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實驗鼠咬傷手套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6:15:11 6
專利名稱:一種防實驗鼠咬傷手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屬於實驗室安全防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藥學、毒理等研究和分析中經常需要大量實驗鼠(如大鼠、小鼠、豚鼠、裸鼠等)進行實驗,實驗中需要經常對實驗鼠進行捕捉握持等操作,過程中實驗人員常被實驗鼠咬傷,但因實驗鼠本身往往可能攜帶大量危險病源微生物或致敏源,一旦被其咬傷極易造成實驗人員被感染,引起嚴重後果。目前實驗室防護手段無外乎佩戴帆布等厚手套,但往往不便於實際操作而放棄;而佩戴薄的橡膠、紗等手套雖便於試驗人員實際操作,由於握持實驗鼠時動物頭部常在手套背面附近活動且活動尺度較大較頻繁,實驗鼠常容易咬穿手套背面薄的橡膠、紗等而起不到防護作用。另外如一專利號為ZL201020283584.5(公告號為CN201995637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鱗片式鎧裝防鼠咬手套》披露了一種鱗片式鎧裝防鼠咬手套,由柔性材料內襯、剛性材料鱗片組成的鎧裝陳列、外層彈性材料外套三部分組成,最內層為柔性材料內襯,剛性材料鱗片單片呈蛇鱗狀,根部開有2-4個縫線孔,利用縫線將鱗片交錯排列縫合固定於內襯外表面,前後左右的鱗片彼此有部分重疊以遮蔽鱗片間空隙,形成鱗片鎧裝陳列,完全遮蔽內襯層,抵禦實驗動物牙齒的咬齧,該實用新型可有效保護操作人員的手部不被動物咬傷,但是由於鱗片鎧裝是全面覆蓋手指部分,會使得手套過於厚重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手指關節的活動,不利於抓緊動物,常出現抓持動物時動物從手中滑落的現象,該手套的輕便靈活性較差,並且製作非常繁瑣,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靈活性好並且製作簡單的防實驗鼠咬傷手套。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包括由薄的橡膠或紗構成的手套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手套本體的背面覆蓋有一層牛皮,且該牛皮至少在對應食指與拇指處延伸至該食指與拇指的整個側面。由於牛皮具有韌性足、彈性好的特點,覆蓋在手套本體背面上能夠有效地防止實驗鼠的咬齧,又不影響原先薄的橡膠或紗手套的靈活性。為了簡化手套的加工過程,該牛皮以其邊緣縫製在所述手套本體上,其中該牛皮是整塊連接在手套上,製作方便。為了使手套覆蓋牛皮後能夠更加靈活,在所述牛皮在對應手指第一指間關節處開有孔,該處牛皮上通過兩個鉚接點鉚接有一塊覆蓋該孔的牛皮套,且兩鉚接點分設於手套上對應於手指的側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手套的背面覆有牛皮,由於牛皮韌性強,不容易咬穿,防咬能力強,且有適當的彈性,在實驗人員戴上手套後又不影響手部操作的靈活性,並且在抓持實驗鼠時由於手套的柔軟掌心面,能使實驗鼠感覺較舒適。而背面覆蓋有牛皮,可安全有效抵禦實驗鼠被抓持時的掙扎與齧咬。並且,該手套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能廣泛適用於各實驗動物房內。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鉚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 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包括由薄的橡膠或紗構成的手套本體1,手套本體I的背面覆蓋有一層牛皮2,並且通過其邊緣縫製在所述手套本體I上。由於握持實驗鼠時動物頭部常在手套背面中食指與拇指處的虎口附近活動且活動尺度較大較頻繁,該牛皮2的覆蓋面至少要延伸至該食指與拇指的整個側面。為了加強手套的靈活性,牛皮2在對應手指第一指間關節處開有孔3,該處牛皮2上通過兩個鉚接點鉚接有一塊覆蓋該孔3的牛皮套4,且兩鉚接點分設於手套上對應於手指的側面。
權利要求1.一種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包括由薄的橡膠或紗構成的手套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手套本體(I)的背面覆蓋有一層牛皮(2),且該牛皮(2)至少在對應食指與拇指處延伸至該食指與拇指的整個側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牛皮(2)以其邊緣縫製在所述手套本體(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牛皮(2)在對應手指第一指間關節處開有孔(3),該處牛皮(2)上通過兩個鉚接點鉚接有一塊覆蓋該孔(3)的牛皮套(4),且兩鉚接點分設於手套上對應於手指的側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實驗鼠咬傷手套,包括由薄的橡膠或紗構成的手套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手套本體的背面覆蓋有一層牛皮,且該牛皮至少在對應食指與拇指處延伸至該食指與拇指的整個側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手套的背面覆有牛皮,由於牛皮韌性強,不容易咬穿,防咬能力強,且有適當的彈性,在實驗人員戴上手套後又不影響手部操作的靈活性並且在抓持實驗鼠時由於手套的柔軟掌心面,能使實驗鼠感覺較舒適,以安全有效抵禦實驗鼠被抓持時的掙扎與齧咬,該手套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能廣泛適用於各實驗動物房內。
文檔編號A41D19/015GK203072999SQ201320009988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譚曜, 馬中春, 陳小青, 虞維娜, 陳靜, 蘇亦青 申請人:譚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