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棧橋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2:43:41 1
專利名稱:新型棧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碼頭貨場運輸的架高橋梁,尤其是一種新型棧橋。
背景技術:
棧橋是一種碼頭貨場運輸物資的架高橋梁,特點是跨度大,梁上設置皮帶運輸機械。由於橋梁自重加上載荷,當橋梁跨度較大時,為了減小橋梁用材,需要在橋梁下加設幾個固定支柱。但是有時方便物資輸送地點,需移動棧橋。這時棧橋兩端應有設左右兩個支腿,支腿下加設車輪及動力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驅動車輪在鋪設的鋼軌上滾動,由於左支腿和右支腿間橋梁跨度較大,橋梁要製造很大,造成材料的浪費,若加設固定支柱,則會幹涉移動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大大減少了主梁的鋼材用量的新型棧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棧橋,包括橋梁及設置在橋梁兩端的左支腿與右支腿,所述左支腿及右支腿底端設置有在鋼軌上滾動的第一車輪及動力驅動裝置,所述動力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車輪轉動,所述橋梁中部設置有輔助腿,輔助腿的底部設置有第二車輪。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第二車輪與第二車輪下方的鋼軌之間有間隙,所述間隙為橋梁長度的1/700。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第二車輪為一個,通過軸承可轉動的設置在輔助腿底端。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動力驅動裝置為電機。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結構的棧橋,採用輔助腿代替柱子功能,在保證整個棧橋強度的基礎上,大大的減少了主梁所需要的鋼材用量,而且輔助腿底部設置的第二車輪也助於整個棧橋的移動,其結構簡單,效果好。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棧橋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棧橋的A向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棧橋的B向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_橋梁; 2_左支腿;3_右支腿;4_第一車輪;5_動力驅動裝置; 6-輔助腿; 7-第二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參照附圖1至附圖3,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棧橋,包括橋梁I及設置在橋梁I兩端的左支腿2與右支腿3,所述左支腿2及右支腿3底端設置有在鋼軌上滾動的第一車輪4及動力驅動裝置5,所述動力驅動裝置5驅動第一車輪4轉動,所述橋梁I中部設置有輔助腿6,輔助腿6的底部設置有第二車輪7。左右支腿3上設置的第一車輪4通過動力驅動裝置5的帶動下在鋼軌上移動,進一步帶動整個棧橋移動,輔助腿6的設置在節約橋梁I用料的同時也保證了整個棧橋的強度,免去了採用固定支柱幹涉移動功能的情況,而且通過輔助腿6的第二車輪7進一步的加強棧橋的移動。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車輪7與第二車輪7下方的鋼軌之間有間隙,所述間隙為橋梁I長度的1/700。在橋梁I只有自重下撓時,第二車輪7與鋼軌保持這個間隙,橋梁I只需通過左支腿2與右支腿3即可實現移動,而當橋梁I滿載時下撓,輔助腿6的第二車輪7與鋼軌接觸,鋼軌承載,大大的加強了整個棧橋的強度,而且保證了棧橋的移動。本實施例,所述第二車輪7為一個,通過軸承可轉動的設置在輔助腿6底端,左支架與右支架採用正三角形的結構,其底部設置有兩個第一車輪4,而輔助腿6採用倒三角形的結構,只採用一個第二車輪7即可,最大限度的在保證強度的基礎上節約鋼材量。本實施例中,所述動力驅動裝置5為電機,具體的可以為伺服電機、步進電機等。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棧橋,其特徵在於,包括橋梁及設置在橋梁兩端的左支腿與右支腿,所述左支腿及右支腿底端設置有在鋼軌上滾動的第一車輪及動力驅動裝置,所述動力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車輪轉動,所述橋梁中部設置有輔助腿,輔助腿的底部設置有第二車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棧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車輪與第二車輪下方的鋼軌之間有間隙,所述間隙為橋梁長度的1/7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棧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車輪為一個,通過軸承可轉動的設置在輔助腿底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棧橋,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驅動裝置為電機。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棧橋,包括橋梁及設置在橋梁兩端的左支腿與右支腿,所述左支腿及右支腿底端設置有在鋼軌上滾動的第一車輪及動力驅動裝置,所述動力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車輪轉動,所述橋梁中部設置有輔助腿,輔助腿的底部設置有第二車輪,新型結構的棧橋,採用輔助腿代替柱子功能,在保證整個棧橋強度的基礎上,大大的減少了主梁所需要的鋼材用量,而且輔助腿底部設置的第二車輪也助於整個棧橋的移動,其結構簡單,效果好。
文檔編號E01D15/10GK202954285SQ20122054283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吳鑫 申請人:福建天起起重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