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沼氣淨化綜合利用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2:49:01 2
專利名稱:一種沼氣淨化綜合利用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沼氣淨化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尋求新能源和小康村建設的快速發展,沼氣工程在農村及城郊大力普 及應用,目前的沼氣工程主要有農戶沼氣池、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和城鎮汙 水沼氣工程,這三種沼氣工程除了用戶自己使用外,還有許多節餘。為了充分 利用能源,收集利用沼氣,將沼氣用於汽車燃料等其他工業,需要對產生收集 的沼氣進行淨化加壓處理,存入儲氣罐以備使用。現有的沼氣淨化利用技術是
首先將產生的沼氣進行水洗,除去其中的固體雜質;然後利用生石灰和水的混 合液進行鹼洗,中和除去其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質;最後經乾燥壓
縮排入儲氣罐以備使用。製備的沼氣含量可以達到75%以上,能夠滿足工業化
應用。這樣的工藝生產過程中,在進行鹼洗工藝階段要使用大量的生石灰並排
放大量的中和後的廢液, 一方面汙染了環境;另一方面廢液中還含有大量的有 用化工物質,沒有進行回收利用,造成了經濟損失,整體經濟效益不夠理想, 不利於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回收鹼洗廢液物質、效益好、易於推廣的沼 氣淨化綜合利用技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釆用如下順序步驟進行
首先將產生的沼氣收集進行水洗,除去其中的固體雜質;然後 用氫氧化鈣水溶液進行鹼洗,中和除去其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質,中和後的
廢液由排液管排出;最後沼氣經乾燥器乾燥由壓縮機排入儲氣罐以備使用;它 是將排液管接入到炭化塔上,使廢液流入到炭化塔內部,在炭化塔內的廢液中 通入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多餘的氫氧化鈣發生反應完全沉澱,將沉澱混合 物液漿抽入到脫水池內進行脫水,脫水烘乾後進行包裝製成化工原料。
所述的炭化塔為一個封閉的容器,底部一側設置二氧化碳進氣管,中部設 置廢液流入管,上部頂端設置有出氣管。
炭化塔內廢液的高度應保持在容器高度三分之二以上。
這樣,在沼氣淨化利用過程中,其排放的廢液經過加工處理,製成化工原 料。由於化工原料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錦和少量的硫化錦,進一步進行粉碎磨細, 可用於造紙或煅燒後重複進行循環利用,所以,該技術能夠充分回收鹼洗廢液 物質、進一步提高了整體效益,易於普及推廣,實現了循環效益經濟。
具體實施例方式
首先將沼氣池產生的沼氣,通過氣泵抽取收集,將抽取的沼氣送入到水洗 塔內進行水洗,除去其中的固體雜質。然後,利用管道將水洗後的沼氣送入到 鹼洗塔內,經氫氧化鈣水溶液進行鹼洗,中和除去其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碳等 酸性物質,中和後的廢液由排液管排出;最後沼氣經乾燥器乾燥並由壓縮機排 入儲氣罐以備使用。將排液管接入到炭化塔上,炭化塔為一個封閉的容器,底 部一側設置二氧化碳進氣管,中部設置廢液流入管,上部頂端設置有出氣管。 炭化塔上廢液流入管與鹼洗塔上的排液管連接,使中和廢液流入到炭化塔內部, 炭化塔內廢液的高度應保持在容器高度三分之二以上。二氧化碳進氣管的一端 與二氧化碳發生器連接,在炭化塔內的廢液內從底部通入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 使二氧化碳與多餘的氫氧化鈣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完全沉澱,將碳酸鈣、硫化鉤等沉澱混合物液漿抽入到脫水池內進行脫水,脫水後進行烘千包裝製成化工 原料。化工原料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和少量的硫化鈣,進一步進行粉碎磨細, 可用於造紙或煅燒後重複進行循環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沼氣淨化綜合利用技術,採用如下順序步驟進行首先將產生的沼氣收集進行水洗,除去其中的固體雜質;然後利用氫氧化鈣水溶液進行鹼洗,中和除去其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質,中和後的廢液由排液管排出;最後沼氣經乾燥器乾燥由壓縮機排入儲氣罐以備使用;其特徵是將排液管接入到炭化塔上,使廢液流入到炭化塔內部,在炭化塔內的廢液中通入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多餘的氫氧化鈣發生反應完全沉澱,將沉澱混合物液漿抽入到脫水池內進行脫水,脫水烘乾後進行包裝製成化工原料。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沼氣淨化綜合利用技術,其特徵是所述的炭化塔為一個封閉的容器,底部一側設置二氧化碳進氣管,中部設置廢液流入管,上部頂端設置有出氣管。
3、 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沼氣淨化綜合利用技術,其特徵是炭化塔內廢液的高度應保持在容器高度三分之二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沼氣淨化綜合利用技術,採用如下順序步驟進行首先將產生的沼氣收集進行水洗,除去其中的固體雜質;然後利用氫氧化鈣水溶液進行鹼洗,中和除去其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質,中和後的廢液由排液管排出;最後沼氣經乾燥器乾燥由壓縮機排入儲氣罐以備使用;其特徵是將排液管接入到炭化塔上,使廢液流入到炭化塔內部,在炭化塔內的廢液中通入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多餘的氫氧化鈣發生反應完全沉澱,將沉澱混合物液漿抽入到脫水池內進行脫水,脫水烘乾後進行包裝製成化工原料,能夠充分回收鹼洗廢液物質、進一步提高了整體效益,易於普及推廣,實現了循環效益經濟。
文檔編號C10L3/00GK101659889SQ200810141258
公開日2010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5日
發明者斌 屈, 張天學, 來鐵路, 郭仕昭, 郭小電 申請人:來鐵路