、軸承、管臂、反光鏡、 豎針,連接球設置在軸承上轉動,管臂的一端設置在連接球上,另一端設有反光鏡,管臂上 還設有若干豎針。所說的管臂數量是任意,最好是三個管臂,在同一平面內相間120°布置,每個管 臂上都設有反光鏡和豎針。所說的反光鏡為碗形玻璃反光鏡,碗為不鏽鋼材料。本實用新型還設有連接裝置,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輸電線路杆塔上。連接球通過厚壁鋼管與圓鋼製作的卡子連接,厚壁鋼管內置軸承,防鳥轉刺安裝 在杆塔橫擔上方後,碗形玻璃反光鏡受風力作用,帶動防鳥轉刺整體旋轉,所形成的立體空 間和反射的光線能夠有效防止鳥類在杆塔上活動並不傷害鳥類。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鳥轉刺進一步革新了防鳥思路,其先進的防鳥害理念、 精巧的設計和較為低廉的成本為輸電線路防鳥害工作提供了又一種有效的手段,防鳥轉刺 投入使用,主網鳥害跳閘率均為零;本實用新型針對220千伏線路直線寬橫擔鐵塔中防鳥 害,防鳥轉刺可以替代防鳥刺和防鳥排刺的綜合防鳥作用,效果顯著。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例俯視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例示意圖;圖中連接球1、管臂2、反光鏡3、軸承4、豎針5、連接裝置6。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6]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包含連接球1、軸承4、管臂2、反光鏡3、豎針5,連接球設置在 軸承上轉動,管臂的一端設置在連接球上,另一端設有反光鏡,管臂上還設有若干豎針。所 說的管臂數量是三個,在同一平面內相間120°布置,每個管臂上都設有反光鏡和豎針。所 說的反光鏡為碗形玻璃反光鏡,碗為不鏽鋼材料。本實用新型還設有連接裝置6,將本實用 新型安裝在輸電線路杆塔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製作過安裝防鳥轉刺是用三根600 650mm定長的不鏽鋼 管,鋼管一側帶碗形玻璃反光鏡(碗為不鏽鋼材料),鋼管上插入並點焊不鏽鋼針9 10根, 每根鋼針400mm高,鋼管的另一側焊在半圓薄壁鋼球(中空),三根鋼管間隔120度均勻排列 在同一「圓平面」內,鋼球通過一根150mm左右的厚壁鋼管與圓鋼製作的「卡子」連接,厚壁 鋼管內置軸承,防鳥轉刺安裝在杆塔橫擔上方後,「碗形玻璃反光鏡」所受風力帶動防鳥轉 刺整體旋轉,所形成的立體空間和反射的光線能夠有效防止鳥類在杆塔上活動並不傷害鳥 類。針對220千伏線路直線寬橫擔鐵塔中相防鳥害,防鳥轉刺可以替代防鳥刺和防鳥排刺 的綜合防鳥作用。 參照附圖,為杆塔橫擔的上平面防鳥轉刺安裝示意圖。該圖下部為懸掛導線的懸 垂絕緣子串,中部為橫擔,上部中間為防鳥轉刺。防鳥轉刺的防護範圍為絕緣子串正上方, 防鳥轉刺的防護範圍為絕緣子串周圍塔材,擴大防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其特徵在於包含連接球(1)、軸承(4)、管臂(2)、反光鏡(3)、豎針(5),連接球設置在軸承上轉動,管臂的一端設置在連接球上,另一端設有反光鏡,管臂上還設有若干豎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電線路用防鳥轉刺,應用於高壓輸電線路防止鳥害引發閃絡跳閘,減少電網遭受侵擾,屬於電力輸送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包含連接球(1)、軸承(4)、管臂(2)、反光鏡(3)、豎針(5),連接球設置在軸承上轉動,管臂的一端設置在連接球上,另一的設有反光鏡,管臂上還設有若干豎針。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鳥轉刺進一步革新了防鳥思路,其先進的防鳥害理念、精巧的設計和較為低廉的成本為輸電線路防鳥害工作提供了又一種有效的手段,防鳥轉刺投入使用,主網鳥害跳閘率均為零;本實用新型針對220千伏線路直線寬橫擔鐵塔中相防鳥害,防鳥轉刺可以替代防鳥刺和防鳥排刺的綜合防鳥作用,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01M29/00GK201639237SQ20102030118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2日
發明者侯玉國, 俞森善, 劉亞新, 劉青勝, 劉鴻斌, 安光輝, 張建軍, 朱長榮, 李寶忠, 李良傑, 潘卓, 王恆, 王新彤, 肖志國, 覃朝雲, 郝旭東, 高俊福, 高振華, 高振武, 龔延興 申請人: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秦皇島志同電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