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2:33:11 1
專利名稱: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與自行車避震結構有關,特別是指一種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由於複合纖維材料具有質量輕、剛性強已被廣泛的應用於自行車的各架杆的製作中,但是複合纖維材料的纖維順向度是保證強度的因素,如圖1所示,為本案的申請人曾作出的在先申請,在外型要求非流線型的自行車前叉杆的製作中,為避免因非流線型部位造成的纖維順向度不夠的問題,是在前叉杆的非流型部位的纖維層1之間預置一預型物2。如此在不影響前叉杆結構、性能及外型的前提下,複合纖維材料的纖維層沿著預型物的表面而定型,穩定保持了內部纖維的順向度,使產品的物理性能穩定,其剛性強但是避震效果不佳。使用者在騎乘過程中,因路面不平而對車子的把手具有一定的震動力,手臂會有不舒適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其不僅可以吸收前叉在騎乘過程中產生的震動,同時又保證了前叉杆的外部造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其中該前叉杆是以複合纖維材料的纖維順向度預製成型,一具固定形狀的吸震體粘固於前叉杆的適當位置。
所述固定形狀的吸震體粘固於前叉杆上後再包覆一層透明塗料固化。
所述的前叉杆的兩叉杆上套置有彈性吸震塊。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前叉杆預先按複合纖維的順向度成型,如此先保證了前叉杆的強度,同時又在前叉杆的外觀造型要求的肩部粘固一由軟質吸震體成型的補充型形狀,該吸震體可以有效吸收自行車前輪因路面不平產生的震動波,因而構成的自行車前叉即具備外觀造型的要求,又具備一定的避震功能。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前叉杆粘固吸震體後又再包覆一層透明塗料固化,則前叉杆從外觀上形成一整體的杆件,美觀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杆件的剛性。
再者,在前叉杆的兩叉杆上可進一步套置有吸震塊,可令前叉杆的避震效果更佳。
圖1是在先技術前叉杆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前叉杆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前叉杆的另一實施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2所示,自行車前叉杆,是成型有一支杆3及兩叉杆4,本實用新型揭示的是該一支杆3與兩叉杆4是按纖維的順向度流線型預成型以保證前叉杆的剛性,再在支杆3與叉杆4交接處的肩部依照外觀形狀的要求用軟質材料成型有補充形狀的吸震體5,該吸震體5是粘固於支杆3與叉杆4交接處的肩部位置形成一整體前叉的外觀造型,該吸震體5可以有效吸收自行車前輪對前叉杆的震動波,為進一步提升前叉杆的避震強度,可以在兩叉杆4上再套置有避震塊6,使前輪所受凹凸路面對扶手的震動降至最小,令使用者感覺騎乘舒適。
如圖3所示,為使前叉杆的外觀的整體性更佳,可以粘固吸震體5後再包覆一層透明塗料7,美觀的同時提高前叉杆的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前叉杆是以複合纖維材料的纖維順向度預製成型,一具固定形狀的吸震體粘固於前叉杆的適當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前叉杆避震結構,其特徵在於固定形狀的吸震體粘固於前叉杆上後再包覆一層透明塗料固化。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其特徵在於前叉杆的兩叉杆上套置有彈性吸震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前叉避震結構,其中該前叉杆是以複合纖維材料的纖維順向度預製成型,一具固定形狀的吸震體粘固於前叉杆的適當部位。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前叉杆預先按複合纖維的順向度成型,如此先保證了前叉杆的強度,同時又在前叉杆的外觀造型要求的肩部粘固一由軟質吸震體成型的補充型形狀,該吸震體可以有效吸收自行車前輪因路面不平產生的震動波,因而構成的自行車前叉既具備外觀造型的要求,又具備一定的避震功能。
文檔編號B62K21/00GK2740520SQ200420117509
公開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8日
發明者沈文振 申請人:廈門新凱復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