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絞盤減速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3:31:32 1
專利名稱:一種電動絞盤減速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絞盤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動絞盤的減速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通用絞盤減速機構採用三級行星齒輪減速, 一級行星齒輪組設 於傳動軸末段且其太陽輪連接傳動軸,經三級行星齒輪減速後第三級行星齒輪 組的行星架與一個齒輪嚙合傳動,然後此齒輪再與絞盤滾筒嚙合,從而實現滾 筒轉動。這樣行星輪級數多,摩擦力較大,造成減速效率低,同時成本也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效率高、成本低的電動絞盤 減速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動絞盤減速 機構,包括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連接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 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包括一級行星齒輪組和二級行星齒輪組,其中一級行星齒輪 組的行星輪為雙聯齒輪,所述雙聯齒輪的大齒輪和小齒輪分別與變速箱上的一 級齒圈和傳動軸上的一級太陽輪嚙合。
作為優選,所述雙聯齒輪的大齒輪和小齒輪的齒數分別為33和9個。 進一步改進,所述一級行星架和傳動軸上的二級太陽輪連接, 一級行星架 的轉動帶動二級太陽輪的轉動,所述二級行星輪分別和二級太陽輪和變速箱上
的二級齒圈嚙合。所述二級行星架和連接於傳動軸上的中間齒輪連接,中間齒 輪和滾筒嚙合,二級行星架的轉動帶動中間齒輪轉動,滾筒也隨之轉動。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雙聯齒輪將兩級行星齒輪合併,減少了 一級行星架和一隻太陽輪所以能降低成本,因減少了一級機構,所以又提高了效率。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絞盤減速機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一級行星齒輪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電動絞盤減速機構中的雙聯齒輪的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雙聯齒輪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所示的電動絞盤減速機構,包括傳動軸,傳動軸一端通過聯軸器和 電機連接,另一端連接離合機構,中間是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和滾筒4。所述行星 齒輪減速機構包括一級行星齒輪組1和二級行星齒輪組2,其中一級行星齒輪組 的行星輪為雙聯齒輪12,如圖2所示的一級行星齒輪組的機構,所述雙聯齒輪 的大齒輪122和小齒輪121分別與變速箱上的一級齒圈14和傳動軸上的一級太 陽輪11嚙合。如圖3禾P圖4所示,所述雙聯齒輪的大齒輪和小齒輪的齒數分別 為33和9個。
一級行星齒輪組包括一級太陽輪11、雙聯齒輪12, 一級行星架13、設於 變速箱殼體上的一級齒圈14、其中雙聯齒輪的輪軸活絡固定在一級行星架上, 而且一級行星架和傳動軸上的二級太陽輪連接, 一級行星架的轉動帶動二級太 陽輪的轉動。
二級行星齒輪組包括二級太陽輪21、 二級行星輪22、 二級行星架23、 二 級齒圈24。 二級行星輪的輪軸活絡固定在二級行星架上且分別和二級太陽輪和 變速箱上的二級齒圈嚙合。而二級行星架又與中間齒輪3連接,中間齒輪和滾 筒4嚙合,二級行星架的轉動帶動中間齒輪轉動,滾筒也隨之轉動。其中齒圈是與變速箱外殼一體化,太陽齒輪和行星架處於浮動狀態,即太 陽齒輪和行星架安裝軸均不是緊配合固定的。
電機通過聯軸器把轉動和力矩傳遞到軸上的一級太陽輪,從而經行星齒輪 減速機構減速後再通過中間齒輪帶動滾筒轉動,其還可通過離合機構實現變速。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絞盤減速機構,包括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連接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包括一級行星齒輪組(1)和二級行星齒輪組(2),其中一級行星齒輪組的行星輪為雙聯齒輪(12),所述雙聯齒輪的大齒輪和小齒輪分別與變速箱上的一級齒圈(14)和傳動軸上的一級太陽輪(11)嚙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絞盤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聯齒輪(12)的大齒輪(122)和小齒輪(121)的齒數分別為33和9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絞盤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級行星架(13) 和傳動軸上的二級太陽輪(21)連接, 一級行星架的轉動帶動二級太陽輪的轉 動。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電動絞盤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二級行星 輪(22)分別和二級太陽輪(21)和變速箱上的二級齒圈(24)嚙合。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絞盤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二級行星架(23) 和連接於傳動軸上的中間齒輪(3)連接,中間齒輪和滾筒(4)嚙合,二級行 星架的轉動帶動中間齒輪轉動,滾筒也隨之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絞盤減速機構,所述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包括一級行星齒輪組和二級行星齒輪組,其中一級行星齒輪組的行星輪為雙聯齒輪,所述雙聯齒輪的大齒輪和小齒輪分別與變速箱上的一級齒圈和傳動軸上的一級太陽輪嚙合。由於採用雙聯齒輪將兩級行星齒輪合併,減少了一級行星架和一隻太陽輪,所以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文檔編號B66D1/02GK201313798SQ20082016691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4日
發明者張國綱, 王明強 申請人:浙江諾和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