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合裝置及背光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6:56:46 2
光耦合裝置及背光模組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光耦合裝置,用於將多個光源發射出的光線耦合至一個導光板內,該光耦合裝置包括多個導光部。該多個導光部均由透光材料製成且分別用於與該多個光源對應設置。每個導光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頂面及底面。該入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設置。該頂面與該底面相背設置。該頂面及該底面均連接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該頂面垂直於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沿垂直於該頂面的方向,該入光面的厚度大於該出光面的厚度。該導光部的該入光面用於與對應的光源進行光耦合,該導光部的該出光面用於與該導光板進行光耦合,從而在不降低光源厚度的同時,提高導光板與光源之間的光耦合效率。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使用該光耦合裝置的背光模組。
【專利說明】光耦合裝置及背光模組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光耦合裝置及一種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的側置式的背光模組的導光板的厚度越來越薄,為了保證光源與導光板之間有較高的耦合效率,就需要光源的厚度也越來越薄。但是將光源的厚度做成和導光板一樣薄,這樣比較困難,導致光源與導光板之間的光耦和效率比較低。
【發明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光耦合裝置及一種背光模組,在不降低光源厚度的同時,能夠提高導光板與光源之間的光耦合效率。
[0004]—種光I禹合裝置,用於將多個光源發射出的光線I禹合至一個導光板內。該光I禹合裝置包括多個導光部。該多個導光部均由透光材料製成且分別用於與該多個光源對應設置。每個導光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頂面及底面。該入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設置。該頂面與該底面相背設置。該頂面及該底面均連接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該頂面垂直於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沿垂直於該頂面的方向,該入光面的厚度大於該出光面的厚度。該導光部的該入光面用於與對應的光源進行光耦合,該導光部的該出光面用於與該導光板進行光耦合。
[0005]—種背光模組,其包括光稱合裝置、多個光源及導光板。該光稱合裝置位於該導光板與該多個光源之間,用於將多個光源發射出的光線耦合至該導光板內。該光耦合裝置包括多個導光部。該多個導光部均由透光材料製成且分別用於與該多個光源對應設置。每個導光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頂面及底面。該入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設置。該頂面與該底面相背設置。該頂面及該底面均連接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該頂面垂直於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沿垂直於該頂面的方向,該入光面的厚度大於該出光面的厚度。該導光部的該入光面用於與對應的光源進行光耦合。該導光部的該出光面用於與該導光板進行光耦合。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光耦合裝置及背光模組,由於該多個光源的厚度大於該導光板的厚度,本發明的光耦合裝置的該入光面的厚度大於該出光面的厚度,該多個光源發射出的光線從該入光面入射,並從該出光面射出進入該導光板,使得該多個光源與該入光面的光耦合效率增大,該出光面與該導光板的光耦合效率增大,從而實現在不降低光源厚度的同時,能夠提高導光板與光源之間的光耦合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導光部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導光部沿II1-1II方向的剖視圖。
[0010]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光耦合裝置,用於將多個光源發射出的光線耦合至一個導光板內,該光耦合裝置包括多個導光部,該多個導光部均由透光材料製成且分別用於與該多個光源對應設置,每個導光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頂面及底面,該入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設置,該頂面與該底面相背設置,該頂面及該底面均連接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該頂面垂直於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沿垂直於該頂面的方向,該入光面的厚度大於該出光面的厚度,該導光部的該入光面用於與對應的光源進行光耦合,該導光部的該出光面用於與該導光板進行光耦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頂面及該底面用於將射入該導光部的光線進行反射,以將該光線自該入光面傳遞至該出光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入光面開設有一個容置槽,該多個光源分別容置在對應的導光部的該容置槽內,使得該多個光源與該導光部精確對位。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容置槽包括一個與該出光面相背的側壁,該側壁開設一個光發散孔,該光發散孔的靠近該出光面的表面為弧面,該光源包括一個發光部及一個基板,該發光部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基板容置在該容置槽內,該發光部伸入該光發散孔內,該光發散孔用於將對應的發光部發射出的光線有效地進行發散,使得從該導光部的該出光面出射的光線密度均勻。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光耦合裝置還包括一個杆狀的連接部,該連接部由透光材料製成,該連接部與該多個出光面接觸,用於連接該多個導光部,並與該多個出光面進行光耦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連接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該上表面與該下表面相背設置;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相背設置;該第一側面與該多個導光部的該出光面進行光耦合,以接收該多個導光部出射的光線;該第二側面與該導光板進行光耦合,以將射入該連接部的光線傳遞至該導光板內;在垂直於該頂面的方向上,該第二側面的厚度等於該導光板的厚度。
7.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導光板、多個光源及光耦合裝置,該光耦合裝置位於該導光板與該多個光源之間,用於將該多個光源發射出的光線耦合至該導光板內,該光耦合裝置包括多個導光部,該多個導光部均由透光材料製成且分別與該多個光源對應設置,每個導光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頂面及底面,該入光面與該出光面相背設置,該頂面與該底面相背設置,該頂面及該底面均連接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該頂面垂直於該入光面及該出光面,沿垂直於該頂面的方向,該入光面的厚度大於該出光面的厚度,該導光部的該入光面與對應的光源進行光稱合,該導光部的該出光面與該導光板進行光f禹合。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該入光面開設有一個容置槽,該容置槽包括一個與該出光面相背的側壁,該側壁開設一個光發散孔,該光發散孔的靠近該出光面的表面為弧面,該光源包括一個發光部及一個基板,該發光部設置在該基板上,該基板容置在該容置槽內,該發光部伸入該光發散孔內,該光發散孔用於將對應的發光部發射出的光線有效地進行發散,使得從該導光部的該出光面出射的光線密度均勻。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該光耦合裝置還包括一個杆狀的連接部,該連接部由透光材料製成,該連接部與該多個出光面接觸以連接該多個導光部,並與該多個出光面進行光耦合。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該連接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該上表面與該下表面相背設置;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相背設置;該第一側面與該多個導光部的該出光面進行光I禹合,以接收該多個導光部出射的光線;該第二側面與該導光板進行光耦合,以將射入該連接部的光線傳遞至該導光板內;在垂直於該頂面的方向 上,該第二側面的厚度等於該導光板的厚度。
【文檔編號】F21S8/00GK103900030SQ201210578513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王何立穎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